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据元素化合知识的特点选择教法,科学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行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创设新的途径,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元素化合知识。[关键词]碳和碳的氧化元素化合的教学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元素化合知识的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元素化合知识往往被学生看做“易懂难记”的内容,感到繁杂无序,知识细节众多。根据元素化合知识的特点选择教法,科学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下面就以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为例谈谈我的作法,与同行探讨……

  • 标签: 元素化合物 化合物教学 氧化物谈
  • 简介:铁、铝及其化合是中学元素及其化合的重要部分.由于铁的变价,铝及氧化、氢氧化既与强碱也与强酸反应,常作为考查离子方程式载体.现将铁、铝及化合在“离子方程式”中常见“类推”出错归纳.以利于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

  • 标签: 离子方程式 化合物 类推 氧化物
  • 简介: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和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教材通过探究学习落实这一课标理念。教材的核心栏目,也是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栏目,就属“活动·探究”栏目了。事实上,探究课型符合大多课型的教学,但元素化合内容的教学最适合探究教学。“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及“探究铁及其化合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是众多“活动·探究”栏目中很典型的两个案例。

  • 标签: 元素化合物 知识教学 探究活动 学习策略 学习方法 积极主动
  • 简介:摘要:高中阶段需要有一定的化学实验教学。本文从化学研究中的金属元素和化合入手。在此阶段,高中学校实验室必须具有特定的实验条件,并以化学实验的形式引入金属元素的某些相关属性。在化学研究中,主要需要研究某些金属元素,例如Na、Mg、Al、Fe、Cu等,但是还有许多其他金属元素,例如具有各种特性的简单物质和化合,适合学生记忆和运用。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提高高中学生的实验能力。

  • 标签: 高中化学 金属 化学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螺环化合。方法观察该螺环化合对存活鼠24小时后行为变化,脑梗塞体积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该发明化合可以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能够明显降低其脑梗塞百分比和减轻其脑组织的水肿程度,降低其含水量。结论该发明化合对于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优异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螺环化合物 治疗
  • 简介: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Fe-48at%Al金属间化合粉末,分别按照33%、40%和50%的粉末装载量(体积分数)进行注射成形,成形坯经溶剂脱脂和热脱脂以及1200℃真空烧结,得到FeAl金属间化合。重点研究粉末装载量对喂料混炼、注射成形温度及压力、脱脂率及烧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FeAl粉末由于具有不规则形状和层片结构,其注射成形喂料流动性较差;在使用高粉末装载量时戍提高注射温度和压力,且溶剂脱脂率较低(7h后为94.3%),需进一步延长脱脂时间;FeAl金属间化合烧结试样的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均随粉末装载量增大而提高,当粉末装载量为50%,注射温度和注射压力分别为154℃和4.0MPa时,材料的相对密度为92%,抗弯强度达587MPa。

  • 标签: FEAL金属间化合物 注射成形 粉末装载量 脱脂 抗弯强度
  • 简介:摘要SO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质,在我国某些地区由于采用煤炭供能酸雨现象严重。通过植物气孔的呼吸和根系的吸收硫元素会进入体内,对植物造成损害。硫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衍生物主要为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本文研究了含硫化合(主要为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溶液)对玉米根尖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含硫氧化溶液(0.25mmol·L-1)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当混合溶液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则会发生抑制生长的现象,当含硫氧化浓度过高时(超过1.25mmol·L-1)会使处于分生区的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快速减小,同时细胞分裂产生异常。细胞分裂异常现象与混合溶液处理时间和使用剂量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含硫化合物 细胞分裂 植物生长 有丝分裂指数
  • 简介:摘要化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践性很强,在当今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怎样实现化学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趣诱学”可以作为高中化学课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以兴趣带动学生积极性,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向教学艺术的殿堂前进。一个成功的教师是在反思中成长起来的。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就化学反思性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化学教学 反思教学 教学案例
  • 简介:研究开发了一种FeAlCrNbB新型喷涂粉芯丝材,并结合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工艺制备了该材料的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常规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和油润滑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并和常规FeAl涂层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FeAlCrNbB涂层具有相对较高的显微硬度和拉伸结合强度、低的孔隙率,组织致密,形成了由Fe-Al金属间化合相、氧化以及少量非晶和纳米晶组成的复合结构,由于这种复合结构的材料特征,使涂层具备较好的耐磨损性能。

  • 标签: FE-AL金属间化合物 高速电弧喷涂 复合涂层 组织结构 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的吡唑类化合,并探讨其药理活性价值。方法将2,6—二氯吡啶作为起始的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水解、合成和取代反应等最终合成吡唑类的新型的具有特殊生物学活性的目标化合。结果经过初步的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新合成的吡唑类化合在浓度为500mg/L时,对黄瓜霜霉病菌以及黄瓜霜白病菌等的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有的抑制效果甚至可以达到85%以上,是比较高效的新型化合。结论这种新合成的吡唑类的化合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有很好的抑制真菌的药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吡啶类化合物 药理活性 新型合成
  • 简介:摘要传统术前禁饮、禁食的概念可能导致患者术前饥饿、口渴、焦虑等主观不适,引起术中血压波动和术后胰岛素抵抗,增加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研究表明,术前2~3 h口服碳水化合溶液(preoperative carbohydrates, POC)在不增加反流误吸和手术风险的基础上有效改善上述不良反应,但目前尚无明确使用指南。文章拟讨论POC的发展史,临床应用现状及有效性,并重点围绕POC促进择期手术患者机体合成代谢、缓解负氮平衡,改善术后胰岛素抵抗,减少患者主观不适感等临床效益及相关潜在机制,以及特殊患者应用POC的安全性等展开论述,强调POC对手术患者的积极作用,以期为临床工作中POC的合理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禁食 碳水化合物 胰岛素抵抗 快速康复外科 高血糖症
  • 简介:摘 要:化学作为高中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中存在一些新的概念以及元素化合,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与此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具体来看,化学的相关知识碎片化严重,但同样也有规律可循。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需要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做相关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化学知识。

  • 标签: 高中化学 元素化合物 深度学习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的发病规律、中毒事件与工龄、年龄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发生的60例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中毒的发作时间、发病年龄、与发病工龄间关系。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5.18±7.62)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55±3.42)年。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患者相比,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年龄显著长于前两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工龄与三资企业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工龄显著长于乡镇企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重点监控26岁以下年龄,1年内接毒工龄的工人,并将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作为重点卫生监督单位。

  • 标签: 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物 中毒 发病分析
  • 简介:从紫菀AastertataricusL.f的根及根茎中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分别为aurantiamideacetate;shionone,friedelin,epifriedelanol,friedel-3-ene和stigmasterol.其中aurantiamideacetate和friedel-3-ene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得

  • 标签: 紫菀 二肽化合物 三萜 植物甾醇
  • 简介:生物活性有机化合的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苯丙素苷是一类天然糖苷类化合的总称,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消炎等生物活性,其全合成是一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挑战性的研究工作。本论文对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糖苷苯丙素苷全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 标签: 苯丙素苷 糖苷化 Acteoside和Conandroside VERBASCOSIDE
  • 简介:本论文通过抑菌实验和稳定性实验,研究了山竹果皮中黄酮化合对食品加工、储存中常见腐败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四联球菌、沙门氏菌、志贺球菌1的抑菌特性。抑菌实验表明:山竹果皮中黄酮化合对五种菌种的抑菌效果大小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球菌〉四联球菌〉沙门氏菌。山竹黄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76mg/mL,对四联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33mg/mL。稳定性实验表明:黄酮提取液抑菌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影响不大;酸碱处理后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在偏酸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达到最好,在pH〉10时抑菌活性减弱:15W紫外光照射对抑菌活性都有所降低。可避光保存。

  • 标签: 山竹果皮 黄酮化合物 抑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