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肿瘤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疗效评价

杨海霞 赵丹 雷敏

武警甘肃省总队医院  730000

【摘要】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4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采用病理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肿瘤标志物检查。对比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及肿瘤标志物参考值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相较于参照组而言更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相较于参照组均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检验能够发挥较好的诊断效果,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胃癌;病理检查;临床疗效;评价

癌症是临床之中较为多发的恶性肿瘤,相较于其他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对于患者健康的影响情况较为严重,如若未对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则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临床研究之中,胃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受到患者抑癌基因、癌基因表达失调等情况影响。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医疗技术也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胃癌的研究水平有显著提升[2]。新生肿瘤的血管通常较为丰富,还能够将肿瘤转移,加速肿瘤的生长速度,因而血管形成则为肿瘤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3]。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肿瘤标志物检验与病理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41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5/16,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8.23±3.54)岁;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3/18,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8.16±3.4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病理检查:两组患者均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与胃镜下取检测标本,并提取检测物,采用自动脱水机对活检组织物进行脱水处理后,对组织物进行全面的观察。

研究组患者采用肿瘤标志物检查:抽取患者3ml空腹肘静脉血,使用离心机将血液进行血清分离与沉淀,离心时间5min,取上层血清加入显色剂后开展化学分析,检测血清之中CA19-9、CA724以及 CEA的浓度。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及肿瘤标志物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纳入。其中涉及数值变量、无序分类数据分别以(IMG_256±s)、%表示,并行t、IMG_257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存在。

二、结果

2.1阳性表达率

研究组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相较于参照组而言更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n/%)

组别

例数

阳性

阴性

研究组

41

38(92.68)

3(7.32)

参照组

41

30(73.17)

11(26.83)

IMG_258

-

5.513

P

-

0.019

2.2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者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相较于参照组均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IMG_259±s)

组别

例数

CA19-9(U/mL)

CA724(U/mL)

CEA(uh/L)

研究组

41

112.63±2.14

145.37±8.14

44.57±3.24

参照组

41

26.34±2.45

11.65±5.17

3.87±1.19

IMG_260

-

169.850

88.792

75.503

P

-

0.000

0.000

0.000

三、讨论

生活水平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是导致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3]。在临床治疗之中,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对肿瘤组织进行切除,或是接受放化疗对肿瘤生长进行抑制,且通常而言,越早接受治疗,患者恢复效果越好[4]。因而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显得至关重要,但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往往并不十分明显,较为容易与其他的胃部疾病形成混淆,患者重视程度并不十分高,病情可能逐渐出现恶化[5]。通常情况下,胃癌需要通过胃镜对胃黏膜组织进行活检,保障其检测的准确性,是临床之中认可度较高的诊断方式[6]。

在胃癌诊断之中,肿瘤标志物检验也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有助于为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充分稳定患者的病情[7]。实际诊断过程中,癌胚抗原是一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肿瘤标志物,多种肿瘤患者之中,该指标会有较为显著的提升,尤其针对胃肠道肿瘤而言,其敏感性较高[8]。CA724是一种高分子黏蛋白类癌胚抗原,在胃癌诊断中,CA724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诊断标志物。CEA则是一种细胞粘附分子,较为容易发生浸润以及转移。在胃癌诊断之中,如果能够同时对CA724以及CEA同时进行诊断,则能够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更优利于判断疾病,准确性以及敏感性均较高。而CA19-9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能够从癌细胞株之中分离,在癌细胞的作用之下,会使得该指标有显著提升。

本文研究组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相较于参照组而言更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相较于参照组均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本次研究之中对上述指标进行检验,充分证实了这一观点,由此可见,肿瘤标志物检验能够发挥较好的诊断效果,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宫向良,刘征,徐爱芳,于大中,赵艳云.肿瘤标志物在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26(S2):33.

[2]陈大同,万冬冬.肿瘤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4):8+10.

[3]蔡梦婷.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胃癌诊断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9,14(09):401-403.

[4]吕宏培.肿瘤标志物在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有效性[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4):119-120.

[5]伊万青.肿瘤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8):108.

[6]关建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5):35-37.

[7]金志刚,凌敏.分析胃癌患者诊断中采用肿瘤标志物检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J].健康之路,2018,17(10):343.

[8]严毅军.肿瘤标志物在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