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护理措施

潘成洁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 ,合肥市 230022)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发生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ICU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60例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合所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出现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从而提出预防护理措施。结果:该60例患者中,18位出现胃肠道并发症(腹泻、呕吐、胃潴留等),3位出现感染并发症(返流、误吸),6例发生代谢并发症(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2例发生机械性并发症(堵管、脱出),1例发生精神心理并发症(焦虑)。分析与结论:临床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症患者;并发症;护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内科ICU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共有45例,女性共有15例,年龄范围为15-90岁,包括有:重症肺炎患者26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2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10人,心肺复苏后患者6人,其他6例(脑炎、颅内出血、颅脑损伤等)。纳入标准:所选取病历皆为不能经口进食,实施了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排除标准:1.未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2.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但有以下情况: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活动性的消化道出血、进行过胃肠道手术且为术后早期。

1.2方法

所选取60例重症患者中,46位留置鼻胃管,6位留置鼻肠管,5位为胃造瘘,3位为肠造瘘。入住内科ICU后,对于患者家属自行携带的或者医院营养科配置的营养液,采用50ml注射器缓慢注入营养管内,6-8次/d,200ml/次;对灭菌处理过后无菌包装的营养液采用营养泵连续输注12-24h,输注速度从20ml/h开始逐渐增加,最高至120ml/h。

  1. 结果

通过对此60例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统计后分析得出:6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可分为以下几种:18位出现胃肠道并发症,包括有:腹泻(最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胃潴留、消化道出血等,其中最多见的是腹泻;3位出现感染并发症,包括:误吸或返流引起的吸入性肺炎、鼻腔粘膜发炎、发热等,以误吸多发;6例发生代谢并发症,分为高血糖、电解质紊乱(查阅文献、教科书等资料可知: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富含缓释淀粉类、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乳剂可明显减少该并发症);2例发生机械性并发症,常见的是营养管堵塞和脱出;1例发生精神心理并发症,为紧张、焦虑甚至是恐惧。

  1. 分析与讨论:

根据统计结果,结合所查阅教科书、文献资料等可分析出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并由此可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3.1胃肠道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肠内营养的胃肠道并发症中最多见的是腹泻,它是患者无法继续实施肠内营养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可高达40%。胃肠道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病人病情:危重症、高血糖或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2)肠内营养制剂 :高脂肪难以消化、乳糖酶缺乏、肠内营养配方渗透压高、营养液污染等;(3)肠内营养液的输注:输注速度快、输注量大、输注浓度高。以上情况均可导致输注肠内营养发生胃肠道并发症。

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可概况为“两个仪器、两个避免、三个推荐、六个度”。“两个仪器”是指注意使用加温器和营养泵;“两个避免”指的是:避免或尽量少使用含短链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避免使用会引起腹泻的药物;“三个推荐”:推荐富含维生素的营养液、推荐富含益生菌的营养液、推荐无乳糖配方营养液;“六个度”分别是:①角度:病床倾斜角度。实施肠内营养时病人取半卧位,将病床倾斜30-45°并维持至肠内营养结束后30分钟。②速度:匀速输注由慢到快,先从小剂量开始,如20ml/h,耐受良好1-2h后可调节至30-40ml/h,由此类推,逐渐加量至100-120ml/h。③浓度:由低到高,可由温糖水(或盐水)逐渐过渡到温糖水(或盐水)加营养液,再到全营养液输注。④温度:输注适宜温度为38-40°。

3.2感染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感染并发症主要是指误吸和吸入性肺炎。误吸及其导致的吸入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肠内营养并发症,死亡率高,误吸一旦发生对支气管和肺组织损害严重,且常不可逆,其最常见于通过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其原因有: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往往是有重大疾病,有许多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大都存在胃肠功能差而致食物返流。另外,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昏迷患者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除此之外,体位不当、营养管刺激、置入深度过浅、移位、胃潴留、营养液输注入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及物理体疗因素等也会导致误吸,机械通气误吸发生率可达21.7%。

3.3机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营养管堵塞、脱出、拔出困难是肠内营养常见的机械并发症。营养管堵塞的最常见的原因是膳食残渣和粉碎不全的药片碎片粘附于管腔内或是药物膳食不相溶造成混合液凝固。发生堵塞后可用温水、可乐、胰酶等冲洗,必要时可用导丝等来疏通营养管管腔。固定不牢或长期置管、固定导丝的缝线松脱及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或严重呕吐均可导致喂养管脱出。而营养管在胃肠道内扭转或嵌入胃肠道粘膜中会出现拔管困难。

机械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①选择合适型号的营养管很重要:鼻饲管较粗时会刺激食管下段括约肌扩张,容易发生返流、误吸;鼻饲管较短时容易发生管腔堵塞。研究发现,成人患者选择14号胃管较为合理。②置管完成后,需要妥善固定并谨慎维护,建议使用3M管道胶布制成Y型正确固定,每天按时清洁鼻腔、更换和固定胶布、准确交接。③气管插管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每天进行3次气囊测压,压力保持在25-30cm水柱。④按时冲洗鼻营养管,持续肠内营养患者建议每四小时温开水冲洗一次;间断肠内营养患者,每次鼻饲前后用20ml温开水冲洗营养管,可有效防止管腔堵塞。

3.4精神心理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肠内营养精神心理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甚至恐惧。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较差,对肠内营养治疗缺乏认识和理解;另外,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失去味觉体验,耐受性也会随之降低。故而,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的表现。

精神心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最重要的预防护理措施是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宣教。让患者及家属详细了解肠内营养的优势优点及治疗进展、治疗效果,医师和患者、家属通力合作,从而帮助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另外,鼓励患者多进行咀嚼运动以满足知觉体验、家属情感上的支持都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肠内营养支持。

  1. 结论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支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科室中,它是临床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患者治疗过程中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但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出现肠内营养并发症,包括有:胃肠道并发症、感染并发症、代谢并发症、机械并发症、精神心理并发症等。肠内营养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总结有:患者胃肠道耐受性较差、营养管置管不当、营养制剂选择不合理、营养液灌注有误、管道管理不严谨、缺乏检查与监测、缺少必要的宣教与沟通等。肠内营养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因此,为确保安全有效,做出必要的预防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新理念及新业务、新技术研讨班论文集.河南省护理学会: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99-102.

[2]张娟娟.重症患者肠内外营养的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000(012):141-141.

[3]高建辉.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C].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护理专业2008年会论文集.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2008: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