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并 发脑炎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 2017年 9月 -2019年 3月,在我院进行小儿手足口病并 发脑炎的患儿 10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循证护理),各 50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及葡萄糖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病发脑炎的患儿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达到全面保障患儿身体健康的效果。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足口病 脑炎 临床效果
  • 简介:1例62岁女性患者,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d入院,诊断为脑梗死。因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暂予降血压、改善循环治疗。患者所用药物中,马来酸桂哌齐特及酒石酸美托洛尔说明书中标注有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建议更换同类药物,避免加重血小板减少症状、增加出血风险。患者所用静脉液体中,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及前列地尔注射液发生静脉炎的不良反应报告较多,临床药师每日询问患者输液时及输液后有无血管输注部位肿胀、疼痛等反应,及时发现了患者静脉炎的不良反应并建议停药处理。经过治疗,患者肢体麻木、无力情况改善,好转出院。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活动性出血,血常规检查与既往相比未出现明显变化。

  • 标签: 脑梗死 血小板减少 药学监护
  • 简介:【摘 要】在长时间患有糖尿病后,患者容易出现一些糖尿病的并发症,常见的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等,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调查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药物相对较少,需要加大研发的力度。本文对药物研发的进展进行探究分析,希望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药物研发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病监护室(EICU)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并发AKI的EICU患者1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AK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124例AKI患者中,肾前性病因98例(79.03%),主要基础病因为心血管疾病;肾性病因26例(20.97%),主要基础病因为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其他并发症。肾前性病因致AKI发生的患者死亡率为46.9%,肾性病因致AKI发生的患者死亡率为26.9%,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ICU患者并发AKI以心血管疾病等肾前性病因为主,AKI后期避免多器官衰竭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 妇产科介入疗法逐渐应用于子宫肌瘤 、 异位妊娠 、 恶性肿瘤 、 输卵管病变等疾病中,相比于阴 式 手术 、 开腹手术等治疗手段,具有突出优势 。 但患者 术后仍然存在并发症风险, 需要积极配合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 本文通过查阅已有学者研究资料,结合本人工作经验,研究了介入疗法并发症护理的研究进展 。

  • 标签: 妇产科 介入疗法 并发症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并胃食管病(GRED)的临床特点。方法分为实验组:选取2004.7-2012.2年期间单纯慢性肾病并慢性肾功能衰竭,一般情况良好,血压及贫血控制基本正常,透析充分的患者154例;对照组:我院职工随机选取360例(经常规体检无基础疾病的)。采用胃食管反流诊断问卷(RDQ)及胃镜评估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及临床症状特点。结果两则相比实验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食管炎发病率高(P〈0.05),症状突出(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更加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病,同时症状明显,也是导致此类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胃食管反流 食管炎
  • 简介:我院自1980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胆囊炎1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病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50~70岁。从胃大部切除术后到第一次胆囊炎发作,短者10天,长者2个月。所有病例都因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中4例因为球部溃疡穿孔行急症手术,余为择期手术。2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胃大部切除 术后并发 胃十二指肠溃疡 例分析 迷走神经切断术
  • 简介: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与支架置入治疗胆道狭窄性梗阻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本组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例行单纯经皮胆道内外引流术。7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5例同时行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前术后给以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止血药,镇静止痛药。结果2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和支架置入术者,3例发生胆道较重感染,占总例数的15%。3例中2例为单纯胆道引流,1例为胆道支架置入及引流患者。单纯支架置入患者均未发生感染。3例严重胆道感染患者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治疗,2例治愈,1例死亡于严重感染所致的多脏器衰竭。20例无1例发生大出血等其他严重并发症,2例出现血性胆汁经处理停止。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和支架置入术以感染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胆道感染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介入治疗 胆道引流 胆道支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体检人群的高血压前期并发糖脂代谢异常的检出情况。方法:选取129例于本院接受体检患者为研究对象,体检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129例患者检测出患高血压前期并发糖脂代谢异常情况,统计分析疾病影响因素及检出情况。结果:经比较可见,79例患者高血压前期并发糖脂代谢异常疾病受年龄、性别、饮食等因素影响,以男性检出率较高,数据比较存差异性(P<0.05)。结论:此外,高血压前期并发糖脂代谢异常疾病于当前具有较高发病几率,患者于患病后需及时接受临床有效治疗,以此保障生活质量。

  • 标签: 体检人群 高血压前期 糖脂代谢异常 检出情况
  • 简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化合物为材料,模拟人工髋关节,用以替代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功能重建手术。目前临床已广泛开展。由于手术创伤大,采取该手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可能存在一种或多种并存病,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1998~2005年共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82例,由于重视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2月-2005年10月所收治的外院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后发生并发症的6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23-54岁,其中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者51例,隆鼻2例,丰颞5例,面部局限性凹陷充填6例。结果51例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患者B超检查显示分别在皮下、乳腺内、胸大肌筋膜及胸大肌内有不等量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存在。18例免疫球蛋白有异常改变。5例血清内检测出丙烯酰胺单体。平均0.011mg/ml:胶体取出6个月以上2例患者血清内均未检测到丙烯酰胺单体。取出注射物中有16例丙烯酰胺单体阳性.平均含量0.04mg/g。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入人体后其并发症有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2大类,局部并发症多与操作不当有关,而全身并发症则考虑与病人免疫学改变以及可能存在的肢体分解有关.另外也不排除心理因素。

  • 标签: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发症 免疫学 丙烯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 2018.5-2019.5期间本院收治的 124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护理 A组(常规护理)与护理 B组(护理干预),每组各 62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 B组的出血复发率与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护理 A组( X2=10.207, P=0.001、 X2=4.521, P=0.033),且护理 B组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护理 A组( t=5.617, P=0.001)。结论 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出血复发率与死亡率,并缩短止血时间,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发生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ICU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60例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合所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出现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从而提出预防护理措施。结果:该60例患者中,18位出现胃肠道并发症(腹泻、呕吐、胃潴留等),3位出现感染并发症(返流、误吸),6例发生代谢并发症(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2例发生机械性并发症(堵管、脱出),1例发生精神心理并发症(焦虑)。分析与结论:临床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肠内营养 重症患者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房颤、脑梗塞、脑出血这四者的关系以及抗凝药物的选择 。方法:通过 1例心肌梗死并发房颤伴脑梗 塞患者 治疗的病历资料,分析该患者抗凝药物的选择以及脑出血转化后停用抗凝药物后续治疗 方法。结果:本例患者在选用 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片进行 抗凝 治疗,出血转化后停用抗凝药,相关文献建议 7~8 周内评估患者各项指标后恢复抗凝治疗可使患者更好的获益。 结论:华法林相关脑出血较新型口服抗凝药相关的出血严重且新型口服抗凝药所致脑出血风险显著低于华法林。

  • 标签: 心肌梗死 房颤 脑梗塞 脑出血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患者( ICU)眼部并发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0月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挑选 80例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内容,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5%,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90%;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5%,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对照组 20%并发症发生率,( p< 0.05)。结论 在重症患者眼部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够进一步减少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眼部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之间接受肝癌介入栓塞术的8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比组、观察组两组,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对比组,采取循证护理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要优于对比组7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低于对比组1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内科住院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探究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大内科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共计43例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研究对象,记录分析并发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43例VTE患者中,15例为肺动脉栓塞(PE),占总数的34.88%;22例患者为深静脉血栓(DVT),占总数的51.16%;同时患有PE和DVT的患者共计14例,占总数的32.56%。PE患者中有9(25.71%)例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DVT患者中有3(13.64%)例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对比纳入患者入院前与确诊为VTE时的D-二聚体水平,发现VTE时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HAS-BLED出血风险评估,结果得到低风险组23(56.10%)例,高风险在18(43.90%)例,将接受抗凝治疗的VTE患者分为脑卒中组、脑出血组及其他,对比三组的出血实践发生率,发现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大内科住院患者的VTE发病临床症状较为隐匿,要密切观察患者的D-二聚体的指标水平,一旦升高表明具有并发VTE风险,抗凝治疗会伴有一定的出血风险,在抗凝治疗时要合理评估利弊。

  • 标签: 大内科住院患者 静脉血栓 栓塞症 特征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