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药物研发进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常见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药物研发进展探究

姚烁

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50000

【摘 要】在长时间患有糖尿病后,患者容易出现一些糖尿病的并发症,常见的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等,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调查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药物相对较少,需要加大研发的力度。本文对药物研发的进展进行探究分析,希望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研发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糖尿病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很多原因都会导致糖尿病。近些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急剧上升,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部分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并发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慢性并发症,另一种为急性并发症。医药研究辨明,通过血糖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微血管病变的几率,如果在糖尿病的发病初期,就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相对于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费用更低,可以缓解患者的家庭负担,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但是现阶段这方面的药物减少,本文主要对几种并发症药物研究进展合理研究。

1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情况

糖尿病肾病属于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病简称DN,今年发病率不断上升,在患有DN后,患者表现为水中、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等,随着病情的加剧,最终可能会出现肾衰竭的现象,并且发病机制复杂多变,现在也没有彻底研究清楚其发病机制,所以治疗的药物较少,下面对几种治疗DN的药物进行具体研究。

1.1吡哆胺

吡哆胺由美国开发,并且经过大量的临床演技后在2014年投入使用。吡哆胺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抑制剂的一种,可以对AGEs产生抑制效果。AGEs会导致蛋白结构出现异常改变,最终导致细胞代谢异常,并且引起底膜发炎,会导致DN病情不断严重。在患者服用吡哆胺以后,可以对AGEs产生抑制效果,起到延缓病情的作用。某对照试验中,总共有317名DN患者,分别服用安慰剂和吡哆胺,实验周期为52周,在实验结束以后,平均血清肌酐为(22±6)mg/L,可以看出,吡哆胺的治疗效果良好,适用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除此之外,吡哆胺还具有安全性高、耐药性好等应用优势,并且截止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1.2Bardoxolonemethyl

Bardoxolonemethyl是一种可口服的抗氧化炎症调节器,抑制NF-κB和STAT3生成,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很复杂。Ⅱa期临床试验表明,Bardoxolonemethyl可使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明显改善,但偶尔会出现厌食、疲劳、低镁血症、恶心、痉挛等不良反应。

1.3Atrasentan

Atrasentan是A127722的活性对映体,是一种高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DN的口服药物。Atrasentan最开始并不是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而是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达标,没有达到预期。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Atrasentan可以起到降低蛋白尿的效果,具有治疗DN的可能,为此用于DN治疗的研究工作,在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多次研究。但是在研究中发现,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疲劳、头痛、鼻炎等等,部分患者还会产生水肿的问题,无法投入市场,需要进行后续的研究,才能确保该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药物的研发情况

2.1Ruboxistaurin

Ruboxistaurin是一种口服活性蛋白激酶Cβ拮抗剂,已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印度、拉美、俄罗斯、中国台湾、美国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完成了一项为期3年的Ⅲ期研究,评估了该药的有效性。活性蛋白激酶C-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研究表明每天服用32mgRuboxistaurin能够降低中度视力的减退,尤其是对DME患者。2004年,又提出该药可降低黄斑中心的DME级数,但偶尔会出现咳嗽、头痛、高血压、鼻咽炎等不良症状。

2.2ICO007

ICO007别名ISIS13650、ISIS-13650,是二代原癌基因蛋白c-Raf激酶的mRNA的反义寡核苷酸物质,研发出来玻璃体内注射剂,用于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正在美国进行治疗DME的Ⅱ期研究。

2.3哌加他尼钠

哌加他尼钠是选择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的抑制剂,该药对寡核苷酸分子有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VEGF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DME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VEGF-A系统以及VEGF受体和VEGF-R1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导致血管增生,进而影响患者视力。该药用于治疗AMD,能减缓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病变血管的渗透,14个国家或地区也已上市。越来越多的试验证明抗VEGF的药物治疗DR有效,尤其是对DME,可能要比单纯的激光治疗中心水肿更有效,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断剂更安全。

临床研究表明哌加他尼钠耐受性良好,但偶尔会出现视力模糊、眼内炎、眼外伤、疲劳、心脏疾病、注射部位疼痛、角膜炎、眼内炎症、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水肿、暗点、结膜下出血、荨麻疹等不良反应。除此之外,虽然该药物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为AMD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也为联合治疗提供了机会,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药物的研发情况

3.1Ranirestat

Ranirestat是一种口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能够减少细胞内山梨醇的积累,从而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试验证明该药能很好地进入神经组织,目前在加拿大、日本、美国进行Ⅲ期试验,在比利时进行Ⅱ期试验。在日本进行的为期52周的随机、多中心、双盲的Ⅱb试验,有549名患者参加,患者被随机分为10、20、40mg/d和安慰剂组。结果证明该药是安全的,而且有很好的耐受性。但是,在感觉神经功能方面,该药的药效与安慰剂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区别,该药在神经系统其他方面的药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3.2Rezatomidine

Rezatomidine由美国研发,同样为口服类药物,属于一种激动剂,对慢性疼痛有着良好的质量效果,不但可以用于神经痛的治疗,还可以用于纤维肌痛的治疗。美国某公司针对该药物,采取了实验研究的方式,总共选取了320名患者,实验历时13个月,对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验证,并且证明该药物的安全性较高,可以用于糖尿症神经病变的治疗。作为一种小分子的药物,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耐药性高等优势,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结语

本文对几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为研究对象,对其药物研发进展进行探讨研究。糖尿病并发症具有复杂的发病机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损坏。但是由于并发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大部分并发症的治疗药物都比较少,难以彻底治愈并发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药物都是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如果患者的病情不断加剧,只能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不但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痛苦,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针对这个现象,应该加强药物的研发,如果在发病早期发现问题,并且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并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医药研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定可以研发出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特效药。

参考文献

胡方舟, 谢小红, 杨雯月, et al.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非药物疗法的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 v.39;No.449(07):83-86.

曾玉, 王华, 赵新兰, et al.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18):219-221.

刘璟文, 赵耀东, 朱玲, et al. 中药制剂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 30(08):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