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别瞿麦中的环肽化合的方法.方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对瞿麦的正丁醇提取进行萃取,对收集的Ⅱ(15-19)部位经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Ⅱc部位再次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其中Ⅱc11为甲醇洗脱部位(204-209),其中含有环肽成分.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分离出瞿麦中的环肽成分,薄层色谱也显示出环肽的斑点.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与薄层的分离鉴别方法适用于初步鉴定瞿麦的环肽成分.

  • 标签: 环肽 瞿麦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研究圆叶节节菜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其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两个Megastigmane类型化合。结论:化合1(RotundifolineA)是一个新化合

  • 标签: Rotundifoline A 圆叶节节菜 千屈菜科
  • 简介:元素化合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碎、散、多、繁”,复习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讲究策略。

  • 标签: 元素化合物知识 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
  • 简介:近几年来,由于世界能源危机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无机硅化合的生产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但同时,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过去,更多的是由于新技术、新产品、新领域的开发,特别是硅酸钠以外的无机硅化合的精细化和高附加值化,为这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从2000年开始全球对无机硅化合产品的需求呈现出较高的增长态势。

  • 标签: 国外 无机硅化合物 生产状况 市场分析 硅酸钠 二氧化硅
  • 简介:药物研究的历史表明,天然产物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提高天然产物的研究水平,提高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先导化合或药物的效率,需要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本文根据应用现代天然产物分离提取技术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研究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的实际工作情况,探讨从天然产物中快速发现先导化合的新策略和新方法,以推进活性化合或药物先导化合的发现进程,促进我国的创新药物研究.

  • 标签: 天然产物 活性化合物 先导化合物
  • 简介:碳族元素这一章除了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外,还出现了一些特例,对这些特例,应该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重视.1.一般情况下,较强氧化剂+较强还原剂较弱氧化剂+较弱还原剂,而C却能还原出还原性比它更强的Si(根据碳族元素性质递变顺序可知,非金属性有C>Si,而单质的还原性有C

  • 标签: 还原性 强氧化剂 溶液反应 二氧化硅 强还原剂 碳族元素
  • 简介:元素化合知识是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知识是高考必考和热点内容。教师在教学有关金属元素化合等学生易出现理解错误的内容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剖析、掌握它们的共性、特殊性及特质差异,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 标签: 金属 元素化合物 易错点
  • 简介:概述了具有农药活性的生物源吡咯类及相关结构的化合,介绍了由吡咯类抗生素经化学结构改造而研究开发的溴虫腈等农药品种的发现过程、结构活性关系及应用研究概况,并对近10多年来合成吡咯类杀虫活性化合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标签: 吡咯 芳基吡咯 农药 溴虫腈 研究进展
  • 简介:用流动反应器、XRD、IR和DTA等方法对杂多化合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在异丁烯部分氧化中的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MO12As0.6Cu0.1Ox中加进适量的K和V得到的杂多化合在异丁烯一步氧化为甲基丙烯酸的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通过调变催化剂的组成和优化反应条件,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醛总收率达67%。V和K加入到母体磷铝酸(PMO12)中增强了热稳定性,和母体相比催化剂的分解温度提高了200℃。

  • 标签: 杂多化合物 氧化 异丁烯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醛
  • 简介:本文对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先导化合的思路及先导化合的优化方法作了简单论述.指出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有活性的化合,将仍然是先导发现甚至是创制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天然产物 先导化合物 结构修饰与优化
  •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的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的化合来源,统计各强化剂化合的使用频次。结果从3760份调查样品中分离出强化食品样品489份,所有强化剂化合的累计使用频次2689次,在GB14880-2012附录B及其后续增补公告的133种强化剂化合中,52.6%(70/133)的化合使用频次高于1次,但也存在47.4%(63/133)的化合使用频次为0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47.6%(30/63)的化合没有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52.4%(33/63)的化合尽管有配套质量规格标准,但可能由于强化成本较高、产品不易保存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也很少使用。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的使用情况和质量规格标准现状,为GB14880-2012的修订提供资料支持,对于没有质量规格标准的物质,建议在标准制定时尽快完善,同时也建议在GB14880-2012修订时进一步评估现有的化合名单。

  • 标签: 营养强化剂 化合物 食品安全标准 调查 预包装 食品
  • 简介:摘要:证据推理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证据进行推理得出结论,能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元素化合具有知识繁多,反应规律性不强,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注重记忆,忽视理解迁移,导致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较弱。基于证据推理进行元素化合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能够有效改善学生重记忆轻思考的学习现状,促进高阶思维的形成发展。

  • 标签: 证据推理 元素化合物 化学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电离辐射是一种能量形式,会对活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暴露于电离辐射会导致DNA损伤、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包括癌症、器官损伤,甚至死亡。因此,制定有效的策略以防止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非常重要。一种潜在的策略就是使用具有辐射防护特性的天然化合。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电力辐射存在的危害、天然化合的放射防护特性及其辐射防护机制。

  • 标签: 天然化合物 电离辐射 防护作用
  • 简介: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主流手段是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结构相似模型化合的核磁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未知化合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论文从结构鉴定过程中有机分子可分拆解析,如何寻找相似模型化合和实例例举3个方面,探讨相似模型化合对于未知图谱结构鉴定的作用和意义,并建议在平时的结构分析过程中注重模型化合数据的收集和积累。

  • 标签: 天然产物 结构鉴定 结构相似模型化合物 黄酮类
  • 简介:F1050是由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创制的含氟二苯胺类新化合,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杀虫、杀螨和杀菌活性,尤其对螨类生物活性更高,并对螨类各个虫态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作用方式以触杀作用为主。

  • 标签: 农药 合氟二苯胺 化合物 F1050 生物活性 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