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吴丽侠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民族唱法,是我国当代歌坛上的一种重要声乐演唱流派,它与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一起并称“四大唱法”,共同构成“四轮定位”的艺术格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浅谈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廉克训民族政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族政策,往往是指在民族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在处理民族间的关系时,必须遵循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准则。而狭义上的民族政策,则往往是对涉及少数民族权益的某一方面作出的具体...

  • 标签: 民族政策 民族工作 少数民族权益
  • 简介:中国的广阔土地,养育了十三亿中国人民;中国的博大胸怀,包容了56个民族的繁衍生息,他们的生活方式,民间习俗,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增添了很多值得收藏,研究的东西。

  • 标签: 民族 工艺 中国人 生活方式 民间习俗 历史文化
  • 简介:2008年4月11日晚上六点半,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周宪教授和驻院学者刘俊教授共同主持的沙龙“民族认同:东方历史与民族主义”,在南京大学逸夫馆九楼高研院报告厅举行。此次沙龙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稀方研究员作为特邀嘉宾和引言人,参与讨论的学者包括南京大学哲学系胡大平教授、戴晖教授,历史系陈仲丹教授,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赵文书教授,社会学系成伯清教授,

  • 标签: 民族主义 民族认同 历史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东方 人文社会科学
  • 简介:抑文明民族见陵于野蛮民族,非独中国也。印度之于西亚,希腊之于马其顿,罗马之于日尔曼,数者实如出一辙。然则武力之不竞,乃文明民族之通病,非中国独然也。欲求中国武力不竞之原因,又非先求文明民族武力不竞之原因不可矣。

  • 标签: 民族 文明 野蛮 消长 中国 马其顿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工作方面采取了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科学价值的举措,即对少数民族进行民族识别。这是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族识别。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民族经历过长期的演变,支系纷繁,族称众多。由于以往的统治政府实...

  • 标签: 少数民族 民族识别 民族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族工作 民族问题
  • 简介:“武陵民族走廊”是从江汉平原进入中国大西南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这条走廊自古就是多种族群迁徙流动的通道。“武陵民族走廊”所在的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如在清江中游发现的建始直立人,距今200万年,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在清江下游长阳县发现的“长阳人”,其时代大约为距今19.5万年,属早期智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陵地区已经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在武陵地区都有分布。武陵地区早期族群活动对以后多民族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武陵地区 民族格局 先秦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旧石器时代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 简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发展目标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在民族心理基础上的升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然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对民族心理进行优化。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心理品质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同时摈弃不良的落后的民族心理糟粕。

  • 标签: 民族精神 民族心理 社会价值 民族精神
  • 简介:民族”这个非常熟悉的字眼,各种报刊杂志经常出现,为什么许多人都感到对哪民族"概念不够清楚呢?原因是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使用“民族”一词时,存在着不同涵义。当然,这里面也有专业术语的准确翻译问题。首先我想介绍一下目前世界上对民族概念的不同理解,根据我手头掌握的资料,在目前世界上,关于民族概念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标签: 民族概念 “民族” 报刊杂志 翻译问题 专业术语 世界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中指出: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他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他要求我们:"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 标签: 《周易》 民族精神 民族道德 创新精神 改革精神 与时俱进
  • 简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它能够产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而民族凝聚力对于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标签: 民族精神 民族凝聚力 途径
  • 简介: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杨立元一关于民族化的概念,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一种认为:民族化,“就是把他民族的艺术成果,作为丰富以至改造本民族艺术的外在条件加以利用,并成为本民族的艺术手段,其目的在于壮大和发展本民族的艺术”,①即“化他为我”。另一解...

  • 标签: 审美实践 民族文学发展 民族艺术 审美心理结构 民族审美心理 毛泽东
  • 作者: 李良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民族性作为生命的灵魂。而所谓“民族性”,又叫“民族化”,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持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之一。文艺作品要达到民族化,作者必须熟悉本民族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爱好,继承本民族文艺的优良传统和创造性地吸取其他民族文艺创造的优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辞海》缩印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9年4月,牡丹江市老年大学朝鲜族分校成立了,这是黑龙江省第一所朝鲜族老年学校。从此,爱学习、善歌舞、喜活动的朝鲜族老人有了自己学习、活动、娱乐、展示才能的场所。2001年8月,该校更名为“牡丹江市朝鲜族老年大学”独立办校。现开办22个班,在校学员350名。

  • 标签: 民族特色 分校 老年大学 牡丹江市 2001年 朝鲜族
  • 简介:音乐演出团队职业化后在面临市场的抉择时做法不一,所透射出的艺术旨趣、学术追求与文化品位也不同。普遍或常见的做法是,适应市场之需而创演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之作,走亲民之路,送戏下乡,送乐惠民,也不失为良策,甚至还能搭上和谐社区构建的顺风车。但陕西爱乐乐团在其2014-2015音乐季却出其不意地以学术性较高的创演内容让同行及乐迷为之侧目,这是它第二个演出季的系列十二套音乐会的特色之处。

  • 标签: 音乐季 爱乐乐团 为之侧目 乐韵 音乐演出 中国交响乐团
  • 简介:4月15日,对于国家大剧院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因为这天是国家大剧院2010年度歌剧节开幕的日子;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大剧院新近组建的管弦乐团、合唱团在该院首部原创歌剧《西施》二轮上演时首次亮相。"我今天就是专门来看合唱团和乐团的。"当晚,每遇到一位熟人,说出的第一句话都出奇地一致。可见,人们对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的关注度。

  • 标签: 国家大剧院 管弦乐团 合唱团 西施 原创歌剧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