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大减压和常规开颅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采用标准大减压与常规开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3.33%,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不同时间段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标准大减压与常规开颅,其标准大减压具有良好的预后,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关键词标准大减压;常规开颅;重型颅脑损伤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6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创伤应用标准大减压比照常规开颅的临床优势。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基线治疗基础上实施标准大减压,对照组患者在基线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减压。比照两组颅内压水平及GCS评分于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而后随访3~6个月,统计两组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颅内压及GC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合计16人术后死亡,对照组合计24人术后死亡。研究组良好率为46.55%,显著好于对照组的31.03%。结论重型颅脑创伤应用标准大减压可更好地改善预后,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颅脑创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开颅与小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最佳治疗措施为日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7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大开颅治疗,研究组则实施小窗开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14%,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开颅与小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小窗开颅具有微创、视野清晰、操作便捷、失血少、止血迅速等优势,临床治疗效果比大开颅更佳,安全性更强,预后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了治疗质量和患者生存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大骨瓣开颅术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窗开颅手术和大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的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23例)采用大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23例)采用小窗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手术 大骨瓣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开放疗法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胫骨感染性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自体开放,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治疗后5周游离植皮的患者共计4例,且其创面均完全闭合,治疗后10周创面得以愈合的患者共计38例;本组中,性愈合的患者共计41例,其愈合的平均时间为(7.3±1.5)个月,出现感染复发现象的患者共计1例,未良好愈合。结论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自体开放疗法的效果显著,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自体骨开放植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患者41例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治疗,观察其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随访时间(20.3±2.6)个月;术后均性愈合,愈合时间(8.1±1.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68%。结论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 标签: 骨皮质剥离 Phemister植骨 骨延迟愈合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2年6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治疗42例腰椎结核患者。其中L1椎体8例,L2椎体9例,L3椎体10例,L4椎体27例,L5椎体20例;累及单节段17例,双节段18例,3个节段7例。37例患者伴有椎旁脓肿,1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硬脊膜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13例,E级2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2周抗结核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3例复发,其余病例术后6.5个月行X线片检查,显示椎间融合,融合率为92.9%(39/42)。术后神经症状均获得明显恢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一期行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稳定性,减小手术创伤,提高融合率。

  • 标签: 腰椎 结核 脊柱 清创术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恶性颅内高压,在药物不能控制时,去减压仍被作为减压治疗的重要手段,标准去减压在较大范围内去头盖,减压窗面积更大,为处于高颅压的脑组织提供更大的缓解空间,本文对64例标准去减压患者总结。

  • 标签: 颅脑损伤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联合治疗方法在锁骨不连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锁骨不连患者,均采用锁定接骨板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锁骨骨折均恢复良好,无感染、骨折、钢板断裂情况发生,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38±2.04)周,术后JOA肩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8.0%。结论切开复位后采用锁定接骨板联合治疗锁骨不连,效果可靠,骨折恢复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骨折及早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锁定接骨板 植骨治疗 锁骨 骨不连
  • 简介:摘要外科肱骨近端的锁定板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从完善骨折患者的钢板固定过程控制开始,采用合理的综合性肱骨近端的锁定控制治疗,完善患者的的综合治疗效果。细致的观察临床上的相关的治疗过程,完善患者机体相关的关节功能的愈合情况,分析患者的自身恢复感受,记录护理治疗数据,制定合理的综合性对比组的统计分析,完成整体肱骨近端锁定板的治疗效果控制。采用患者肩关节近端锁定板的治疗过程分析,完成患者临床上肱骨的近端锁定板的治疗比较,制定合理的综合性肱骨外科治疗方案,提高优质的有效化会诊分析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综合性恢复过程控制,完成综合性的诊断治疗过程效果。

  • 标签: 肱骨 近端 锁定板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去减压与标准大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脑颅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治疗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两组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跟发病状况检验,并对其就比较分析。结果手术一周后的治疗观察,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三月后的治疗观察,观察组的死亡率是1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9%;观察组的良好率是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方法是实施标准大减压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梗死 去骨板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联合治疗股骨骨折术后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01月—2014年12月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治疗14例股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不连病例,分析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感染、内固定断裂、不连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8~35月(平均12.57±6.80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月(平均4.64±1.08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是治疗股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不连 钢板 内固定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槽自体髂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股骨干骨折术后不连患者18例,年龄23~62岁(46.3±9.9).受伤机制车祸8例,高处坠落5例,摔伤3例,其他外伤2例等.所有患者于股骨干不连处开槽自体髂骨,术后严格卧床,下肢皮牵引3-6个月.结果所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9个月至2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28±1.44(3~8)个月.结论开槽自体髂骨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不连是一种有效方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1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大减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颅脑切开减压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标准大进行减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采取标准大治疗其临床治疗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大减压治疗能够让脑组织得到有效的减压,进而保护脑组织不受到更多损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开颅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减压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间接诊的患重型颅脑损伤的126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63例)与研究组(n=63例)。对照组63例患者给予常规开颅进行治疗,研究组63例患者则给予标准大减压进行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颅内压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减压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减压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减压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去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梗面积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术后1周及术后2周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1.43%,高于对照组的20.00%;且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1.43%,低于对照组的34.2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去减压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常规开颅减压术 大面积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去减压中持续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明确的符合急诊去减压手术指征的24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组)进行中全程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并与同期采用标准外伤大减压手术的25例患者(对照组),比较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去减压中持续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有助于中精确控制性减压,减少中、术后的并发症,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对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术中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创伤 控制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