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本论文聚焦新华社对1996、2000、2004和2008前后四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报道。以每次选举结果公布为基准点,选举前后10天以后的新华社报道为分析样本,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新华社报道的基本框架、叙述方式,认为四次选举报道从框架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体现了我国政府“和平统一”的对台政策、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立场以及海内外华人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是我国对台政策“文攻武卫”的一种体现。

  • 标签: 新华社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框架分析
  • 简介: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标准,经过多年的变迁、发展,逐步趋于规范和完善。其现行的认证指标,基本上设定了目前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宗旨、教育的思路及实现的路径。美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从“二战”开始即提倡通才教育,井确定了核心价值目标,在此基础上设定认证指标。在认证中,业界拥有的50%的投票权,保证了学界与实务界的目标的一致性。新实施的认证指标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更明确了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服务性方向。

  • 标签: 新闻与传播教育 价值取向 教育目标
  • 简介:赵振宇教授的新作《现代新闻评论》是一部颇有新意的理论著作。这种新意并不仅仅表现在个别概念或范畴的新颖性上,尽管概念或范畴是建构理论范式必不可少的要素;也不仅仅表现在一组组例证的新近性上,尽管最新近的例证常常能传达时代变迁或理论变化的当下性。这种新意营造了一种新的“知识场域”,在体例框架的建构与术理的拓展方面均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 标签: 赵振宇 《现代新闻评论》 中国 书评 新闻理论
  • 简介:共建“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本文尝试将有关“一带一路”的媒体合作的思考置于全球治理的框架之下,解决全球治理下如何进行“一带一路”媒体合作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全球治理理论的综述以及全球媒介治理理论的论述,进而运用全球治理理论从主体、合作方式、实施与绩效评估等方面搭建“一带一路”的媒体合作框架与路径。本文在全球治理视阈下对“一带一路”媒体合作的探讨将经验研究与批判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用于对现状的分析与批判,同时也可以用于对未来媒体合作的规划以及合作效果的评估。

  • 标签: 全球治理 一带一路 媒体合作
  • 简介: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媒体将本次会面称为“习马会”。本文对两岸八份主要报纸有关“习马会”的报道进行了框架分析,发现了三种主要报道框架:“家庭团聚”、“和平仪式”和“外交陷阱”。这三种框架反映出台湾的民族身份的“认同光谱”,光谱的一端认为台湾属于中华民族,另一端则认为台湾己发展出独特的“本土民族”认同,还有一些民族认同则散落在两极之间。本文认为对于民族认同的不同取向反映了两岸媒体在民族想象方面的分殊。

  • 标签: 习马会 民族 身份认同 框架分析
  • 简介: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作为一种国家传播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由该国生产信息的能力、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这种传播对他国的影响力共同构成。可以通过对波特"钻石模型"的借鉴和修正来阐明和评价这种竞争力,新的分析框架共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同业竞争、传播渠道、内容要素和政府行为七个要素。国家传播实力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体,对它的研究需要超越单纯的产业竞争视角,而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 标签: 信息传播 国际竞争力 生产力 传播力 影响力
  • 简介:本文拟从框架理论入手.结合广州三家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实践,分析都市报福彩新闻现行的报道框架,从新闻报道的客观和平衡性等原则入手解析这种框架,进而分析这种框架对公众舆论引导上的影响,对在彩票报道中构建比较合理的报道框架提出粗浅的看法。本文的论述建立在对这三家都市报2007年11月15日至2008年2月15日“福彩”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 标签: 《南方都市报》 报道框架 广州 彩报 新闻报道 《新快报》
  • 简介:转型期中国传媒经济的研究极为特殊,它必将遵循一系列特殊的经济规律,本文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论述了转型期中国传媒经济的三角分析框架。它是以中国传媒制度变迁的三角结构和交易替代理论为基础,以政府、市场、媒体作为经济主体,研究它们之间交易成本和行为互动,从而构建一个揭示中国传媒经济运行规律的分析空间。本文对三角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以传媒治理结构研究为例进行了内容分析,最后论述了三角分析框架的理论范式和内涵。作为扎根于中国实际的本土化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三角分析框架为理解中国传媒经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本土化视角,对于今后传媒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制度变迁 三角结构 传媒治理结构 传媒经济
  • 简介:本文以大众传播研究历史为线,就拉斯韦尔、赫斯克以及麦奎尔的研究模式为主要对象,揭示了研究者探寻大众媒介社会位置的历史发展轨迹——个体中介——媒介组织——社会关系的联结者,并由此带来的研究框架由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变化。并分析了这种变化发展的社会及学术背景,指出了它们的合理之处及其缺陷,提出了作者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认识,即以社会体系、社会组织、与公众关系三个层次为总体研究框架

  • 标签: 大众媒介 大众传播研究 媒介组织 社会定位 研究框架 大众传播学
  • 简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污染地图数据库一定程度上坚持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科学性,但也存在环境信息全面性不足、公众参与缺失、外部规范层面不足等局限。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科学传播的一部分,有效传播需要以满足科学信息的内部信任为基础,通过科学体验、科学对话、公众参与等方式实现科学与受众的互动,从而达成受众对科学信息的外部信任。文化、社会规范、控制系统等外部因素也逐步影响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效果。这些发现都是在新的科学传播效果模型框架下得出的结论。

  • 标签: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科学传播 数据库
  • 简介: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的"新国十条"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节目主题、采访对象及方式、关键词三个层次展开分析,描述《经济半小时》房地产报道的框架

  • 标签: 经济半小时 房地产报道 框架分析 媒体框架
  • 简介:<正>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32年提出并经过16年修正、补充而成的5W传播模式,在传播学界已是有口皆碑了。这个5W传播模式影响之大,以至在传统学领域形成了相应的5项专门研究,即“传者研究”、“信息或传播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者研究”和“效果研究”。拉斯韦尔的功绩在于他通过这个5W传播模式正确地指明了传播学研究战略的主攻方向,帮助我们免于把注意力集中到传播的枝节甚至鸡毛蒜皮的问题上,使传播学界的主力军在近半个世纪里,把主要精力用在考察、研究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上,取得了巨大成果,为整个传播科学的长足发展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半个多世纪以来,拉斯韦尔的5W模式实在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传播科学大海上导航的灯塔。

  • 标签: 传播学 理论框架 传播模式 社会需要 传播效果 传播学研究
  • 简介:调查显示,受众使用新闻客户端时,行为间隔较短,每次的新闻获取量较小,属于习惯性的"海绵式"获取。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使用率较高。受众对获取过程的体验越来越重视。

  • 标签: 客户端 新闻 北京地区 使用习惯 受众 调查
  • 简介:人民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分别在中、美、英三国具有权威性的符号意义,三张报纸的新闻选择与组合(特别是头版新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三国媒体之间的框架差异。本研究采用框架理论来对三家报纸头版报道进行考察。

  • 标签: 报纸新闻 头版新闻 人民日报 泰晤士报 纽约时报 符号意义
  • 简介:本文基于2016年我国传媒经济研究领域论文,从传媒经济本体研究、媒介融合模式变革、媒介产业、媒介消费与媒介期制五个方面梳理了2016年传媒经济研究领域的关注要点、演变动态与趋势突破。

  • 标签: 传媒经济学 媒介融合 媒介产业 媒介消费 媒介规制
  • 简介: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世界目光聚焦北京。以框架理论视阈为视角,从报道篇幅、新闻标题、新闻图片、关键词、消息来源等框架列表来比较《人民日报》与《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的异同,并分析在报道重大政治事件中,中关政治倾向的差别。

  • 标签: 框架理论 《人民日报》 《亚洲华尔街日报》 政治倾向
  • 简介:本文选取我国三家主流财经报纸——《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对中石油大连新港爆炸案的报道为样本,就这一与央企有关的典型公共事件的报道框架作具体分析,包括框架内容和形成过程。

  • 标签: 财经报纸 公共事件 新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