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外科术后感染因素,为防治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1425例医院口腔外科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感染者,将未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对比。结果术后感染发生率4.28%(61/1425);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年龄≥60岁比重、多切口比重、全麻比重、住院时间≥15d比重、手术时间≥3h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5d、手术时间≥3h成为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口腔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较多,院内多见呼吸道感染,与高龄、住院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长有关。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感染 因素分析
  • 简介:为确保稿件质量和杂志编辑工作的规范化,请作者在撰稿及投稿前,仔细阅读本稿约,并严格执行。凡不符合要求者.一律退回重写。本稿约可自中国口腔外科网下载,网址:http://www.cjoms.org。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投稿 杂志 中国 编辑工作 稿件质量
  • 简介:摘要口腔外科病人的口腔疾病其主要是需要手术治疗和后期保健,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患者本身就是一个很敏感的群体,护士用词不当,态度生硬都会引起矛盾的发生。所以,护患沟通是口腔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外科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口腔外科手术患者41例,对这4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了解导致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因素,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导致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146%。其主要与手术切口的大小、口腔卫生情况以及呼吸道功能、术后进食方法有关。结论结合导致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患者术后能够得到良好的恢复。

  • 标签: 口腔颌面 术后感染 因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82-02
  •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92例口腔创伤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固定手术疗法,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愈合结果。结果一共有78例患者口腔创伤愈合,其中小于25岁患者的愈合率为93.75%,25岁-60岁之间患者的愈合率为88.89%,大于60岁患者的愈合率为53.33%,其中大于60岁患者的愈合率明显低于小于60岁患者的愈合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创伤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法后,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使得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正常口腔功能以及面部外形。

  • 标签: 口腔颌面 创伤 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激光在口腔外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按照激光对组织产生的作用是否可逆可分为高能量激光应用和低能量激光应用。高能量激光应用包括软组织切除、硬组织手术、血管瘤和静脉畸形治疗、口腔肿瘤的光动力疗法等;低能量激光应用包括炎症控制、止痛、促进创伤愈合和缓解肌肉疲劳等。

  • 标签: 激光 高能量 低能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畸形治疗中正畸与正手术的共生作用。方法我院36例骨性牙畸形患者经临床检查后由正畸医师和外科医师共同拟定最佳治疗方案,先通过术前正畸解除牙代偿性倾斜并改善咬合曲线,再行正手术以调整上下颌骨关系,最后通过术后正畸对牙列进行精细调整并巩固和保持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不良并发症发生,对面形改善无不满意患者,术后SNB、ANB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正畸-正手术联合治疗法是治疗骨性牙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正畸 正颌手术 共生作用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外科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承办的第十二次全国口腔外科学术会议将于2015年9月24-26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此次会议也是第一次中日两国口腔外科学术峰会。届时,将邀请中日口腔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精彩演讲。此外,大会还设置了会前研讨会、大会发言、分会场发言、中日青年竞赛、技术展览、海报等交流环节。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十二次 会议通知 中华口腔医学会 学术会议 次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对某医院11例口腔外科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患者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患者在手术中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后,切口在I期愈合,固定的效果以及复位情况良好,咬合正常,张口度也正常,在护理的过程中,口腔功能逐渐恢复。钛板钛钉没有出现松动或者排异的情况。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发明的时间比较早,其可以治疗口腔面部创伤或者畸形问题,有利于帮助口腔骨缺损重建,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技术,在口腔外科手术中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6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处理口腔面部创伤性骨折时,首先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了解,加强对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防范意识,并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措施治疗患者口腔创伤骨折。结果患者骨折部位均达I期愈合,I期愈合率100%,患者术后经X线与CT检查,均提示复位良好、随访6个月~1年,面部结构未见明显畸形,咬合关系及面部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口腔面部创伤性骨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其操作便捷,疗效安全可靠,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口腔颌面创伤 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邱蔚六院士主编的《口腔-头颈外科手术学》(书号:ISBN:978-7-5337-6623-8)一书,2014年12月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21章,约106万字.图1350余幅。内容求新求精。除介绍基本手术操作和手术方法外,还着重收入了有关整复外科、显微外科、内镜外科、导航外科,以及介入手术、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手术等内容,以利发挥和推广各学科的专业优势,冀在取得更优良的手术效果。

  • 标签: 外科手术学 口腔颌面 出版 发行 头颈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
  • 简介:近日,《口腔-头颈部肿瘤生物学》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该书共约90万字,大16开,全彩、精装,每册定价180元。该书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最全面系统介绍口腔-头颈部肿瘤生物学研究及进展的专著。该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陈万涛教授担任主编,由来自全国12所著名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担任编委,专家来自口腔外科、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放疗科等多个学科。编者都是在口腔一头颈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第一线工作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历,正是众多身处第一线专家的精心编写,保证了本书的高质量。此外,口腔医学专业泰斗邱蔚六院士和王存玉院士为本书作序。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口腔颌面外科 全面系统介绍 医学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头颈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医院外科患者检出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和多重耐药菌的目标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外科感染患者检出的菌株,对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各年份间耐药率的差异性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检出病原菌689株,革兰阳性菌占31.8%(219/689),革兰阴性菌占68.2%(470/689)。检出总量排名前3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草绿色链球菌,检出量分别为96、67和51株。3个年份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二代、三代的耐药率低于10%,对限制级抗菌药物美洛培南(χ2=2.675,P=0.229)、氨曲南(χ2=0.469,P=0.791)的耐药率低于8%。3个年份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0.0%、66.7%、95.2%,均高于60%(χ2=7.212,P=0.024)。2012、2013年所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四环素类、磺胺类、部分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超过20%。结论2012—2014年口腔医院外科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数量最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最为严重。应着重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控制,重点监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

  • 标签: 颌面外科 耐药 细菌 监测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