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实施 PDCA 管理法的作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药事部门的 27 名工作人员为例,评价在 2019 年 4 月 30 日实施 PDCA 管理法之后,与常规药事管理方式相比的药事管理质量及差错事件发生率。 结果: 经实施 PDCA 管理法,药品存放、药品采购以及药物发放等评分均高于实施前, P < 0.05 ;实施后的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服务满意度高于实施前, P < 0.05 。 结论: 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实施 PDCA 管理法的价值显著,可有效降低和预防差错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管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值得医院应用。

  • 标签: PDCA 管理法 医院 药事管理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9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本护理,综合护理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率;恢复肠功能时间;护理前后相关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指标;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综合护理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恢复肠功能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相关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指标相似,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组相关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相关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指标,减少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

  • 标签: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麻醉科护士参与麻醉门诊术前教育对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84例患者,选取时间段均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由麻醉医生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和麻醉术前准备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1名麻醉科护士配合麻醉医生,对麻醉科护士进行培训,并由其与麻醉医师配合完成麻醉期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拔管配合度高于对照组,疼痛评估时间以及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4.348,P<0.05)。结论 护士开展麻醉门诊术前培训可以缩短患者的疼痛评估时间与复苏时间,促使患者在气管插管耐受度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

  • 标签: 麻醉科护士 麻醉门诊 麻醉期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肝癌介入患者临床效果及负面情绪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8年3月~2020年3月间,接诊的106例肝癌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实验组(n=53),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比较在综合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焦虑抑郁情绪对比。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肝癌介入 临床效果 负面情绪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化手外伤患者的术前流程,探讨其对术前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再植指体感染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组建多学科流程优化团队,将手外伤患者的术前准备流程由病区提前至急诊科,以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随机调查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断指再植成活率和再植指体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诊疗等候时间由(24.5±5.3)分钟明显缩短至(14.3±3.2)分钟(P<0.05);最长等候时间由51.0分钟缩短至24.0分钟;患者对急诊手术服务满意度由89.3%提高至96.4%;断指再植成活率由93.8%提升至97.5%。结论:优化急诊手外伤患者的术前流程,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术前等候时间,提高手外伤患者满意度、断指再植成活率和降低再植指体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 手外伤 流程优化 术前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社区接受疫苗接种的儿童 17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7年 4月 -2018年 6月间,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传统护理服务的传统组,一组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优质组,每组各 87例,分析两组儿童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疫苗接种配合度以及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优质组儿童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疫苗接种配合度以及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显著,可供借鉴。

  • 标签: 优质护理 社区 儿童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生物药物能不能得到应用,主要就取决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就使得研究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显得十分的关键。本文概述了生物药物,分析了对生物物药物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动物个体水平进行评价,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评价,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评价

  • 标签: 生物药物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护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脑卒中相关肺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30名临床护理人员与19位相关领域专家,于文献探析与访谈基础上,初步构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护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简单框架,通过德尔菲方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经2轮专家咨询,专家群体权威系数达到0.8。经对各指标的筛选,最终形成了包含6个1级指标与33个2级指标的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护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护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为护理风险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风险评价 指标 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学校学生和教职工人员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地区各市区学校中的1000名学生和100名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分为观察组(110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后)和对照组(1100例,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对比两组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教职工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能提升教职工、学生对结核病的防范意识,使其能有效掌握相关防控知识,进一步降低校内结核病的感染风险,保障校内员工和学生的生命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效果。方法: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腺瘤患者中采取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可以很好的切除甲状腺瘤,患者恢复速度和恢复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低领式小切口微创治疗 甲状腺腺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亲情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 66 例,将其随机均分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亲情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状态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精神状态、治疗与沟通、遵医行为等焦虑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显著(P<0.05)。结论:亲情护理能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亲情护理 焦虑症 应用效果 焦虑状态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骨膜的损伤较小,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保障了患者良好生活水平,患者出现炎性反应的情况较少,患者恢复速度更快,值得参考。

  • 标签: 加压钢板 内固定治疗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4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采用病理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肿瘤标志物检查。对比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及肿瘤标志物参考值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相较于参照组而言更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相较于参照组均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检验能够发挥较好的诊断效果,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临床检验 胃癌 病理检查 临床疗效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入选的74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7.30%,高于对照组78.38%,P

  • 标签: 小儿哮喘 雾化治疗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外科护理管理中常规护理模式及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胸外科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5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实验对象共计84人。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情况(感染、胸管脱落等)、治疗费用及出院时间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4.76%及19.05%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概率,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6214.5±308.8)元及(9247.1±266.2)元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费用,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深入的分析,(6.3±2.5)天及(8.4±2.8)天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出院时间,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长,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其在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概率及治疗费用、缩短患者出院时间方面作用较为突出。

  • 标签: 胸外科 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以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10-2021.03之间,将8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40例)。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前组上应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生存质量、总满意率及舒适度评分。结果:2组对比生存质量、总满意率及舒适度评分等数据后实验组更具优势,组间达到统计差异要求(P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老年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90例老年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参照《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老年阴道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阴道炎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