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0例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都给予呼吸道病毒病原体的检测与高分辨率CT观察。结果所有患儿都检出病毒,其中腺病毒感染69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1例,副流感3型病毒感染6例,麻疹病毒感染4例。CT检测提示两肺通气灌注不均呈马赛克灌注征54例,两肺炎症伴间质变27例,伴肺气肿24例,肺不张10例,支气管壁增厚10例和支气管扩张7例。治疗后患儿的总体症状评分为0.56±0.1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22±0.33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特征不特异,能通过病原体检测与CT检查有效确定病情,从而指导治疗。

  • 标签: 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 小儿 临床特征 高分辨率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儿科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状况。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8年12月经门诊或住院确诊为MP感染患儿1482例,对不同年度,不同季节,不同年龄MP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占同期出院人数的10.86%;不同年度MP感染顺序卡方检验(除2004与2005年外)差异有显著性,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并在2003年和2008年形成两个感染高峰;不同季节MP感染无差异性,P>0.05,不同年龄段MP感染有显著差异性,~4岁年龄段MP感染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000,<1岁幼婴儿感染率低。结论MP感染与年度、年龄有密切关系,与季节性无明显的关系。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感染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水痘患儿中使用舒适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 54例 2017年 2月 -2019年 6月期间治疗水痘的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舒适组 27例与常规组 27例,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常规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舒适组患儿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且舒适组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水痘患儿中使用舒适护理干预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同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水痘 患儿 舒适护理 生活质量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儿科护理模式也在悄悄的改变,儿科护理已经由单纯的病症护理转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患不仅仅只是给患者自身带来痛苦,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患儿家庭带来了身心和经济上的严重负担。在患儿住院期间,患儿家属也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本文主要以患儿亲属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症状进行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家属走出心理阴影达到护理效果。

  • 标签: 儿科 患儿 亲属 心理健康 护理 医护
  • 简介:[目的]应用瑞士奶酪模型分析住院患儿药物类不良事件中的人为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主动上报的住院患儿药物类不良事件65例,采用瑞士奶酪模型对人为因素从组织影响、不安全监督、不安全行为的前兆及不安全的行为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儿药物类不良事件的人为因素涉及瑞士奶酪模型的各个方面。[结论]应用瑞士奶酪模型对住院患儿药物类不良事件中人为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儿科护理管理者转变对不良事件管理方式。

  • 标签: 儿科 不良事件 人为因素 瑞士奶酪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水痘患儿中使用舒适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2017年2月-2019年6月期间治疗水痘的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舒适组27例与常规组27例,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常规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舒适组患儿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且舒适组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水痘患儿中使用舒适护理干预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同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水痘 患儿 舒适护理 生活质量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性护理方案在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1月-2017.1月间PICU收治的84例住院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为观察组患儿提供全面性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儿感染率、压疮率、家属满意率、住院时间及转入普通病房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感染率、压疮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转入普通病房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非常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为PICU患儿制定全面性护理方案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院内感染率、压疮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率,缩短患儿住院用时。

  • 标签: 护理 PICU 感染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患儿家属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对其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儿科陪护家属,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照护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在住院患儿家属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患儿家属照护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住院 患儿家属 护理关怀 照护行为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注射剂在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的使用情况,对中成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在我院儿科患儿中随机选取3456名住院患儿,客观记录每一名住院患儿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详情并开展研究讨论。结果经过调查并整理数据,发现我院有96.4%的住院患儿使用中成药注射剂,使用方法主要是单独使用和二联使用,95.1%的患儿采取的是单独使用的方法,3.2%的患儿是二联使用。热毒宁、痰热清、炎琥宁在我院使用最为广泛。讨论比较分析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发现我院儿科住院患儿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是合理的。

  • 标签: 儿科住院患儿 中成药注射剂 使用情况
  • 简介:目的了解某儿童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流行趋势,观察PA的科室分布特征、耐药性及基因型。方法收集该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送检标本分离的56株PA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6株PA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为0.00%,对其他抗菌药物表现为不同的耐药率(1.79%~96.43%);共被分为18个PFGE型别,其中A型26株(均分离于呼吸科),B型12株(11株分离于内分泌科),C型3株,D~R型各1株。不同科室分离的菌株数量不同,其中呼吸科分离最多,达27株(48.21%);其次为内分泌科13株(23.21%)。结论该儿童医院呼吸科和内分泌科分别存在PA的2种不同克隆菌株流行。PFGE具有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结果容易判断等优点,是目前细菌基因分型较为可靠的技术。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流行病学 抗药性 微生物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就协同家属护理管理在重症肺炎住院患儿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住院患儿,在护理中予以协同家属护理管理。结果:经有效护理管理后,患儿病情得以明显改善,各指标呈良好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结论:在重症肺炎住院患儿中,协同家属护理管理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整体治疗效果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家属护理管理 重症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住院患儿静脉炎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静脉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4—5月以全国范围内27个省级单位的100家医院的10 094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国静脉输液改善项目组自行设计的全国儿科安全输液护理现状调查问卷——患者版进行横断面调查。采取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炎发生相关因素。回收有效问卷10 024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结果住院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28%(28/10 02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输液时与接头连接进行输液、敷贴内有积血和渗液为住院患儿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我国住院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为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临床护士应避免采用与接头连接输液方式,并关注敷贴内积血渗液等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

  • 标签: 住院 儿童 静脉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患儿静脉输液时不同工具的使用情况以及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7月24—31日,选择北京儿童医院医联体范围内49家医院的住院患儿静脉输液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应用自行设计的儿童静脉输液情况横断面调查表及拍摄静脉输液工具的照片进行资料收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期间49家医院共有住院患儿18 316例,输液患儿14 421例,输液比例为78.73%。静脉导管的应用情况为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针)占87.94%;静脉导管的连接以肝素帽连接为主,占64.23%,6 398例(44.37%)患儿应用的输液工具为聚氯乙烯(PVC)材质且含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在敷料选择方面以无菌透明敷料固定为主。导管留置期间存在问题主要是导管或输液接头内有回血发生率、导管夹夹闭位置不正确或未夹闭,导管脱出,且留置针存在的问题多于中心静脉导管,其中管道内有陈旧回血、输液接头内有回血发生率,外周留置针和中心导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儿静脉输液率较高,虽然静脉输液工具种类繁多,但对于儿童患者输液工具的选择以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和肝素帽连接为主,导管维护方面尚存在不足。

  • 标签: 儿童 输液 工具 留置 调查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优质服务内涵建设,提升儿科住院患儿满意度,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5月的1500个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住院患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低主要表现在护士服务态度差、护士穿刺技能差、病房环境差、宣教不到位等,结果加强优质服务内涵建设,彻底转变服务理念,加强三基培训,提高专科知识和技能,加强病房管理等对提升患儿满意度有积极推动作用。

  • 标签: 优质服务 住院患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新冠疫情下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家属的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家属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全部患儿家属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s回归分析影响患儿家属焦虑的因素。结果 100例患儿家属SAS平均评分为(65.45±6.37)分。多因素Logistis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担心对被疫情感染的恐惧、对住院期间不能探望的担忧是影响新生儿家属焦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医院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

  • 标签: 新冠疫情 新生儿科 住院 患儿家属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147例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统计这些患儿AAD的发生率,在住院期间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是否联合使用以及不同年龄段是否会对AAD的发生率产生影响。结果在1147例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中,发生AAD的患儿共有75例,发生率为6.54%;在发生AAD的75例患儿中,年龄≤3岁、抗生素使用超过1周、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及以上的患儿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AAD的1072例患儿,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儿科 住院治疗 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