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进行RH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64例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输血前进行Rh抗体检验,并对其血清中抗-C、抗-D、抗-E以及抗-M等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Rh抗体检验33例呈阳性,阳性率为3.10%,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其抗体类型主要包括抗-C、抗-D、抗-E、抗-M以及非特异性抗体。结论输血前进行RH抗体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能够有效的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降低输血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输血前 Rh抗体 检验
  • 作者: 李寿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01
  • 简介:目的:研究院内小儿患者行支原体肺炎伴肝、心肌损伤检查期间,实施生化检验后对于疾病相关指标所产生的成效与作用。方法:研究在儿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患有支原体肺炎伴肝、心肌损伤,具体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50例,后续比对中纳入同数量的健康儿童信息用于评估,统一行生化检验,以研究组和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组别名称,将各组人员在诊断期间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并观察诊断有效性。结果:经过统一诊断后,将主要参与检验的指标分为两部分,其一为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该检验中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异常上升现象明显,均出现大幅度提高,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其二为肝功能、心肌功能指标,该部分主要对肝功能及心肌功能水平予以检验,该检验中研究组所有上述指标均呈异常状态,水平上升明显,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果显示,经生化检验后,研究组中大多数患者体内疾病进展均展现出来,结果准确性与临床治疗要求相符,整体诊断性较高。结论:生化检验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为患者提供较大帮助,对于相关指标水平的检验准确性与科学性更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生化检验;小儿支原体肺炎伴肝;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以及有效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该院实行血液标本检验标本400份。统计存在误差标本的数量并分析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类型以及形成因素,并针对误差类型和因素分析相应的有效对策。结果4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存在误差的份数为50份,占总数12.5%。送检时间过长、药物影响、抽血量不足是发生率最高的标本误差因素。结论通过各种对策有效控制标本质量,强化血液检验标本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检验 标本误差原因 有效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给予常规盐水检验法,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阳性率、灵敏度、准确度、配血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临床输血检验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检验核医学是一门将核医学应用于检验医学领域的边缘学科,存在教材陈旧、缺乏实验教学必需的实验场所和条件、缺乏专业素质高的教师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实验教学、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等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检验核医学 教学质量 思考
  • 简介:高等教育改革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及其教学生磊磊………………………………1:1加强临床相关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的建议张跃进,厉芳红,高聪颖,等………1:3探索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成效景晓红,曹励民,曹砜华,等………1:6检验医学开设检验工程学科方向的探索研究张继瑜,王前,周芳,等………2:1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胡桂,刘成侠……………………2:5创建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的现实意义侯振江………………………………3:1

  • 标签: 检验医学教育 总目次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医学检验专业 医学人文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
  • 简介:医学检验系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作为培养和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手段,并纳入教学计划。先后共有9届医学检验本科学生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探索出医学检验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实践证明,实施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是培养和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检验医学教育 科研 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系 人才培养途径 本科学生
  • 简介: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其对检验医学教育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检验医学教育应贯彻主体性教育原则。

  • 标签: 主体性教育 检验医学 素质教育 实习教学 教学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采集方式开展细菌检验的质量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的1567例接受细菌检验的病例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试验组804例和对照组763例,实验组使用规范的采集、运送和检验反馈,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检验护理方式,对两组检验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有优良结果610例,占75.9%,合格182例,占22.6%,不合格12例,占1.5%,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8.51%。对照组有优良结果286例,占37.5%,合格413例,占54.1%,不合格64例,占8.4%,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1.6%。两组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为细菌检验患者提供规范的标准的采集、运送和处理方式,能够提升细菌检验质量,临床准确率有所提升,因此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菌检验质量 不同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检验
  • 简介:为促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检验医学的发展,提高《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教学水平,按照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会议上的相关决定,定于2012年7月20日~7月25日,在包头市北方宾馆举办全国高校临床检验仪器学专业学组校际会,本次会议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承办。

  • 标签: 检验仪器学 临床 内蒙古科技大学 高等医学院校 医学检验专业 校际会议
  • 简介:临床生物化学及其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针对国家教育部关于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和课程的基本要求,对该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该课程体系的改革,试图按国际检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培养的人才既符合国情需要又能与国际接轨。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及其检验 课程体系 改革 医学检验专业 临床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 简介:为了规范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实施、管理,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作者通过加强毕业论文的前期训练,举行毕业论文讲座,认真筛选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指导教师,规范毕业论文选題、撰写和答辩方式等措施进行,使学生能较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和教学相长。

  • 标签: 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 本科生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PBL教学法则是由传统的以知识点为中心,教师为方向,学生被动学习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教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的实践式的教学方法。PBL合理的课程设计和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使其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 标签: PBL教学法 检验医学教育 教学探索
  • 简介: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开始接触具有生物危险性物质时,普遍缺乏生物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另外,目前仅临床微生物学和实验室管理学课程中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防护。鉴于学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期接触各种未知病原体标本,建议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加强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和防护教学。

  • 标签: 医学检验 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将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对两组受检者实施常规血脂检验。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6.08±1.0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25±0.7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2±0.18)mmol/L、甘油三酯(1.87±0.25)mmol/L、脂蛋白A1(3.56±0.76)g/L、脂蛋白B指标(3.61±0.86)g/L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常规血脂检验 冠心病诊断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现阶段浆膜腔积液的细胞检验现状与质量控制进行观察并提出如何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检验质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方法选取60张细胞浆膜腔积液细胞图片,随机发放到各个医院,再医院完成识别后对这些结果进行收集。在调查结束后对这些信息实施第一次讲解,间隔一段时候后进行第二次调查。结果两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淋巴细胞、核异质细胞及细菌的识别正确率没有明显提高(P>0.05),其余细胞的是识别正确率都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现阶段的检测浆膜腔积液细胞时仍有很多问题存在,而事实证明对质量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是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检验准确性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浆膜腔积液 细胞检验 现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并总结相关干预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受检者中抽取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对每位受检者进行溶血血液标本与合格血液标本的采集,并将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分为A组(溶血血液标本50份)与B组(合格血液标本50份),分析并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的血清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含量。结果A、B两组血液标本的各项生化检测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生化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较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标本溶血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测结果 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