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中整体护理方法的临床实施与效果。方法随机选自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6例,采取随机、平均分成2组的方式,每组23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糖尿病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照组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满意度为73.9%。观察组患者不适应症发生率4.3%,对照组患者不适应症发生率21.8%。观察组整理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方法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较好,可进行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整体护理方法 实施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案以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3例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案,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内,有22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到E级,且B级患者在术前有15例,术后降低为7例;A级患者术前有16例,术后降低为7例。且,就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实施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活动功能,且辅以有效地预后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记录,总结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最常出现的问题有不能规范、及时地填写病理申请单填;不能及时送检病理标本;送检中标本混淆或倾倒、术中小标本遗失;病理标本袋标签上患者的姓名被写错或标签脱落;没有很好固定标本导致标本变质等。改进对策有加强全员对病理标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病理标本的管理,并确保正确固定;加强病理标本管理登记本的管理,严格执行交接制度。从2011年开始改进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病理标本管理问题已由2011年的68例将至2015年的8例。结论针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显著降低病理标本管理缺陷,提高标本管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 问题 改进对策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手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6年5月4日-2018年3月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行介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9例,采用针对血管病发作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其中痊愈2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3.26%,其中痊愈10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3例(6.12%)穿刺点渗血;对照组中,穿刺点渗血7例、急性血管闭塞1例、拔管综合征8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静脉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38.78%(P<0.05)。结论在行介入诊疗术的冠心病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对临床治疗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从而巩固疗效,促进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诊疗术 血管并发症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全身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8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且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苏醒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4例患儿的置管后心率、氧饱和度、血压均低于对照组数据,而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34例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小儿 气管 异物取出术 比较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及脑血管损伤症状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之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和脑血管损伤的患者中选取50例,对其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共计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3例,均在接受介入球囊栓塞术后获得治愈;发现颈内动脉急性闭塞2例,在开展药物治疗3天之后治疗无效死亡;有18例嗅觉丧失的患者都没有得到恢复;存在单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有5例,3例在手术后视力获得恢复,但有2例患者没有接受手术,后视力丧失;18例患者的嗅神经存在损伤,动眼神经损伤的有5例,功能均未获得恢复;存在面神经损伤以及听神经损伤的患者有19例,治疗后仅有6例患者获得听力的改善。结论临床上在针对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一脑血管损伤症状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在创伤性CCF以及视神经损伤患者中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挽救。

  • 标签: 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一脑血管损伤 手术 视神经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方法及其特点。方法对2016年3月9日~2018年3月4日期间我院产科接收的180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90例,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76例患者达到显效、7例患者有效、无效4例,总有效率92.2%;对照组中,达到显效的患者有31例、有效共38例、21例无效,总有效率76.7%(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同样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4%(85/90),明显高于对照组68.9%(62/90)。结论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尽快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妇幼保健院 护理管理方法 优质护理 特点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在招生数量方面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局限,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教学,需要从扩展教学方法入手。本文将就多种教学方法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教学方法 解剖实验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胆固醇升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但TC测定不能作为诊断指标,只能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本文旨在探讨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的原理、操作及临床意义,即归纳出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的相关因素和操作技术,分析影响TC水平的多种因素。

  • 标签: 总胆固醇 TC 测定 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对复用管腔器械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2015建立管理小组,完善相关制度,开展培训与考核工作,于40℃采用1270碱性清洗液浸泡5min作为预处理,注意复用管腔器械清洗和监测。结果棉签擦拭法和ATP采样检测相同清洗方法的管腔器械合格率均在97%以上,其中ATP采样检测比棉签擦拭法合格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碱性清洗液浸泡清洗复用管腔器械,能够更好地保持管腔器械表面及内壁光亮、洁净,并有效保证复用管腔器械的清洁度、安全性,为临床手术提供良好、安全的基础,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复用管腔器械 清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28/30)与对照组70.0%(21/30)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淀粉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前列地尔注射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脂血症 急性胰腺炎 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医学专业课涉及面广,要求记忆的内容较多,教学方法若不当,学生则很难真正掌握。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能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来,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学好专业课。

  • 标签: 专业课 培养学生 逻辑思维方法 临床检验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效果探。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11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116例产妇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各58例的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参考组。参考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产妇给予母乳喂养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1周泌乳量,以及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产妇的乳汁分泌状况显然优于参考组产妇;并且,6个月后,试验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62.1%明显高于参考组32.8%,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杆菌五种实验室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某医院就诊结核患者335例作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者210作为对照组,收集其循环血液样本及痰液标本,分别全自动染色+人工镜检、荧光探针PCR检测等五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经全自动染色+人工镜检、荧光探针PCR检测、SAT检测、罗氏培养、结核抗体检测结核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93%、90.15%、95.52%、31.34%、65.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0.00%、0.00%、0.00%、12.86%(均P<0.05)。结论实验室检测结核杆菌方法诸多,均可获得一定的阳性检测结果,其中以荧光探针PCR检测、SAT检测单项检测阳性率最高。

  • 标签: 结核杆菌 实验室检测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4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20例则予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85%),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60%),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优,且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利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传统开放手术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可充气凝胶海绵与凡士林纱条行前鼻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可充气凝胶海绵填塞止血(195例)与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195例)填塞所需时间,填塞后止血所需时间,填塞成功率,去除填塞物后再次出血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填塞时间,填塞后血止所需时间,填塞成功率,抽去填塞物后再次出血率以及睡眠、头痛、鼻部胀痛、鼻腔粘连等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可充气凝胶海绵行前鼻孔填塞较使用凡士林纱条用时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鼻出血 可充气凝胶海绵 凡士林纱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托普利、安体舒通、生脉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右侧心力衰竭(右心衰)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右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行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行卡托普利、安体舒通、生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52,P=0.0006<0.05)。结论卡托普利、安体舒通、生脉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右心衰效果显著,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缩短心衰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卡托普利 安体舒通 生脉 慢性肺心病 右心衰竭
  • 简介:本文对《临床检验学》课程中《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检验》单元的教材内容和课时结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课堂目标教学又要强调单元整体教学。课堂教学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环节,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方式,并注重采用多种评价反馈方法对存在总是及时进行补救,可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 标签: 临床检验学 目标教学 《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检验》 单元整体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对比。方法以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为研究组(n=26例)和常规开放疝(李金斯坦)手术为对照组(n=24例)的形式将5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经过手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1.56±0.52)分和睡眠质量评分(4.28±1.32)分明显更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4.56±1.65)分和睡眠质量评分(1.69±0.69)分,并且研究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9.36±4.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79.39±3.66)分(P<0.05)。结论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对腹股沟疝使用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股沟疝 临床诊断 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本院就诊的87例低促性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安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4例,实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3例,实行尿促性腺激素加以人绒膜促性激素和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成功妊娠率、卵泡成熟率和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成功妊娠率和卵泡成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激素水平均低于实验组,组间数据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低促性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给予人绒膜促性激素与尿促性腺激素联合再加以人工周期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及卵泡成熟率。

  • 标签: 不孕不育 尿促性腺激素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