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100例儿科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50例对照组以及50例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品管圈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科住院患儿应用品管圈护理能够较好改善患儿的身体情况,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品管圈 儿科住院患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画放映对提高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科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10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应用动画放映雾化模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与家长满意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过程中播放动画片能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与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家人满意度,动画放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于小儿ICU重症肺炎患儿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儿科一病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ICU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护理模式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护理模式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统计并分析护理期间各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所需住院时长。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在血气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小儿肺炎 护理效果 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小儿支气管炎患儿运用细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患儿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细节护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咳嗽、咳痰、喘憋、发热等症状消失所用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5.13±0.35)d,对照组为(8.22±1.06)d,P<0.05。结论:对支气管炎患儿运用细节护理有利于促进患儿病情康复并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支气管炎 小儿 细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住院患儿在静脉输液时采用标记奖励法护理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住院患儿82例,均进行静脉输液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标记奖励法护理,比较两组穿刺时间和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穿刺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且穿刺成功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依从性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日常生活质量(QOL)评分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住院患儿围术期静脉输液采取标记奖励法护理,能有效提高依从性、QOL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穿刺成功率,还能减少穿刺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广泛应用。

  • 标签: 标记奖励法 静脉输液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QOL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上小儿呼吸疾病患儿86例,研究时段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分组原则以护理方式差异性为主,分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试验组(43例,风险防范式护理),对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护理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记录、安全性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32%)较对照组(13.92%)低,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结论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护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呼吸道疾病 住院患儿 风险防范式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以及肺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复发住院率情况。方法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复发住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为主要药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的总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肺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优于单一用药,能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降低复发住院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儿童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 舒利迭 肺功能 复发住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烧伤患儿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3 067例住院烧伤患儿病历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致伤因素、烧伤部位、烧伤严重程度、烧伤季节分布及其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分布、组织/体液来源及其耐药情况。采用API细菌鉴定卡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前述检出率排前3位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采用WHONET 5.6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 067例住院烧伤患儿中男1 768例、女1 299例。>1岁且≤4岁的患儿最多,占72.9%(2 236/3 067);>8岁且≤12岁的患儿最少,占4.9%(150/3 067)。患儿以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为主,二者占比接近。患儿烧伤的主要原因为烫伤,占81.6%(2 504/3 067)。患儿的3 274个烧伤部位中以四肢最为常见。冬季烧伤患儿最多,占29.4%(903/3 067)。共收集到患儿感染的病原菌1 018株,均为非重复首次分离株;构成比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每年均居于首位。分离出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创面分泌物,占81.34%(828/1 018)。2012—2020年,均未见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019年,所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均为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具有高耐药率。结论2012年1月—2020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收治的住院烧伤患儿主要为>1岁且≤4岁的中重度烧伤男性患儿,烫伤是其主要的致伤原因,四肢为常见烧伤部位,冬季烧伤患儿最多。烧伤患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来自于创面分泌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标签: 烧伤 儿童 感染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和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207例患儿被纳入作研究对象,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入选甲流组(n=99),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感染患儿入选新冠组(n=108)。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血常规及生化结果分布差异。结果:甲流组的年龄显著大于新冠组(P<0.0001);甲流组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新冠组接种过新冠疫苗的患者占比(P<0.0001)。甲流组首诊症状为干咳的人数构成比显著低于新冠组(P<0.0001),咳痰的人数构成比显著高于新冠组(P=0.0001)。甲流组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下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新冠组(P均<0.001)。新冠组AST水平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甲流组( P均<0.05)。结论:新冠感染以干咳为主,而甲流咳痰多见。新冠患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占比明显低于甲流,肝损及心肌损害更明显。两者、临床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医师应更加警惕新冠的肺外并发症,及时发现、对症处理,改善预后。

  • 标签: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 甲型流感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同江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复发率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烧时间、痰清除时间、咳嗽清除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综合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干预中可显著改善其治疗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其复发率。

  • 标签: 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 新生儿肺炎 住院时间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儿科住院感染性疾病患儿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感染性疾病患儿出院病历共500份,从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联合用药情况、给药途径、病原学送检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抗菌药物共3类10种,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联合用药比率为29.7%,静脉滴注给药占99.6%,病原学送检率为69.2%。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合理用药有待改进,以提高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探讨人文关怀和护理措施对 PICU儿童睡眠的影响。方法:将 2017 年 -2019 年 880例 PICU患儿住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文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焦虑、 PSQ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护理后两组抑郁、焦虑、 PSQI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该院儿科7年住院儿童死亡病例回顾分析,研究该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病死率及变化趋势,为儿童医疗保健、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收集该院儿科2006.01—2012.12年207例死亡病例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01—2012.12年该院儿科住院的2个月-16岁患儿共死亡207例,男女比例为1.131,5岁以上儿童死亡比例最高,占全部死亡病例39.1%。主要病死原因按疾病系统分类前3位分别是肿瘤59例(28.5%)、呼吸系统疾病41例(19.5%)、神经系统疾病30例(14.5%)。入院24h内死亡患儿中1岁以内婴儿最多,34例(42.5%)。不同年龄段主要病死原因不同,2个月~1岁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1~5岁及5~16岁以肿瘤为主。结论根据不同年龄组患儿死因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积极防治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恶性肿瘤,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是降低住院患儿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住院儿童 病死率 病死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肺炎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科接诊肺炎新生儿144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复发率等指标。结果:针对住院时间,研究组(6.45±1.02)d,比对照组(7.98±1.79)d短,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8.61%,比对照组84.72%高,P<0.05。针对复发率,研究组1.39%,比对照组16.67%低,P<0.05。结论:于新生儿肺炎中用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利于疗效的提升,住院时间的缩短,及复发率的降低。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复发率 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 疗效
  • 简介:手术一双眼睛在房间里飞翔一会看看血压:210“放松放松深呼吸”一会看看口罩后面的表情好像什么也没发生喂大夫不是给我做手术么——还是没反应——

  • 标签: 组诗 杂记 住院 深呼吸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心怡 白志媛 徐洋 冯俊 俞珍 叶雪芬 宇亚娟 刘海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护理部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 100045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护理部 150010 ,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科 650034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护理部,苏州 215025 ,杭州市儿童医院输液室 310014 ,长春市儿童医院NICU 130061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护理部 101320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三级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的外周留置针使用现状,以期发现留置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护士及护理管理者提升儿科静脉治疗质量,规避护理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法,于2018年7月23—31日,首先通过方便抽样法在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抽取25家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其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当日入住该医院的所有置有留置针的患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儿童患者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对图像和资料进行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8 635例外周留置针患儿,使用率占所有静脉穿刺工具的86.9%(8 635/9 942),其中穿刺部位选择手背者4 665例(54.0%),头部1 234例(14.3%);安全型留置针仅占45.8%(3 954/8 635);54.6%(4 712/8 635)的留置针为非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产品,留置针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9%(682/8 63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留置针留置时间、穿刺部位、敷料固定是否存在问题、导管维护是否存在问题以及患儿年龄是患儿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留置针在儿童患者中应用广泛,穿刺部位以手背为主,其次为头部和腕关节。在留置针的材质及类型选择方面尚需改进,以保证儿科静脉治疗的安全性。留置针留置期间需采取护理措施早期识别风险因素并进行有效干预,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并发症 外周留置针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ABCD”护理风险评估、儿童早期预警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三种评估框架制定标准化流程,提高临床病情变化风险评估能力,采用“BESTWISH”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提升护理质量。 方法:以我院PICU住院患儿一例,运用标准化流程进行病情风险评估并制定护理级别,采用“BESTWISH”整体护理模式进行个性化护理。结果 病情风险预警及时,护理措施干预得当,护理目标完成满意。 结论:利用标准化流程和“BESTWISH”的整体护理模式能提高病情风险识别能力,提升护理质量,具备临床参考意义。

  • 标签: 标准化流程 “BESTWISH”护理模式 PICU 护理
  • 简介:人们普遍认为90年代的孩子是生活在层层包围的宠爱中。高级食品,时尚玩具、漂亮衣裙……应有尽有。然而,年轻的父母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作为独生子女,90年代的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要时时与孤独和寂寞相伴,这份痛苦绝非食品、玩具、漂亮衣裙可安慰化解的。而对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年轻的父母,你们是否知道该怎么做?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精神发育迟滞 孤独症患儿 孤独症儿童 儿童自闭症 洋娃娃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住院费用构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控制老年患者住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全部患者的病历首页数据库中,选取60岁以上住院患者共4439例,对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患者住院费用中药费比例最高,占50%以上,其次是特诊费。影响老年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住院天数、手术、死亡、疾病、院内感染、入院次数、身份及并发症等。结论:应加强医院标准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临床用药和临床检查,采取综合措施切实降低老年患者住院费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医疗费用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