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楔形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根据其发病机理可分为屈曲型和伸正型。屈曲型较常见,占所有脊椎骨折脱位的90%以上。近3年,我院收治胸腰椎单纯楔形骨折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 骨折 椎体 楔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侧PVP治疗骨质疏松骨折24例(32),通过X线片及CT观察骨水泥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分析术前及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4月,手术时间每个节段平均(23±6)min,注射骨水泥量平均为(3.2±0.6)ml,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前7.8±1.2,术后3.2±1.0(p<0.001)。术后CT及X线片见骨水泥在体内双侧均匀分布,3节发生椎间盘外漏,2节椎管内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单侧成形术,痛疼缓解率高,减少了一次操作,节省医药费用,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X线对患者及医生的辐射量。

  • 标签: 单侧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成形术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就诊于临汾市尧都区人民医院的94 例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47 例。研究组行经皮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对比2 组疼痛程度、Cobb 角、中线高度、前缘高度、功能障碍程度。结果2 组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 角更低,中线及前缘高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成形术能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受损体高度和Cobb 角,缓解功能障碍,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椎体高度Cobb角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6例)与常规组(46例)。试验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52~80(67.25±8.25)岁,常规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53~83(68.14±8.36)岁。常规组采用经皮成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手术优良率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41,P=0.021),且试验组的优良率[86.96%(40/46)]高于常规组[67.39%(3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8,P=0.025)。术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25.25±3.14)分比(20.25±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4,P<0.001)。术后3个月内,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10/46),试验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4.389,P=0.036)。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骨折,可提高患者的康复优良率,减轻腰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切口表面感染 骨水泥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VCF)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及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7例OVCF行强化术[经皮成形术(PVP)或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9例,女138例;年龄58~88岁[(73.1±6.9)岁]。根据是否出现骨水泥血管渗漏分为血管渗漏组(39例)和无血管渗漏组(178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受伤至手术时间、伤解剖位置、压缩程度、后壁完整内裂隙征、基静脉孔、手术入路、手术方式,以及骨水泥注入时期、注入速度、注射量、注射区域。采用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的相关,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压缩程度、后壁完整内裂隙征、基静脉孔、手术方式,以及骨水泥注入时期、注入速度、注射量、注射区域与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相关(P<0.05);性别、年龄、骨密度、伤解剖位置、手术入路与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裂隙征(OR=7.00,95%CI 1.57~31.30,P<0.05)、基静脉孔(OR=7.52,95%CI 1.94~29.16,P<0.01)、PVP(OR=10.98,95%CI 2.51~47.94,P<0.01)、骨水泥稀薄期注入(OR=5.91,95%CI 1.45~24.15,P<0.05)、骨水泥注射量大(OR=3.60,95%CI 1.70~7.65,P<0.01)、骨水泥边缘区注射(OR=24.80,95%CI 5.28~116.37,P<0.01)与OVCF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显著相关。结论内裂隙征、基静脉孔、PVP,以及骨水泥稀薄期注入、注射量大、边缘区注射是OVCF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9年7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应用PVP治疗的102例(145)OVCF患者的手术效果,对比手术前后X线检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后凸角,并统计手术有效率。结果VAS评分由术前的(6.69±1.14)分将至术后3 d的(2.25±0.84)分,ODI由术前的(65.96±8.36)分降至术后的( 28.6±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或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后3 d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或末次随访)的OD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凸角亦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患者术后完全缓解95例(93.14%),部分缓解5例(4.90%),总有效率为98.04%(100/102)。结论PVP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OVCF安全有效。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并发症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传统的非手术治疗疗效欠佳。随着经皮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技术不断完善,凭借其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稳定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老年OVCF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2005年8月-2008年8月,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8例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38例患者均在术后1~3d内腰围保护下下地,平均下地时间(1.8±0.25)d。独立站立或搀扶下床行走,疼痛均消失或明显缓解,无神经损伤、脊髓压迫等并发症。结论重视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术前强调患者的心理护理,并进行相应的体位训练;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健康指导,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行单节段经皮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后发生症状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对诊断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并行PVP的94例患者行回顾研究,19位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出现症状骨折(再骨折组),75位未发生再骨折(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生物学和手术各参数。结果随访出现再骨折病例中,邻近骨折11例(57.89%,11/19),非邻近骨折8例(42.11%,8/19),邻位骨折均为术后6月以内发生,非邻位骨折中仅2例(25.00%,2/8)发生在术后6月以内。既往骨折病史(P=0.01)、骨水泥是否分布对称(P=0.02)、骨水泥量(P=0.02)及骨水泥分布位置(P=0.03)是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水泥填充位置、骨水泥量、分布是否对称以及既往骨折病史是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而PVP术后更长时间内出现骨折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相关。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再骨折 骨水泥 水泥分布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臂X光机监控下采用经皮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35例。本研究共治疗41个,对其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评价。结果35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平均8个月,其中24例患者术后胸腰背部疼痛立即消失,11例患者疼痛部分缓解;8例当日离床,27例次日离床,35例患者均于5d内出院。术后X线片示伤内骨水泥均匀分布,无渗漏。术后3个月复查,疼痛无复发,X线片示体高度无进一步丢失。结论经皮成形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止痛效果和明显的微创优点,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爆裂骨折应用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49例接受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爆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对他们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术前、术后一天、末次随访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疼痛程度分别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估;术前、术后一天、末次随访通过X线侧位片对后凸角和伤高度进行测量,并对术后一天和末次随访的凸角矫正率和体高度回复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15例患者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情况,患者出现神经脊髓症状不明显;末次随访及术后一天ODI及VAS评分比术前相比,下降明显(p<0.05),后凸角逐渐减小,伤高度逐渐上升,变化幅度明显(p<0.05));后凸角及伤高度丢失不明显(p>0.05),末次随访和术后一天的后凸角矫正率和高度恢复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爆裂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对后凸成形术进行应用,效果较佳,且安全较高,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爆裂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弯角经皮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54例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弯角经皮成形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应用经皮成形术)与实验组(27例:弯角经皮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胸腰椎功能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躯体疼痛感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VCF)后邻近骨折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应用PVP治疗OVCF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20例患者的356节,回顾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骨折类型、手术情况等对PVP术后邻近骨折的影响。结果:356节中共有39节(10.9%)发生邻近骨折。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骨折数量、骨折部位特别是胸腰段骨折,与邻近骨折具有相关(P〈0.05)。结论:PVP术后邻近骨折的发生率较高,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骨折数量,胸腰段骨折是PVP治疗OVCF后邻近骨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邻近椎体
  • 简介:摘要经皮强化术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包括经皮成形术和经皮后凸成形术。经皮强化术通过将骨水泥注入骨折体内以增加强度,从而减轻症状。术中注入的骨水泥根据位置可分为体外(渗漏)和体内两部分。体外骨水泥(渗漏)或可导致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或与临床结果、影像学结果、手术并发症及生物力学性能等密切相关。截止目前,体内骨水泥分布类型的研究数量众多、分类标准不一,尚缺乏系统归纳。骨水泥分布类型是经皮强化术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几乎不可忽视;根据术后X线片分类居多,根据术后CT扫描分类次之,根据术后MR检查分类少见;根据骨水泥形态的分类标准趋于一致,而根据骨水泥范围的分类标准趋于混乱;无论是形态分类还是范围分类,不同研究者的结论均有相同、相似或相佐;单一现有的分类方法,尚不能完好的描述骨水泥分布情况。对分类系统进行综述,总结分类系统的临床意义及生物力学相关结论,归纳分类系统的可靠和局限性,以期为骨水泥分布情况分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