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

邓德旺徐伟李桂心

邓德旺徐伟李桂心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市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鼎355200

【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3.33%,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不同时间段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具有良好的预后,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减压;常规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损伤【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65-0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立即采取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才可以对自身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升患者自身的生存质量[1].此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现将治疗效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为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9例,年龄均在21-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9±10.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为22例,女性为8例,年龄均在22-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11.4)岁,患者致病因素包含交通事故、坠伤、击伤等相关因素.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患者的颧弓上方耳屏前方1cm处作一切口,并在耳廓上方位置处向后进行延长,延长位置直至顶骨正中线处,并向前延长直至额部发际处,顶部骨瓣成形之后,应在其旁开正中线矢状窦脑2-3cm.同时将常规蝶骨嵴在深处位置进行消除,同时将颞骨鳞部下缘进行消除,直至中颅窝底位置处.首先从患者血肿比较厚的位置处作一1cm切口,将少数血性液体进行放出,随后将硬膜进行放射状剪开,同时对颅内积血以及受伤的组织进行清除,随后将硬膜进行减张缝合.手术完成后应放置引流管,在出现特殊状况时需要将气管予以切开,患者在患病早期应对其进行脑保护、营养支持等相关治疗[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选取颞顶以及额颞位置作一切口,去骨瓣10cm×10cm,骨窗底部位置应在耳廓上方位置处.

1.3预后评定标准[3]选择GOS(格拉斯哥预后判定评分)对患者的预后状况进行评估,其结果分为良好: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残:患者生活可以自理;重残:患者需要照顾;植物生存;死亡.1.4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研究结果采用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并采用(n,%)以及(x±s)表示,组间经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达到良好的例数为5例,达到中残的例数为13例,达到重残的例数为4例,达到植物生存的例数为2例,达到死亡的例数为6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达到良好的例数为2例,达到中残的例数为8例,达到重残的例数为5例,达到植物生存的例数为4例,达到死亡的例数为11例,总有效率为63.33%,组间经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4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2例患者出现术后再出血,1例患者出现切口疝,1例患者为癫痫,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5例患者出现术后再出血,3例患者出现切口疝,1例患者为癫痫,发生率为30%,观察组以及对照组间经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临床中,重症颅脑损伤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疾病,同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4].大部分患者

终会出现重残以及植物人.同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对重症颅脑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对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的方法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身体可以尽快的恢复[5].重型颅脑损伤则是恶性颅内压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在对此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则显得尤为重要[6].而常规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局限在额颞瓣以及颞顶瓣等位置处,是一种局部减压方法,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减压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限制.然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其骨窗具有一定的范围,并且手术位置较低,能够将额、颞、顶的颅骨和硬膜的张力进行降低,从而对颅内压进行有效降低,在降低颅内压之后有效对脑疝进行还纳,从而提升了治疗有效率.而在临床中采用单侧以及双侧去骨瓣减压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具有较少的并发症.经过临床研究证实,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脑挫裂伤脑水肿以及恶性颅内压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开颅术[7].因为常规骨瓣开颅术的骨窗具有较小的面积,无法充分将坏死组织进行有效的清除,因此无良好的减压效果,而脑组织极易在骨窗缘的位置处进行镶嵌,从而形成切口疝.然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其骨窗较大,能够进行减压,所以产生切口疝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与此同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对此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①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同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行保证,并且还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②能够减少神经缺损程度.因为患者在手术后产生重残或者植物人的主要因素则为具有较高的神经缺损程度.综上所述,选择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神经缺损程度,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参考文献[1]王韧,顾奕,魏伟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河北医学,2011(11):1512-1515.[2]李青峰,罗晟,张嘉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8):141-142.[3]吴先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182-183.[4]邓人富,林云东,黄斌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3,(18):50-51.[5]田学章.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疗效对比[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7):62-63.[6]高静波.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171-172.[7]谢隽.标准大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