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供血机构血液制品和综合医院输血常规检测病人同时进行病毒核酸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集湖北省中山医院输血科2010-05-2011-05的武汉市血液中心来源血液制品3527份,以及2012-01-2012-07的输血常规检测标本中各项血清学筛查均合格的2815份血液标本作16人份混合血清样本病毒核酸扩增(NAT)检测,凡筛查不合格血样再作单人份检测。结果:HBVDNA阳性标本4例,HCVRNA和HIVRNA阳性标本未检出。结论:采用NAT技术同时筛查献血者和受血者,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输血安全风险,避免因输血传播疾病造成的医疗纠纷。

  • 标签: 病毒核酸扩增技术 输血安全 输血前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住院及门诊患者,手术前、受血前及做胃镜、肠镜前,乙肝、丙肝、梅毒HIV抗体的筛查和检测,减少和避免医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集735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术前及住院患者术前及受血前的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两对半,抗-HCV和血清中HIV抗体,用郑州安图全自动酶标仪检测其OD值,用胶乳凝集试验做TPPA,阳性者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倍比稀释测血清滴度。结果7358例患者术前、受血前、胃镜、肠镜检查前的血样中,其中HIV抗体阳性的4例,均为省疾控中心确认,梅毒抗体阳性的14例,男9例,女5例,其中有3例是1-20天的新生婴儿,母婴垂直传播。HBSAg阳性的508例,抗-HCV阳性的67例。血透科HBSAg感染率14.75%,HCV感染率3.48%;消化科HBSAg感染率10.27%,HCV感染率3.64%;外科HBSAg感染率8.11%,HCV感染率0.57%;其中HIV感染的患者1例有出国史,并且通过性传播传给妻子,1例去过河南HIV高感染区,一例为消化科贫血患者,经输血感染,TPPA有3例新生儿,通过母婴垂直传播,HCV感染的有有输血史、拔牙史的。结论本调查对7358例患者术前、受血前、肠镜、胃镜检查前采集静脉血进行HBVHCV、TPPA、HIV抗体的检测,把检测结果存入病案,作为患者的原始记录,为临床提供及时的诊断依据,同时为医患双方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为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对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输血 手术 HBV HCV TPPA HIV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永胜县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病人HIVHCV感染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与其相关的行为特征,为采取干预措施及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美沙酮 HIV HCV
  • 简介:目的观察HIV混合HCV感染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在78例HIV混合HCV感染者中,40例HIV携带者(A组)在HAART治疗前开始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38例艾滋病患者(B组)在接受HAART治疗的同时,给予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两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180μg肌肉注射,每周一次,利巴韦林片800~1200mg/日,分3次口服,疗程为48周。结果在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A组ALT复常率分别为32.5%、60.0%(P〈0.05)和80.0%(P〈0.05),B组则分别为29.0%、31.6%和39.5%;在治疗48周结束时,A组患者HCVRNA阴转率为55.4%,明显高于B组的23.7%(P<0.01);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副作用较B组明显少而轻。B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更明显。结论及时对HIVHCV重叠感染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很重要,治疗越早,疗效越好,副作用也越少。

  • 标签: 人类缺陷病毒 艾滋病 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疗效
  • 简介:一、前言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国近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和《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都强调了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但未作深入具体阐述。《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4版)》也注意到抗病毒治疗延缓HCC的发生。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召开了三次专题讨论会,系统收集分析了现有HCC综合治疗中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回顾了HCC治疗中抗病毒药物临床应用进展,依据现有病毒相关性HCC抗病毒治疗的循证医学临床资料,综合部分专家的意见,按照循证医学证据分级的GRADE系统(表1)进行细化和补充,针对这些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用达成共识,提出如下具体建议,供国内同道参考,以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依据新的临床医学证据进行修改和更新,进一步完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实施。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53例,患者给予PFNA手术治疗,并计算患者隐性失血量。结果患者术后Hct、Hb显著高于术前,手术前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PFNA手术操作简单、出血量小,具有显著的优点,但患者也存在着隐性失血量较多,因此对患者手术后应严格检测其生命体征,以免术后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围手术期 隐性失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标法和ELISA法检测HCV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输血前HCV抗体筛检的866例对象,所有待检血清均采用酶联ELISA法和金标法进行初筛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对。结果金标法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率高;ELIS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理想,干扰因素少。结论HCV初筛检测是保证结果准确的首要关键,应结合临床情况两种方法进行互补性应用。

  • 标签: 金标法 ELISA法 HCV 结果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本地农村有偿献血后感染丙肝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生化检测、病毒基因分型、HCV—RNA定量分析,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43例有偿献血后感染HCV者,进行临床常规生化指标、基因分型、HCV—RNA定量、自身免疫肝炎及肝脏超声检测。结果43例丙肝感染者中,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者9例,占20.9%;肝功异常,转氨酶升高者13例,占30.2%;基因I型15例,占34.9%,基因Ⅱ型25例,占58.1%,未分型者3例,占7%;HCV—RNA定量〈1.0E+03copies/mL为7例,占16.3%,4例〈1.0E±04copies/mL,占9.3%,余均为〉1.0E±05copies/mL,占74.4%:彩超示:未见明显异常者3例,占7%;40例有不同程度肝损害,部分已有肝硬化的表现;自身免疫肝炎指标检测均阴性。结论感染丙肝后大部分发展成慢性肝炎,逐渐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不同程度肝损害,需积极早期抗病毒治疗,才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有偿供血 丙肝 生化指标 基因分型 HCV-RNA
  • 简介:患者男,23岁。主诉:肛周潮湿、里急后重感1周。现病史:患者自诉近一周肛周常有轻度瘙痒,肛周不适并伴里急后重,有潮湿感,纸巾揩拭后纸巾间有黄色分泌物。每天大便3~4次。患者自述为同性恋,近3个月与多个性伴有多次无保护肛交及口交史。

  • 标签: 直肠 淋病 梅毒 HIV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输注HIV感染者血液传播HIV的机率及其对艾滋病防治和研究的意义。方法对某医院26名接受HIV阳性供血员血液的患者进行随访及HIVHCV筛查。结果1995年8月8日至1996年12月27日在该医院输注某HIV感染者全血的26名患者中8人已死亡,2人失访,在筛查的16名受血者中,15人抗-HIV阳性,14人抗-HCV阳性,接受输血后,HIVHCV传播率分别为93.8%和87.5%。1例受血者多次检查抗-HIV均为阴性,HIV-RNA阴性,但抗-HCV阳性,HCV-RNA阳性。被发现的HIV感染者均得到了救助、治疗和培训。结论在血传播为主的艾滋病疫区,对输注未经HIVHCV检测血液的人群进行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治疗和救助HIV感染者,有利于避免HIV的二次传播。输注HIV感染者血液传播HIV概率很高,但确有个别人不受传染,其机制可能与基因类型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艾滋病毒 供血 受血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96例丙型肝炎患者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CV-RNA。结果FQ-PCR检测阳性率为73.96%(71/96),漏检率为26.04%。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75.0%(72/96),漏检率为2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2.71%(89/96),漏检率为7.29%(7/96)。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实现优势互补,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漏检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窗口期”感染的筛选并提高输血安全。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荧光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ibroScan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者130例,使用FibroScan进行肝脏硬度弹性值测定。结果肝脏硬度弹性值与乙型肝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FibroScan对诊断各类型慢性HBV感染诊断参考意义。

  • 标签: 慢性HBV感染 瞬时弹性扫描仪 肝硬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暴露后预防及效果,为HIV暴露后预防提供参考意见,有效预防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被HIV病人所感染。方法从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截至到2008年6月,全国累计报告HIV病毒感染者148794例,艾滋病病人73071例,死亡30883例,其中仅2008年上半年,新增HIV病毒感染者11400例,病人6892例,死亡4007例。结果资料显示,在所有携带者和病人中,6135名健康工作者被HIV污染的针头以及其他医疗器具所刺伤,感染HIV20例,HIV感染率为0.33%;1143名粘膜表面暴露,l例被HIV感染,感染率为0.09%;2712名皮肤暴露,无1人发生感染。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的过程中的预防。

  • 标签: 艾滋病毒职业暴露暴露评估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CV的特异性。方法采用ELISA法进行344例传染病筛查患者血清的检测,同时采用胶体金法对同组患者进行测定作为对比。结果ELISA法检测出抗HCV阳性率为4.07%(14/344),胶体金法检测出阳性率为2.62%(9/344)。结论ELISA法检测抗HCV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胶体金检测法,但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在本次试验中并未能完全体现,仍需观察取证。

  • 标签: 丙型肝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吸附试验
  • 简介: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主要涉及NKTT细胞的来源和分类,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自然杀伤性T细胞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AIDS病人的手术风险及防护。方法我院近年来共收治并实施妇科手术治疗106例HIV/AIDS病人,规范手术操作程序,精细操作,减少手术损伤,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一类切口8例,全部一期愈合;二类切口98例,94例一期愈合,4例切口感染,其中1例55天伤口愈合。结论对HIV/AIDS病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HIV/AIDS病人 手术 职业暴露
  • 简介: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CV-cag,采用FQ-PCR法检测HCVRNA。结果在142例CHC患者血清中,HCV-cag和HCVRNA阳性率分别为45.1%和43.0%(P〉0.05);两种标志物均为阳性者58例(95.1%),均为阴性者75例(92.6%);81例HCVRNA阴性血清HCV-cag阳性6例(7.4%),而HCVRNA阳性血清HCV-cag阳性率大于85%,不同HCVRNA载量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CV-cag与HCVRNA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在CHC诊疗中,HCV-cag检测可作为判断HCV感染和病毒复制的指标,但不能替代HCVRNA检测。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