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并发症与相关因素。方法: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分期,回顾分析425例鼻内镜下行鼻窦手术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鼻内镜下行鼻窦开放、鼻息肉切除术中可出现大出血、眼睑瘀血肿胀、鼻腔粘连、术后鼻窦引流不畅、发热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风险大,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应熟练掌握鼻窦解剖与毗邻关系,术前认真阅读CT片,术中认清解剖标志后再进行操作。

  • 标签: 鼻窦炎 鼻息肉 鼻内镜 并发症 相关因素
  • 简介:据统计,中国的烧伤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0%左右,事故通常发生在国内人口密集及工业园区的地方[1].国外研究表明,全世界范围烧伤后脓毒症年发生率大概是1800万,而且以1.5%的速率升高,耗费巨额的医疗费用[2],国内脓毒症患者病死率高达33%,已成为重症监护室(ICU)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重度烧伤主要受损的是皮肤,人体的皮肤是抵抗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若体内防御功能障碍受损的创面极易受到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甚至引起脓毒症.现已证明[3],脓毒症是由微生物感染后躯体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随着对烧伤脓毒症本质及发病的认识加深,部分医者研究了影响脓毒症发病的因素,发现细胞外组蛋白是影响其发病及病死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就诊的174例成人重度烧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了脓毒症并发症的发病因素及对其临床疗效和病死率,旨在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预防脓毒症发病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烧伤脓毒症 烧伤患者 成人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发情 疾病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0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分为不同小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模式,观察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的各项护理指标佳(P<0.05);并发症率:对照组28%,研究组4%,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若合并脑炎症状,则必须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脑炎 综合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其主要死因之一是并发了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室速、室颤,对挽救病人生命,降低心梗病人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自1994年12月至1999年12月间,我们对1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速、室颤病人抢救过程中,均电击复律成功。现总结临床应用及体会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电复律 恶性心律失常 室速 原发性室颤 心电监护
  • 简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在临床上较多见,其发生率远远超过前壁及其它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本文通过临床观察治疗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其中有19例并发房室传导阻滞,体会尽管发生率较高,但经系统治疗后恢复较快,愈后良好,是与其它原因所致房室传导阻滞所不同的。观察中所见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好发生于老年人,分析与老年人的动脉硬化、传导系统发生退行性变有关的可能。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并发症 房室传导阻滞 老年人 动脉硬化 心电图
  • 简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慢性肾脏病晚期的严重综合征,表现错综复杂,临床上可出现许多代谢紊乱和并发症,而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1996年至2002年慢性肾衰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9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上消化道出血 CRF 临床资料 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收治的 32例 36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28例 I期愈合,切口皮肤坏死 4例。随访 6—36月,按 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优 18例,良 9例,中 3例,差 2例,优良率 8l%。 结论 术前仔细清洗患足及应用抗真菌药物、足跟部肿胀消除后再手术、术中跟骨解剖复位、必要时植骨和缝皮时分层缝合等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跟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手术治疗
  • 简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美容及平均住院天数短等优点,因此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我国1991年开展第一例以后,至今已完成上万例手术,其效果深受广大病员的欢迎,已成为胆囊切除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空军成都医院1997年3月~1998年12月共行LC396例,其中出现并发症8例,占总病例数的2.2%。现将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报

  • 标签: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电视腹腔镜 术并发症 呼吸道感染 皮下气肿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化学剥脱术治疗面部雀斑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8~2019年间收治的210例雀斑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实验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面部雀斑实施化学剥脱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护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雀斑 化学剥脱术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降血糖治疗是否能延缓糖尿病徽血管并发症进展。方法:进行甘精胰岛素初始干预改善临床结局试验(ORIGIN),将12537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随机分成标准降糖治疗组或标准降糖治疗联合甘精胰岛素组。

  • 标签: 微血管并发症 空腹血糖受损 正常化 甘精胰岛素 风险 降糖治疗
  • 简介:高血糖可对肌肉、骨骼系统造成影响,然而,在临床常被忽视而得不到及时地诊断和治疗,从而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应该了解并警惕糖尿病相关性肌肉、骨骼并发症,以便及早采取措施。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糖尿病性骨关节病也称Charcot或神经性关节病,是一种会使关节发生破坏性改变的疾病,还会引起受累关节感觉丧失,这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关。

  • 标签: 骨骼系统 并发症 高血糖 肌肉 糖尿病性骨关节病 神经性关节病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外科急危重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外科急危重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有60例成功撤机,1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出血性休克8例、脑疝4例。与治疗前比较,撤机后患者的pH、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除外呼吸中枢不可逆的损伤,机械通气对外科危重疾病并发的呼吸衰竭有确切疗效,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是治疗外科危重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血气分析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胸闷3年'于2011年6月8日入院。诊断为'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入院前2个月患'肺部感染',经治疗后感染已经控制。入院时无发热、咳嗽、咯痰等不适,肺部听诊无啰音,血常规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范围内。2011年6月22日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机械瓣替换术及三尖瓣环成形术。术后第7天出现肌力减退,查体发现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心脏手术 感染
  • 简介:【 摘要】: 目的 浅析 高龄经产妇及初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 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妇产科收治的高龄产妇 144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分娩史将其分为经产妇组和初产妇组,每组产妇 72 例。 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经产妇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子宫肌瘤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初产妇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之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经产妇组早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 巨大儿、 新生儿窒息及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高龄初产妇可以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对高龄经产妇应鼓励其自然分娩,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能完全顺利通过妊娠分娩。

  • 标签: 高龄 经产妇 初产妇 妊娠期并发症 围生儿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