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外科术后感染因素,为防治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 1425 例医院口腔外科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感染者,将未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对比。结果:术后感染发生率 4.28% ( 61/1425 );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年龄≥ 60 岁比重、多切口比重、全麻比重、住院时间≥ 15d 比重、手术时间≥ 3h 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 岁、住院时间≥ 15d 、手术时间≥ 3h 成为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口腔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较多,院内多见呼吸道感染,与高龄、住院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长有关。 关键词:口腔外科;感染;因素分析    口腔外科是以外科治疗为主的学科,与整形外科学、显微外科学等学科存在交叉和渗透,手术内容丰富、治疗方式多样化。因解剖结构较特殊,口腔外科术后易发生感染,且感染不易治疗与控制。为防治术后感染,本次研究试探讨口腔外科术后感染因素。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 2010 年 1 月~ 2014 年 12 月,医院口腔外科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有详细的随访资料;③术前未发生感染。共纳入患者 1425 例,其中男 791 例,女 634 例,年龄 3 个月~ 88 岁、平均( 55.4±14.8 )岁。病谱:唇腭裂 164 例,肿瘤 871 例,外伤 231 例,其它 199 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感染者,将未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调取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病谱、体重指数,治疗情况如麻醉方式、住院天数,生理与病理相关指标。医院感染诊断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 。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 SPSS18.0 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计数资料以 n (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共发生术后感染 61 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 19 例、上呼吸道感染 17 例、手术切口感染 15 例、胃肠道感染 7 例、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2 例、泌尿道感染 1 例。    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年龄≥ 60 岁比重、多切口比重、全麻比重、住院时间≥ 15d 比重、手术时间≥ 3h 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口腔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外伤患者210例,为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并进行相关的数据收集、回访,并探讨研究心理护理在其中的影响。结果使用心理护理可有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积极的配合医生及护理人员完成治疗。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升口腔外伤患者的治疗效率及治疗结果,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充分的考虑到了患者的各种情况,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口腔外伤患者的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外伤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学服务用于口腔外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口腔外科接收的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药学服务,分析对患者进行药学服务的效果。结果患者接受药学服务后的治疗依从性与入院时相比有显著提升(P<0.05)。患者接受药学服务后对于口腔外科相关知识的了解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12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117/120)。结论对口腔外科患者实施药学服务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于口腔外科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学服务 口腔颌面外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口腔冲洗护理在口腔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在收治的 86 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 43 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口腔冲洗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舒适度要显著高于参照组( P<0.05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外科手术护理中应用口腔冲洗护理,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临床舒适度,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颌面外科 口腔冲洗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 要】口腔是人体容貌的重要构成部位,此部位的病症多与牙齿有关,若是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则患者会出现牙周肿胀、牙龈疼痛等症状,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观感。但以往的拔牙技术在操作方式与设备方面都会对患者的牙周、神经系统、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使得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产生不配合工作等情况。对此,如何借助微创技术解决传统拔牙手术的弊端,便需要得到重视。

  • 标签: 微创外科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外科手术合并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收治的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共计8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以及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合并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口腔外科手术合并感染的护理对策 。方法 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确诊收治的 口腔外科手术患者 ,共计 80 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健康状况量表( SF-36 )评分 。结果 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以及 SF-36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 ,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合并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西藏日喀则地区口腔间隙感染患者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住院的90例间隙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发病年龄、职业、感染原因、好发部位等。结果:90例患者中,儿童、学生及农牧民为好发人群;牙源性感染为首要致病原因,以第一、二恒磨牙为主要病灶牙;单间隙感染71例,占78.89%;多间隙感染19例,占21.11%;下颌下间隙受累最多。结论:日喀则地区口腔间隙感染发病年龄较早,应及早对儿童及父母开展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医疗保健意识,并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

  • 标签: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临床特点 西藏
  • 简介:【摘 要】口腔外科手术是临床医疗机构中较为常见的手术现象,患者患有相关口腔疾病时,采用口腔外科手术后,一般都会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代化的口腔手术中,通常会采用一种超声骨刀治疗方式,这种超声骨刀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提手术效率,也能够提高治疗质量。本文对超声骨刀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说明,希望能够为一些临床口腔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骨刀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行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的骨折患者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手术均Ⅰ期愈合,术后仅2例患者发生咬合关系不良、张口受限现象,其余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经X线片检查显示患者骨折全部愈合,且螺钉、钛板无移位或断裂现象发生。结论给予骨折患者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钛板 坚强内固定 颌面骨折
  • 简介:摘要面部立体结构复杂,因此极易引发术后感染。尽管医生和公众对感染控制的认识有所提高,感染控制的实践也取得进展,但手术部位感染仍然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手术部位感染已被证明会降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使再入院风险加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院成本。本文对国内外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做简要概括。

  • 标签: 颌面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损伤的患者给予优化急救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损伤的 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优化急救护理,分析护理后伤口愈合效果、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口腔损伤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在治疗中实施优化无急救护理不仅可以缩短救治时间,而且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化急救护理 口腔颌面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矫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均为我院进行口腔矫形治疗的患者,按照支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Nance弓治疗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半年,分析患者磨牙移位情况、上中切牙倾角差、凸距差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磨牙移位情况、上中切牙倾角差、凸距差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矫形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种植支抗 口腔颌面矫形 上中切牙倾角差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精细化护理在口腔外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78 例口腔外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明显比参照组 ( p<0.05 ); 并发症发生率、 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比参照组低( p<0.05 )。 结论 口腔外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效果较佳,值得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冲洗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我院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收治的行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中,选择 9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电脑排序的序号单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单号的为对照组,在术后运用常规口腔护理干预;双号的为观察组,在术后运用口腔冲洗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细菌培养阳性率进行统计和比对。结果: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三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行口腔外科手术患者运用口腔冲洗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保证口腔卫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控制细菌培养阳性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冲洗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在口腔外科护理实施效果。方法选自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我院口腔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异物,开放气道,吸氧,日常饮食指导。研究组采用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案。根据口腔外科患者的特点、疾病和心理特点,结合相关文献,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制定本方案。结果患者出院时,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患者出院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平均分分别为76.5分和6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口腔护理在口腔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中,可以提高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结合干预方案的效果

  • 标签: 个性化口腔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在复合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研究本院收治的70例复合性骨折患者,共160处骨折,根据骨折形状不同给予患者采用对应的微型钛板实施坚强内固定,骨折部位不同分别实施不同时间的牵引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的咬合关系恢复情况,优69例,良1例,创口甲级愈合率为97.1%;术后并发症3例为伤口感染,出现的后遗症为短时面瘫3例,上唇麻木4例,耳前区疼痛4例,颞关节弹响6例,观察治疗后面部骨折愈合基本良好,无钛钉脱落、排异反应发生。结论微型钛板用于固定治疗复杂骨折,解剖复位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型钛板 复合性颌面骨折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