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重点探讨口腔外科治疗的手段分析。方法选取我院70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70例口腔外科手术的临床材料,并进行资料的研究与整理、分析。结果70例中采用全冠状切口35例,半冠状切口35例。采用自体组织修复44例,其中就近取用颅骨外板、濒肌筋膜瓣26例。70例手术过程均顺利,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本文总结了作者采用冠状切口用于口腔外科手术70例的临床资料,介绍了冠状切口用于口腔外科的手术方法,对其适应症、优越性和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论认为冠状切口可提供充分的暴露,切口隐蔽安全,术后无继发畸形和功能障碍,对同时需植骨的病例更为适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切口。

  • 标签: 口腔颌面 外科治疗 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试析口腔外科术后的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口腔损伤行清创术患者500例,按术后软组织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否存在合并伤、面部骨折部位、软组织损伤部位、骨折类型和是否有糖尿病史等方面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影响口腔清创术后软组织感染的因素为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长、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AIS评分较高、上颌骨受累、唇颏损伤和有糖尿病史。结论影响口腔清创术术后软组织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AIS评分较高、骨受累、唇颏损伤和有糖尿病史可能是影响口腔清创术后软组织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口腔颌面术后 感染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治疗口腔创伤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口腔创伤骨折患者68例,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68例口腔创伤骨折患者经临床治疗后,65例恢复比较理想,有效率为95.6%。术后创口感染1例,轻度错1例,1例患者因骨组织损伤较为严重,需进行二期植骨修复。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制定科学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提升其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口腔颌面创伤 骨折 临床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外科术后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日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在我院进行口腔外科术的 180例患者,对其不同的术后感染症状、感染情况的病原菌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 23%的患者在进行口腔外科术以后出现了感染的情况,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良性肿瘤切除、恶性肿瘤切除和涎腺手术;在感染者的体内一共有 59株病源菌,其中有 27.11%的是革兰阴性菌, 6.78%的是真菌,有 66.10%的是革兰阳性菌;引发口腔术以后发生感染情况的主要因素有误食、有无侵入性操作及患者的年龄等。结论:口腔外科术后发生来了 23%的感染率,其中主要的病原菌是革兰阳性,护理方案的制定要以患者的年龄为依据,口腔外科术后感染想要得到相应的改善,则需要将误食和减少侵入性操作高度的重视起来。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术 口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正畸正联合治疗唇腭裂继发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 2012年 3月 -2015年 6月我院口腔科治疗的 36例唇腭裂继发牙畸形患者。 20例患者均行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结果:患者手术后效果良好 ,进行 X线片头颅检查 ,结果显示 ,术前和术后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 4-9个月术后正畸治疗 ,恢复正常咬合功能。结论:正畸正联合治疗唇腭裂继发牙畸形 ,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容貌并取得良好的咬合关系。

  • 标签: 正畸正颌 唇腭裂 牙颌面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口腔外科患者口腔护理新型方案进行详细探讨和分析。方法筛选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口腔患者480例,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类,观察组患者群体给予护理新方案,对照组患者群体给予老旧式护理方案,后者出院前阶段实施细化观察操作,随之将二者口腔护理效果进行透彻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发病率在进行新型护理模式介入后,发病率显著降低,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结论观察组患者,老旧式棉球护理模式难以满足当下需求,应筛选新型口腔清洁方案,基于此,实施综合护理操作,目的就是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预防创口感染病症和口腔溃疡病症等。

  • 标签: 口腔颌面 外科 口腔护理 新型 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霉素眼膏在口腔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外科护理的12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60人。将在术前消毒时使用该药涂抹患者口、唇、眼部的60位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使用传统消毒后进行外科手术的60位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术后的治疗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的区别。结果使用眼膏涂抹治疗的观察组50位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60位患者;使用眼膏涂抹治疗的观察组60位患者出现口角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60位患者;使用眼膏涂抹治疗的观察组60位患者发生眼部不适现象的数量低于对照组50位患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眼膏在口腔外科护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议大面积进行推广。

  • 标签: 红霉素眼膏 口腔颌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口腔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所涉及的疾病种类也更加复杂。口腔面部是人体功能和外观的重要部位,由于解剖关系复杂、窦腔多、手术难度大、手术范围涉及面广,口腔外科手术有可能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对病人的心理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接受手术的病人在手术前后都应给予良好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外科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口腔外科手术和外伤的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术后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于口腔护理结束后4h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口腔溃疡和创口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护理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外科病人来说,传统的棉球擦拭腔护理方法远远达不到要求,应对患者加强口腔清洁健康教育、根据口腔的PH值选择漱口液,进行口腔冲洗等综合护理措施,以达到预防创口感染、防治口腔溃疡、促进患者舒适的目的。

  • 标签: 口腔 颌面外科 口腔护理 口腔冲洗 综合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TBL(Team-BasedLearning)是由Michaelsen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并应用推广于医学教学事业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在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育模式基础上改进的以团队合作为主要宗旨的新型教育方案。TBL摒弃了传统的老师灌输、学生硬塞的老旧教育方法,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将一名老师传授的信息量变成一百名学生智慧与信息量的大碰撞,即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合理的分成多个组别,由老师提出一个建设性的探讨问题,然后将学生讨论和老师精讲作为上课的主体,最后由老师根据上课情况制定相应的理论考核。

  • 标签: TBL 口腔颌面外科 团队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受治疗的口腔面部骨折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依据患者的骨折部位,给予患者相应的复位及固定方法,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30min~72h接受针对性治疗,术后所有患者骨折部位均Ⅰ期愈合,总有效率为96.7%,并发症发生率为2.2%。结论对于口腔创伤骨折患者应依据患者的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其骨折部位及时进行复位与固定,能够保障恢复正常的面部形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创伤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1月行口腔外科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术后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60例行口腔外科术患者术后感染13例感染率为21.6%;主要以良、恶性肿瘤术后感染为主,感染率分别占13.2%和8.4%;共分离出病原菌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株占66.7%,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6株占25.0%,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2株占8.3%;年龄、侵入性操作及误吸等是口腔外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对其影响不明显。结论减少侵入性操作和误吸、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口腔颌面 外科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口腔外伤患者89例,均给予相同的处理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89例患者治愈率97.8%;死亡率1.1%;75例软组织损伤伤口一期愈合率100.0%;3例牙外伤患者患牙稳固率100.0%;11例骨折患者咬合功能良好恢复率90.9%。结论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口腔外伤患者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颌面外伤 临床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路径对口腔外科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手术的患者100名,100名患者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整体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在实验时间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整体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对口腔手术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外科住院患者在口腔护理依赖中的因素,促进患者个性化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是通过对近期收治的101例口腔颅外科患者的术后资料进行研究,记录其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依赖因素。结果是发现口腔外科的住院患者在护理依赖程度上处于较低水平,女性患者的依赖水平一般小于男性患者,不同疾病对患者的护理依赖性不同,肿瘤类及面部外伤患者表现出的依赖程度同比较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依赖程度呈对应反比关系。结论是口腔外科患者在护理依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受到疾病种类和性别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依赖性。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患者 护理 依赖性 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平面导板对成人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固定矫治结合平面导板治疗的成人完成病例,24例单独采用固定矫治的成人完成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头影测量分析,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结构变化的差异.结果除咬合打开量外,两组间上下磨牙高度、下颌平面角、下面高等测量项目的变化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平面导板在辅助打开咬合的同时,对于成年患者的垂直向结构无显著影响.

  • 标签: 平面导板 固定矫治 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