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情况,并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04例乙型肝炎患者应用ELISA法进行血清抗-HCV检测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结果70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为14.49%,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重型肝炎最高(50%)。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血清抗-HCV阳性率增加;而HBVHCV重叠感染的患者中,血清HBsAg、HBeAg及抗-HBcIgM阳性率对于乙型肝炎患者(P<0.001;P<0.001;P<0.05),而血清抗-HBe阳性率高于乙型肝炎患者(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HCV可使HBV复制受到抑制,随着病情加重病程延长,HCV的感染率越高。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生化免疫
  • 简介:目的了解2007—2012年广东省内HIV-1感染的静脉吸毒者(IDUs)中HCV基因型的种类和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对2007—2012年HIV-1抗体阳性IDUs样本进行HCV抗体检测,对HCV抗体阳性样本提取RNA,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HCV核心基因Core片段和非结构基因NS5B片段,目的片段测序后通过分子系统发育树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209份样本分别来自惠州、东莞、阳江、云浮、清远、佛山、中山和江门,以阳江和东莞为主,占36.84%(77/209),以男性为主,占93.78%(196/209),年龄在18-49岁之间。HCV抗体阳性166份,阳性率为79.4%。进化树显示样本序列分别与标准株1a、1b、2a、3a、3b和6a等6种亚型聚集在一起,la、lb、2a、3a、3b、6a基因亚型构成比分别为10.6%、9.9%、1.4%、22.7%、11.3%、44.0%。结论6a是广东省内被检测HIV-1感染IDUs中HCV主要流行亚型,其次为3a亚型。

  • 标签: HIV感染 肝炎 丙型 基因型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273例HCV感染患者基因亚型构成,为临床HCV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为HCV流行病学提供资料。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自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273例HCV患者标本一代测序的HCVNS58基因测序结果,并将所测的HCVNS5B基因核苷酸序列在线比对.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经在线比对后发现273例HCV患者共有4种基因型,分别是1型,2型,3型和6型:6种基因亚型分别是la亚型3例(1.10%)、lb亚型208例(76.19%)、2a亚型41例(15.02%)、3a亚型3例(1.10%)、3b亚型12例(4.40%)和6a亚型6例(2.20%)。结论所收集的273例HCV分布情况和我国整体流行情况较一致,以lb亚型为主,其次为2a亚型,其他亚型少见。该分析为本地区HCV患者选择有效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提供数据支持,为HCV的流行病学提供相关资料。

  • 标签: HCVNS5B 基因亚型 耐药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开展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HBV-M)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住院患者开展HBV-M检测,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检测住院患者48660例。其中HBV-M阳性(统计HBsAg)3163例,阳性率6.50%。HBV-M逐年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数312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8.74%(3123/3163)。结论住院患者中HBV感染率虽然逐年下降,但也有6.5%感染人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广泛开展住院患者HBV-M物检测,了解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点,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医患双方,防止医患纠纷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感染标志物 检测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HCV-RNA、抗-HCV抗体及肝脏酶谱联合诊断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清HCV-RNA、抗HCV抗体、以及ALT检测指标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丙型肝炎患者中,HCV抗体检出阳性共计97例,阳性检出率为97.00%,其中血清HCV-RNA检出阳性患者为77例,另有3例患者HCV抗体检出结果为阴性,但血清HCV-RNA检出2例患者为阳性。血清HCV-RNA检出阳性与阴性组患者ALT异常检出率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HCV抗体检出阳性与阴性组患者ALT异常检出率数据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CV-RNA、抗HCV抗体及肝脏酶谱联合诊断治疗丙型肝炎临床意义确切,可供临床应用与参考。

  • 标签: 血清HCV-RNA 抗-HCV抗体 肝脏酶谱 丙型肝炎 诊断
  • 简介: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八种亚型的液相芯片分型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建立多重PCR扩增、核酸探针偶联及杂交检测方法,建立液相芯片分型检测方法,并评价所建立的方法。结果建立的基于液相芯片技术的丙型肝炎病毒分型检测方法能对八种亚型进行检测和分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142份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通量、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实现对丙型肝炎病毒八种亚型的同时快速检测,是丙型肝炎病毒分型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液相芯片 亚型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与前S1抗原(PreS1Ag)及HBV-DNA的关系,探索联合检测乙肝五项、前S1抗原(PreS1Ag)及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年龄≤15岁)的420例患儿进行乙肝五项、前S1抗原(PreS1Ag)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HBV-DNA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标本中PreS1Ag阳性率为91.3%,HBV-DNA阳性率为98.6%;在HBsAg、HBeAb、HBcAb同时阳性标本中PreS1Ag阳性率为40.6%,HBV-DNA阳性率为46.9%。结论在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儿童中,PreS1Ag与HBeAg和HBV-DNA有较好的相关性,PreS1Ag是乙肝病毒感染复制的可靠指标,联合检测乙肝五项、前S1抗原(PreS1Ag)及HBV-DNA能更好的判断乙肝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HBV-DNA PreS1Ag 乙肝五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LISA方法检测HCV抗体的相关影响因素,寻求提高ELISA方法检测HCV抗体准确性的科学方法。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的2568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先采用ELISA法测定HCV抗体,对于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HCV-RNA确证试验,对患者基本情况、使用试剂、标本状况、操作过程等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LISA法共计检测出HCV抗体阳性样品78份,阳性率3.04%,HCV-RNA确证试验检测阳性标本数为64份,确证符合率82.05%,在采用ELISA方法检测HIV抗体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标本的采集、标本的保存、试剂的准备、样品的加入、酶标孔的孵育、酶标孔的洗涤、显色、结果判断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结论要提高ELISA法检测HCV抗体的准确度,必须制定严格的标准操作程序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每次检测都要加入外部质控品,绘制质量控制图。

  • 标签: HCV抗体 ELISA法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评价参考系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献血员抗-HCV检测策略。方法:使用Chiron的RIBAHCV3.0试剂确认献血员中筛查出抗-HCV阳性和阴性的血清标本,建立抗-HCV参比血清,评价8种国内外抗-HCVEIA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等指标。结果:构建了抗-HCV诊断试剂评价质控体系,分别包括24份抗-HCV阳性标本、24份抗-HCV阴性标本及8份用于灵敏度评价的系列稀释标本;8种抗-HCVEIA试剂对参比血清的检测结果Kappa值分别为0.67、0.71、0.75、0.75、0.88、0.79、0.58。结论:自制抗-HCV试剂评价体系更适合各地的试剂评价工作,在制定筛查策略时,双抗原夹心法试剂优于间接法试剂。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印迹 诊断试剂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8-18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8期
  • 机构:研究人员最近在古巴发现了一种新型HIV病毒毒株,其发展为艾滋病的速度要比普通毒株快得多,这种病毒毒株可能是人类研究中最厉害的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9例HIV/AIDS患者的死亡原因,为降低艾滋病的并发症概率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2006年10月至2014年10月龙胜县死亡的10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并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结果109例HIV/AIDS患者因患AIDS相关疾病而死的比率明显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肺结核、肺炎和皮肤病是主要致死原因。CD4+T细胞计数为<50×106/L、(51~100)×106/L、>100(×106/L)的患者分别占72.5%,14.7%,12.8%,HIV/AIDS死亡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V/AIDS患者的死亡原因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防感染和治疗措施,对降低感染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HIV/AIDS 死亡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标法(DIG)在患者术前HIV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实验室确认结果作金标准,比较和观察金标法(DIG)、颗粒凝集法(PA)对于500例患者术前HIV抗体的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DIG检测HIV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PA。结论采用DIG检测HIV抗体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适用于术前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快速、正确筛查,并为手术工作人员在术前作好预防措施提供参考,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金标法 HIV抗体检测 应用效果 观察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8-18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8期
  • 机构:就像在使用热摄影机搜捕逃跑的罪犯,却最终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一项新扫描技术正在让研究人员准确找到艾滋病病毒在体内的藏匿窝点。“这项技术真正有助于功能治疗性研究。”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艾伦温斯顿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IV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期)合并真菌感染并接受AMB治疗的患者63例,予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观察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63例患者总有效率87.3%;有29例(46.0%)出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基本缓解。结论两性霉素B治疗HIV合并不同真菌感染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后经对症处理可控制。

  • 标签: HIV 真菌感染 两性霉素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QQ群在孕产妇延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建立孕产妇QQ群,通过QQ群为孕产妇住院分娩前、分娩后及出院后提供延续护理,提高患者对妊娠、分娩及HBV母婴阻断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自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建立孕产妇QQ群的1年间,剖宫产率由上一年的53.4.%降至47.69%,初产妇侧切率由57.12%降至39.13%,母乳喂养率由33.33%上升至60.07%.结论通过QQ群为HBV感染孕产提供延续护理服务,能改变孕产妇及家属对妊娠、分娩及HBV母婴传播的错误认识,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母乳喂养率.关键词QQ群HBV携带延续护理中图分类号R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76-02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1期
  • 机构:英国首款获批的艾滋病病毒(HIV)“速检家庭装”在线开售。研究人员说,这款套装的检测时间只需15分钟,准确率达99.7%。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