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住院患儿家长心理疏导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线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的94例家长,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异同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医护人员在对患儿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家长心理疏导,对照组患儿的家长则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疾病转归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疾病康复率为85%,对照组患儿的疾病康复率为65%,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住院患儿家长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促进患儿疾病的转归,提高康复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住院患儿家长 心理疏导 疾病转归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儿科护理模式也在悄悄的改变,儿科护理已经由单纯的病症护理转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患不仅仅只是给患者自身带来痛苦,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患儿家庭带来了身心和经济上的严重负担。在患儿住院期间,患儿家属也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本文主要以患儿亲属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症状进行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家属走出心理阴影达到护理效果。

  • 标签: 儿科 患儿 亲属 心理健康 护理 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性护理方案在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1月-2017.1月间PICU收治的84例住院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为观察组患儿提供全面性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儿感染率、压疮率、家属满意率、住院时间及转入普通病房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感染率、压疮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转入普通病房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非常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为PICU患儿制定全面性护理方案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院内感染率、压疮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率,缩短患儿住院用时。

  • 标签: 护理 PICU 感染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注射剂在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的使用情况,对中成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在我院儿科患儿中随机选取3456名住院患儿,客观记录每一名住院患儿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详情并开展研究讨论。结果经过调查并整理数据,发现我院有96.4%的住院患儿使用中成药注射剂,使用方法主要是单独使用和二联使用,95.1%的患儿采取的是单独使用的方法,3.2%的患儿是二联使用。热毒宁、痰热清、炎琥宁在我院使用最为广泛。讨论比较分析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发现我院儿科住院患儿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是合理的。

  • 标签: 儿科住院患儿 中成药注射剂 使用情况
  • 简介:目的研究多模式护理干预预防和减少住院患儿鹅口疮的发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实施多模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鹅口疮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鹅口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住院患儿实施多模式护理干预后,能有效预防小儿鹅口疮的发生,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 标签: 多模式护理干预 鹅口疮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住院患儿药品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为儿科开展药学服务及促进儿童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12月住院患儿病例共计13294例,对儿科住院销售数量排名前10位药品的用药情况及发生ADR/ADE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儿科住院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64.98%,发生ADR/ADE与用药医嘱的不合理使用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发生率相同或略高。住院医嘱与发生ADR/ADE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别为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38.89%和28.57%;适应证不适宜36.86%和42.86%;给药剂量不适宜14.96%和14.29%;给药频次不适宜5.19%和7.14%;续接未冲管25.76%和39.29%;滴速不适宜31.37%和46.43%。结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临床应注意合理用药,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 标签: 不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 儿科 住院患儿
  • 简介:目的:探讨图画宣传册对3~6岁住院患儿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6岁住院患儿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发放图画宣传册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医疗护理依从性、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健康教育方案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知识态度行为能力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配合率为88.0%(132/1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3%(77/1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15,P=0.000);试验组总知晓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4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89,P=0.001);试验组总满意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11,P=0.001);干预后,两组患儿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的就医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发放图画宣传册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吸引患儿注意力,增大患儿的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患儿的医疗护理依从性以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增强患儿知识态度行为能力,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图画宣传册 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住院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有陪病房患儿腕带佩戴规范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爱心圈”,检查2017年3月—5月住院患儿的腕带佩戴情况,作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2017年8月—10月住院患儿作为实验组,采取措施并不断改进,就腕带佩戴规范率进行活动前后比较,评价效果。结果活动前后住院患儿腕带佩戴规范率由72.60%上升至9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住院患儿腕带佩戴规范率,同时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更提升了团队凝聚力。

  • 标签: 品管圈 腕带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探讨临床护理应对措施。方法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例患儿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并整理讨论相对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结果我院住院治疗的14例患儿其主要发生的不安全隐患有跌倒/坠床、烫伤、用药错误、走失等,其中跌倒/坠床占57.14%(8/14),烫伤占21.43%(3/14),用药错误占14.29%(2/14),走失占7.14%(1/14)上述致伤原因与患儿住院环境、监护人安全防范意识和护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有关。结论提高监护人对儿童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利用各种方法可有效预防儿童住院期间发生不安全隐患事件,还可以通过护理措施干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加速患儿康复。

  • 标签: 儿童 防跌倒/坠床 防烫伤 护理应对措施 不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对90例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并与实施前的90例患儿的护理质量、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儿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药品药械以及护理质量总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家属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护理质量,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广泛推广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呼吸道疾病 患儿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病患,并从中筛选出112例重症肺炎患儿,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临床症状或体征(喘息、紫绀、咳嗽、湿啰音、哮鸣音)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并对这些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画放映对提高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科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10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应用动画放映雾化模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与家长满意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过程中播放动画片能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与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家人满意度,动画放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护理在气管切开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患儿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2.0%,两组并发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切开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率,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儿的耐药菌。方法抽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2例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患儿血液标本、脑脊液标本、分泌物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等送检,严格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患儿的临床标本行细菌分离培养。观察患儿的耐药菌类型。结果本组302例住院患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130例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占比40.05%,79例检出MRSA,占比26.07%,50例检出产ESBLS大肠埃雷伯氏菌,占比16.56%。<6个月患儿细菌分布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MRSA为主,6个月~1岁患儿细菌分布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MRSA为主,2~4岁、5~9岁患儿细菌分布以MRSA为主。住院患儿对呋喃妥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6.25%、86.25%。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等抗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住院儿童感染细菌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MRSA为主,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医院应注意抗生素滥用。

  • 标签: 住院患儿 耐药菌 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在逐渐提高,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医院中老年住院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他们由于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引起机体总体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感觉迟钝、视力下降及疾病迁延等特点均成为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危险因素。使得影响老年病人安全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如对可能发生的安全威胁事件先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是可以作到有效预防的。

  • 标签: 老年患者 安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