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微创LCP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并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LCP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LCP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使得患者的出血量减少,加快了康复的速度,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术 四肢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现探讨微创脊柱外科应用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脊椎外科实施微创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实施PVP和PKP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有效率和疼痛情况以及Cobb’s角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骨水泥渗漏率高于对照组,伤椎高度恢复稍差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将PVP和PKP运用于微创脊柱外科治疗中,所得到的治疗效果均值得肯定,但PVP易发生骨水泥渗漏,且费用更低,而PKP能更好恢复椎伤高度,但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费用更多。

  • 标签: 微创脊柱外科 经皮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游离瓣移植手术的护理新进展。方法 对于18例游离瓣移植的患者,术前给予心理评估及相应护理,中做好优质的手术护理配合,术后做好瓣的护理及观察、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效果较好,术后回访3-6个月,瓣存活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总结 游离瓣移植围期对医疗及护理要求较高,优质的护理可以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游离皮瓣移植,护理,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共计64例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4例。按照随机分配成钢板组和髓内钉组,每组32人。记录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方面,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69.01分钟,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72.50分钟,两组间差异不显著。骨折愈合时间方面,钢板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68周,髓内钉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20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微创钢板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固定在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方面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显著差异。

  • 标签: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 作者: 谢春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松山医院,重庆 400015
  • 简介:外周动脉病介入(PCI)术后再狭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经过了3个重要的阶段:PTCA治疗、金属支架置入和药物洗脱支架使用。在这些阶段中,PTCA术后毛细血管再狭窄的比例达到30%—50%,这使得弥漫性毛细血管疾病、缓慢完全闭塞病变或者光纤化或钙化斑块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差。然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医学研究已经克服了大多数PTCA术后急性毛细血管闭塞的难题,使得PCI术后再狭窄的比例获得了显著提升,进而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周动脉病;经皮介入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并肾结石行经镜取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1年11月-2022年12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采取经取石治疗的84例糖尿病并肾结石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 肾结石 经皮肾取石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病人一共60例,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表法,可分为30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椎体成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伤椎形态改善情况。结果:角度和椎体前缘高度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矢状面Cobb角度和椎体前缘高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应用椎体成形治疗可发挥突出作用效果,有利于伤椎形态改善,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围穴位电刺激对肺组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干预对照组,围穴位电刺激观察组,对比两组肺组织和血清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组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穴位电刺激法利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肺组织。

  • 标签: 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 肺组织 血清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椎体成形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就诊于临汾市尧都区人民医院的94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47 例。研究组行经椎体成形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对比2 组疼痛程度、Cobb 角、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功能障碍程度。结果2 组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 角更低,椎体中线及前缘高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椎体成形能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受损椎体高度和Cobb 角,缓解功能障碍,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椎体高度Cobb角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6例)与常规组(46例)。试验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52~80(67.25±8.25)岁,常规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53~83(68.14±8.36)岁。常规组采用椎体成形治疗,试验组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手术优良率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41,P=0.021),且试验组的优良率[86.96%(40/46)]高于常规组[67.39%(3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8,P=0.025)。术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25.25±3.14)分比(20.25±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4,P<0.001)。术后3个月内,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10/46),试验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4.389,P=0.036)。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提高患者的康复优良率,减轻腰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切口表面感染 骨水泥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进行椎体后凸成形,判断具体效果。方法:选取80例骨质疏松合并脊柱骨折患者,通过分组,干预1组、2组分别采用传统保守方式、椎体成形进行治疗,随后比较治疗效果、相关恢复指标以及椎体情况比对。结果:干预2组患者症状控制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 8.12±1.35d、13.54±1.35、20.37±2.30d,比较,干预2组采用椎体成形术后情况明显改善(P<0.05)。干预2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优于干预1组,效果较好(P<0.05)。干预2组患者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优于干预1组,P均<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经椎体成形应用,情况明显改善,疼痛改善同时并发症不断减少。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时间范围2021年5月-2022年11月,随机划分为2组,对照组予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试验组予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评定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中出血量少,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低(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可减轻患者疼痛度,改善腰椎功能,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 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微创钢板内固定的应用随后分析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时间在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胫骨远端骨折患者。A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模式进行治疗。结果:B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优于A组,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微创钢板内固定加压治疗,能够降低创伤,并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旋转微创气管切开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8月ICU收诊患者42例,行经旋转微创气管切开者22例为观察组,行开放性气管切开者20例为参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更高,切口愈合时间及中出血量均较低,P<0.05;②观察组的总并发症率为4.54%,低于参照组(30.00%),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予旋转微创气管切开,有利于切口愈合及脑功能改善,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经皮旋转气管切开 微创 重型颅脑损伤 应用效果
  • 作者: 张亚云 刘赟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05
  • 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二  河南新乡  453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碎石留置双 J 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行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SBAR沟通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及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双 J 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双 J 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SBAR沟通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输尿管结石碎石留置双J管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同时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肾输尿管结石 碎石术 留置双 J 管 SBAR 沟通模式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被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限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观察组患者实施输尿管镜碎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均明显更高(P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泌尿系统结石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远端输尿管狭窄(尿管结石并尿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取60例尿管结石并尿管狭窄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气压弹道碎石,观察组行URSL。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均优(P<0.05)。结论:对于尿管结石并尿管狭窄,用TUL的价值更明显,安全性高,疗程较短,预后更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远端输尿管狭窄 URSL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肾结石经镜取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肾结石患者60例为对象,均实施镜取石治疗,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肾结石经镜取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肾结石患者60例为对象,均实施镜取石治疗,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