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85.82±5.47)mmHg和(119.46±7.24)mmHg,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90.21±5.80)mmHg和(137.15±7.28)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高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孕产妇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34例,对照组应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产后2h出血量和止血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11%相较对照组76.47%有显著优势,且产后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可在短时间内止血,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性剖宫产术中新式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对产妇的影响,以探索更好的剖宫产术。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复性剖宫产术产妇97例,按照剖宫产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新式剖宫产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以及对两种手术对产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腹腔粘连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产妇腹腔粘连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剖宫产术中,与新式剖宫产相比,改良新式剖宫产患者术后腹腔粘连程度轻,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效果更好,有效地降低了产妇重复性剖宫产手术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重复性剖宫产 新式剖宫产 改良新式剖宫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52例足月分娩初产妇,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责任制助产护理,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情况。结果观察组72h内引产成功24例(92.31%),转剖宫产2例(7.69%),对照组引产成功20例(76.92%),转剖宫产6例(23.08%),两组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第二、三产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通过开展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产程,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危妊娠初产妇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细致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前、产后BSE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连续细致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危妊娠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连续细致化护理 高危妊娠初产妇 母乳喂养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预防重症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服务,n=30),观察组(针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给予综合护理干预,n=30),比较两组患者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3.3%、26.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6.6%、63.3%,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预防重症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妇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妇出血量的积极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共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140.50±10.90)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产后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肥胖、高血压的高龄产妇中实施剖宫产我竖起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确诊为肥胖、高血压的高龄产妇,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病例数为102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产妇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肥胖、高血压高龄产妇实施剖宫产的围术期阶段,开展针对行的护理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剖宫产 围术期 并发症 高龄 高血压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住院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依据品管圈的原则与方法开展“提高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对住院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拟定对策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经过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住院产妇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从改善前的45.4%提高到改善后的8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妇产后早期乳房湿热敷按摩法配合心理暗示疗法对泌乳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44例与观察组156例,对照组产后按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除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外,于产后6—8h开始,协助产妇进行乳房湿热敷按摩配合心理暗示疗法,产后进行持续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两组平均泌乳时间、乳量及4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缩短(均P<O.01),产后l周泌乳量及产后4—6个月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O.01)。结论产后早期乳房湿热敷配合心理暗示疗法,并进行持续的母乳喂养指导,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坚持4—6个月以上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产妇 泌乳 热敷 按摩 心理护理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经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椎管内阻滞麻醉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2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10例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未实施椎管内阻滞分娩麻醉,研究组110例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实施椎管内阻滞分娩麻醉。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以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分娩过程中会阴疼痛程度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盆底功能受损等盆底功能受损情况发生概率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经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椎管内阻滞麻醉可以起到分娩镇痛效果,且不会使产后盆底肌功能发生损伤风险,对盆底肌功能恢复有利,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椎管内阻滞麻醉 阴道分娩 盆底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初产妇,对照组初产妇接受常规围生保健,观察组在常规围生保健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对比观察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初产妇在分娩后28d内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母乳喂养行为评分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更优,且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可使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有效提升,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母乳喂养行为等多个方面,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赋能教育 初产妇 母乳喂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后康复护理在初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及乳汁分泌中的积极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期间入我院妇产科生产的102例初产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此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产妇及其家属知情、自愿为前提,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双盲法分为研究组(52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产后康复护理)、对照组(50例,常规产后护理)两个组别,评估产妇生活质量,同时观察其乳汁分泌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母乳成功喂养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此外研究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护理可调整产妇心理、生理处更好状态,有利于改善产后生活质量,促进乳汁分泌,对产后恢复有一定积极影响效果。

  • 标签: 产妇 产后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行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初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分娩的104例初产妇选取为本研究对象,均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各52例。对照组在接生中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会阴撕裂情况及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优质组会阴撕裂发生率3.84%,低于对照组的23.07%(P<0.05);优质组并发症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的17.30%(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会阴无保护接生中,可减轻会阴撕裂疼痛,且产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会阴无保护接生 会阴撕裂 产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初产妇负性情绪和产程进展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挑选140例入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组后每组有7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应用产科护理传统模式,观察组产妇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护理后,比较两组产妇的负性情绪,产程进展,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32.1±2.0)分、SDS(31.0±1.4)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491.8±52.1)min,第二产程(56.7±21.3)min,均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率为95.71%,高于对照组产妇78.57%(P<0.05)。结论在初产妇护理中,运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能够缓解产妇负性情绪,缩短产程进展,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产妇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初产妇 负性情绪 产程进展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初产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分析其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用142例初产产妇,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配合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SAS及SDS评分、盆地康复情况和护理依从性。结果两组产妇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评分(P<0.05);护理之后对照组产妇的SDS、SAS评分均高于实验组产妇评分,且对照组产妇的盆底康复情况比实验组产妇盆底康复情况差,护理依从性也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其盆底康复,能明显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产妇的护理依从性,可以在以后护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初产产妇 心理状况 盆底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20例,按初产妇是否愿意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和产妇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对照组产妇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剖宫产初产妇抑郁情绪,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和剖宫产知识,促使新生儿健康成长发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剖宫产 初产妇 心理状态 新生儿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试管婴儿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结局。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68例试管婴儿双胎产妇(试管组)和60例自然受孕双胎产妇(对照组)。将两组产妇的年龄、妊娠周期、分娩方式、妊娠期合并症及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缺陷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试管组产妇的年龄较之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試管组产妇的妊娠周期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产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合并症方面,试管组产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在妊娠期高血压、贫血、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等方面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体重、新生儿缺陷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IVF-ET)进行双胎受孕的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的双胎婴儿在健康上无明显差异,生存质量相当;但是试管婴儿在妊娠期对产妇健康的影响较自然受孕稍大,因应密切关注产妇在妊娠期的血糖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试管婴儿 自然受孕 妊娠期合并症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予以初产妇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其分娩方式、产程进展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16年9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组,38例展开常规助产护理为一般组,42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责任制助产护理为责任组,对比分析两组分娩方式、产程进展情况。结果责任组自然分娩率是97.62%,较一般组的81.58%高,P<0.05;责任组第一产程、总产程较一般组短,P<0.05。结论予以初产妇责任制助产护理可促进自然分娩率提升,并使产程缩短。

  • 标签: 初产妇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分娩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产妇采取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硬膜外麻醉对其循环容量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02~2017.01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在患者发生低血压时行盐酸麻黄碱注射液至手术结束,研究组予以患者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麻醉,并对比循环容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1、T2的血浆容量及血容量均较对照组稳定,其血容量、血浆容量在不同时间点内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取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硬膜外麻醉对其循环容量的影响效果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去氧肾上腺素 小剂量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血环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