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主要通过苏联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方法论探讨了文学反映的复杂内在机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符号学的重要问题。它探讨了故事与话语的辩证关系,思考故事演变为作品话语的符号意指过程。话语作为文本显在的系统只能通过潜在的故事系统的支撑而生存,如果没有故事这个基础性的、深层的、生成性的系统,文本话语只是一链缺乏叙事结构的句子、非符号的文本,只是纯粹的言语行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符号学 文学反映 叙事
  • 简介:伴随电视分众传播,栏目设置开始关注特定的群体。电视界的群言时代呼唤具有个性的主持人。主持人个性的界定、包含的内容及实现途径等问题都需要解决。仅以形象或普通话论主持等单一的标准,已经在评判和指导主持实践中显得捉襟见肘。主持人是否有个性必然要放在具体的创作背景下来评论。

  • 标签: 主持 个性化 个人化 智慧
  • 简介:"片"的本义"判木"应为动词,东汉时"片"由动词引申义"分开;剖开"发展为"分体量词",用以称量"从整体分离出来的分体事物"。魏晋南北朝时期"片"发展迅速,成为集"分体量词"、"个体量词"、"整体量词"和"不定量词"于一身的综合量词。唐以后"不定量词"被"点"所取代,其他量词属性一直延续至今。"片"的语法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词义的泛,一种是计量功能的弱化。

  • 标签: 量词 属性 演变 语法化
  • 简介:摘要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 标签: 发展 现代物业 创新
  • 简介:如何区分现代汉语中的同形同音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区分标准和有效的判定方法。准确认识同形同音词和多义词以及它们的关系十分重要。文章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一些常见的单音节词为材料,试着对它们在词目分合上的处理作出评析,并提供了改进意见。

  • 标签: 同形同音词 多义词词目 《现代汉语词典》 意义联系
  • 简介:文章扼要介绍了《现代汉语通用规范字典》的编写思路,并结合字典条目的实例,概括了为延伸字典功能而采取的三点做法,即:一,用各种方式阐释汉字的本义或在古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汉字的今义。二,解释各种文字现象,普及文字学知识。三,从各方面解释语言文字规范。

  • 标签: 《现代汉语通用规范字典》 编写思路 延伸功能
  • 简介:苗瑶语元音系统以五到十元音型为主,其中七元音型和九元音型最多;元音音位的平均数目为8个,较为接近汉语方言的元音音位平均值8.6;从地理分布上来看,元音系统类型数目、元音平均数目由北到南、从西往东呈现逐步递减之势;元音系统的构型以三角形为主,只有5个点属于四边形;出现频率较高的元音音位是/iaueoειy/;/eo/与前响二合元音的高频出现是苗瑶语显著的类型特点;/y/成为常见音素体现了汉语对苗瑶语元音系统的深刻影响。

  • 标签: 苗瑶语 元音系统 元音类型 元音共性
  • 简介:《周易》的表意方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符号思想的源头,其符号系统大致由卦画、卦辞和《易传》三个部分组成。卦画作为符号进行表意,其指向的正是卦辞对对象的说明,《易传》又对符号的意义作出了相关阐释,这三个组成之间在文本的内部即完成了一个符号的意义解读过程。在皮尔斯著名的表意三分式中,符号的意义解读可以划分出再现体、对象与解释项三个成分。《周易》符号系统中的卦画、卦辞和《易传》符合表意的三分的模式,与皮尔斯的三分式中的各个成分与功能分别类同,而在中国传统的言-象-意关系中,《周易》符号系统中的三个成分又与之对应。本文由此最终得出言象意与《周易》三项连同皮尔斯表意三分式之间的相通关系。

  • 标签: 《周易》 符号 皮尔斯 言、象、意
  • 简介:摘要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是学者在对语言进行对比或研究语言学理论时,使用的一种解释工具的表属性或概念性语言。随着全球的深入发展,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过程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这种分析有助于促进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标签: 对比语言学 元语言系统 演变
  • 简介:<正>中国境内的蒙古语分为内蒙古、卫拉特和巴尔虎——布里亚特三个方言。内蒙古方言又分为六个土语。其中科尔沁土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一个土语,分布于内蒙哲里木盟、兴安盟,黑龙江省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和吉林省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土语内部的话基本一致,但不同地方也有些小的差别。本文对科尔沁土语的语音分析和描写,主要根据哲盟地区的话,遇到其他地方的话与此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时,稍作一些说明。在写到科尔沁土语最显著的特点时,也和标准音地区(察哈尔土语)的话作一些简单

  • 标签: 科尔沁土语 复辅音 弱化元音 元音和谐 蒙古语 自成音节
  • 简介: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的基础和核心,其在法律文本中的准确使用直接服务于立法技术的规范、科学目标的实现。基于原型范畴理论,以是否具有专门的法律意义和明确的法律概念指称功能为根本标准,本文将法律词汇分为本域术语和借域术语,进而对二者进行了更细致的二级和三级分类。这些细分的类别构成一个法律词汇原型范畴。

  • 标签: 立法规范化和科学化 法律术语分类 原型范畴
  • 简介:摘要经过不断地总结,我国高考语文试卷的组成也不断地更新完善,特别是阅读分析题,考验了考生对自然、社会、人文的理解,而这正符合新课标语文教学目的,即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的有思想、有内涵、有素养的语文人才。当然这种试卷的调整,影响到了各个高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案的调整,其中提高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关心的焦点。

  • 标签: 全国高考 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的内容比较广泛全面。文章就《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动作+人体器官”类动词在收词与释义方面的修订加以说明。通过修订,词典中“动作+人体器官”类动词在收词与释义方面不仅体现了时代性,其平衡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准确性也都有所提高。

  • 标签: 收词 释义 平衡性 系统性 实用性 准确性
  • 简介:"释义+配例"是语文词典经典的词条结构。作为词典微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释义与配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厘定。文章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释义与配例的关联性,对其认知效果进行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释义与配例的相互关系分为认知增强、认知隐含、认知抵触以及认知缺损四类。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内向型语义中心型词典,对释义与配例的关系定位基本上能够满足词典用户对意义的查询需求。不过《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配例除了对语义进行说明区分外,可以考虑植入适当的语法信息和语用信息。

  • 标签: 语文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认知效果 释义 配例
  • 简介:学者们对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有不同看法。日语动词的存续体表示动作或行为所造成的状态、所形成的结果还保留着。通过对日语动词存续体译成带句尾“了”的句型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现代汉语句尾“了”的特性,并得出一个与已有观点不同的结论。

  • 标签: 句尾“了” 日语动词存续体 发生 延续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和《中国语文》编辑部主办的第十八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定于2014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澳门大学举行。本次讨论会由澳门大学联合主办,商务印书馆协办。会议的主要议题:1)汉语的时、体、情态和语气问题;2)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特殊句式;也可探讨其他汉语语法范畴问题。凡希望参加讨论会的学者请提交论文(邮寄或致函会议联系人信箱),会议筹备组将组织专家匿名评审以确定与会资格。

  • 标签: 现代汉语语法 学术讨论会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征集 《中国语文》
  • 简介:汉语规范问题断想黄佑源195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称得上是一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历史盛会,也可说是现代汉语规范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在此之前,不能说汉语没有规范,也不能说有关方面和有关人士没有做过规范化工作;但是,真正自觉地...

  • 标签: 汉语规范化 现代汉语 普通话 语言现象 语言实践 语言规则
  • 简介:“并存原则”是国外关于语法研究中提出的语法规律之一.本文讨论了并存原则在汉语语法演变中的表现,重点分析了汉语语法形式并存的主要原因,并存形式间的关系,并根据国外语法研究中提出的“择一原则”,针对汉语语法的特点,提出了并存形式“典型”的概念.

  • 标签: 语法化 并存原则 典型化
  • 简介:本文以《戏文三种》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成果,探讨动词“取”的语法历程。

  • 标签: 语法化 语义俯瞰 认知 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