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对策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98 例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49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取引流管临床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患者采取引流管临床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室内出血 引流管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行双侧脑室穿刺联合腰终池置管双向外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使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和硬膜外麻醉管分别行双侧脑室三角区穿刺和腰终池穿刺置管,辅以尿激酶溶纤外引流。结果25例患者依GOS分级,恢复良好17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继发交通性脑积水4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继发脑室系统感染2例,经鞘内注药治愈。结论双侧脑室联合腰终池双向外引流辅以尿激酶溶纤是治疗重症脑室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微创 重症脑室内出血 尿激酶 双向外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120例侧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常规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结果常规组患者存活率为60.33%,死亡率38.6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为91.19%,死亡率为6.61%,观察组与常规组的存活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落解术治疗侧脑室出血的存活率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宣出血 倒脑室外引流 尿激酶溶解 脑脊涉置维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外引流术加尿激酶灌注治疗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3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进行脑室外引流术加尿激酶灌注治疗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5例,好转10例,死亡5例。结论脑室外引流术加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临床效果确切,但对脑实质血肿大者手术效果差,血肿引流不彻底,宜行开颅血肿清除。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集 2017.1至 2018.5的 78例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术后引流管留置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整体组用整体护理服务。比较效果。结果:整体组满意度、血肿量水平、格拉斯哥晕迷评分、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并发症概率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 P< 0.05。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术后引流管留置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服务效果理想。

  • 标签: 侧脑室外引流术 脑室内出血术后引流管 临床护理对策
  • 简介:外伤造成侧脑室脉络膜前致侧脑室积血的案例不多见,关病理检验情况报告如下:死者孙某,男性,23岁,动脉破裂出血,导现将本例尸检和有工人。1985年10月1日14时许,与邻居争吵、撕打。孙某倒地后,头部被皮鞋猛踢数下,当即昏迷、呕吐,15小时后死亡。尸检:尸长162厘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尸表检查未见明显外伤。剖开头皮见右侧颞顶部有小片状头皮下出血,颅骨无骨折。环形锯开颅骨,硬膜外、硬膜下均未见出血及血肿。脑

  • 标签: 侧脑室 颞顶部 皮下出血 锯开 病理检验 动脉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其中一侧为ommaya)并用尿激酶冲洗治疗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血性脑脊液。结果38例存活,8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6个月后随访结果20例恢复良好,8例轻瘫,4例重瘫,6例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这种综合疗法加快了血肿清除,提高了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的效率,尤其适合于全脑室铸形出血的患者。

  • 标签: 全脑室出血 外引流 ommaya囊 尿激酶 脑脊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裂隙脑室综合征(SVS)的临床特点,提高儿科医师对SV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确诊的SVS患儿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10例患儿,原发病分别为蛛网膜囊肿3例、先天性脑积水3例、Dandy-Walker综合征2例、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1例、颅内出血后继发脑积水1例。首次分流手术年龄为1.3(0.3~12.8)岁,确诊SVS时的年龄为9.9(3.8~13.3)岁,分流术后4.4(0.5~12.0)年出现SVS相关症状:不同程度的间断头痛(10/10例)、呕吐(10/10例)、精神烦躁(4/10例)、抽搐发作(5/10例)、视力下降(2/10例)、颅内压增高(10/10例)等。SVS发生时,患儿脑室形态均呈裂隙样。3例经甘露醇治疗症状缓解后未行手术,7例内科治疗无效后急诊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随访1~5年,9例未再出现SVS相关症状,1例内科治疗患儿的病情多次反复。结论SVS系分流术后的罕见并发症,主要临床特点为间断头痛、分流管泵充盈迟缓;影像学示脑室呈裂隙样改变。分流术后出现颅高压征象,且影像学未见脑室扩张时,需高度警惕SVS。SVS患儿如药物治疗无效,应尽早手术,以改善预后。

  • 标签: 裂隙脑室综合征 颅高压 儿童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52倒手术治疗分析:脑出血破入脑室发生率取决于出血部位是否接近脑室;手术方式选择与出血部位、血肿大小、血肿侵入脑室系统的范围及性状有关;Ⅱ、Ⅳ脑室及中脑导水管铸型是临床预后的决定固素;尽快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是治疗高血压出血破入脑室的关键。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脑室 手术治疗 出血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手术后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间的64例脑室外引流术的临床护理的临床资料分析,在患者手术后,对其进行护理,患者没有发生并发症。结果64例患者中,治愈患者有62例,治愈率高达96%以上,死亡2例,结论脑室外引流术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有效护理,不仅可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生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脑室外引流术 护理分析 护理质量
  • 简介:1梗阻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内生成,且沿侧脑室、三脑室、导水管、四脑室的顺序导出脑室系统,上述通道中任何部位邻近的病变或脑室系统内的病变阻塞了通道,均可引起脑脊液循环的梗阻。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基本改变是梗阻近端的脑室扩张,远端者正常或变小。

  • 标签: 脑室系统 改变 梗阻 颅内病变 脑脊液循环 脑室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螺旋CT对第五(CSP,cavumseptumpellucidum)、第六脑室(CV,cavumvergae)的检出,探讨第五、六脑室的形成与一些临床相关症状的关系,以期对产生其症状的病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方法所选病例均使用西门子双排螺旋CT机平扫确认,所得结果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共检出第五、六脑室形成者308例,有临床症状者123例。

  • 标签: CT 脑室形成 临床关系 研究
  • 简介:摘要眼内硅油填充术是视网膜脱落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术后的并发症以白内障、眼压增高、角膜病变及硅油乳化等比较常见,而眼内硅油自玻璃体沿着视神经迁移入脑室系统则极为罕见,并很容易被误诊为脑室出血、胶样囊肿等。笔者现围绕眼内硅油脑室系统迁移的概况、迁移途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等展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同道对其的认识。

  • 标签: 硅油 脑室系统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的临床和MRI表现。结果11例中9例为早产儿,胎龄28~30周6例,31~34周2例,35~38周1例。临床表现肢体瘫痪9例、智力低下5例、癫痫3例。MRI表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可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FLAIR高信号,上述区域白质减少,侧脑室扩大及形态异常,胼胝体异常,侧裂池加深增宽。根据MR表现将PVL分为轻、中、重3度,本组属于轻、中、重度各3、6、2例。结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是早产儿脑瘫的一个主要原因,MR具有特征性表现,可清晰显示PVL的病变程度、范围。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白质软化症 脑室周围 儿童
  • 简介:摘要脑室引流管是调节颅内压和在脑出血以及感染时排出脑脊液和监控颅内压的一种方法,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必须护理好脑室引流管,以保证疗效,反之若脑室引流护理不当,会丧失生命抢救时机。所以在脑室引流管护理中,应做好体位和颅内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妥善固定引流装置和引流管,确保管道正常使用,保持引流通畅;要密切观察引流速度,密切观察引流液形状,密切观察引流管,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合理掌握引流时间,严格掌握拔管时机及其护理工作,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脑室引流 颅脑术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脑科收治的24例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例,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人数有9例,有效人数有2例,无效人数有1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愈人数有5例,有效人数有4例,无效人数有3例,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16.7%)显著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脑室- 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腹腔镜 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40-02
  • 简介:摘要脑室出血主要指的是自发性脑室出血,受到非外伤因素作用下造成颅内血管破裂,血液破入脑室系统,脑室出血是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非常多见的并发症,脑出血并发脑室出血的发病几率在42%到52%之间,脑室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在50%到80%之间。有相关文献资料显示,低体质量早产儿产生脑室出血的几率为15%到20%之间,死亡率为20%到50%之间,脑室出血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非常高,通过内科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所以最近几年以来大量临床专家学者不断探索最理想的外科治疗方式。

  • 标签: 侧脑室出血 外科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2001年2月至2014年5月保守治疗1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结果14例脑脊液培养阳性,其中葡萄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屎球菌、粪球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隐球菌,产气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不动杆菌各1例。14例未拔除分流管,行抗感染治疗后治愈。2例因为分流管堵塞,拔除分流管,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6例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2.5年,均未出现感染,2例重新置管。结论分流术后感染病人通过积极系统抗感染治疗,也能在不拔除分流管的情况下得到治愈。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感染 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