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出发,讨论了图瑞尔、纽希关于道德与习俗二分的域论.在此基础上,对皮亚杰、柯尔伯格、吉利根关于道德发展阶段说及其批判的德育意义进行了讨论.最后,从关系、互动的角度对德育的一般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作者认为,美德可教;需要一种"互动式"的"教".在这个互动关系链上,教者同时也是学者.

  • 标签: 道德教育 习俗 德育
  • 简介:20世纪30年代以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研究先后经历了皮亚杰、科尔伯格、后科尔伯格三个时代。在每个发展阶段,道德心理研究都具有出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论的特征。本文试图在回顾相关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道德发展心理研究的演进逻辑,以期为我国的道德教育实践提供某些启示。

  • 标签: 道德发展 关怀伦理 领域理论 亲社会行为 道德人格
  • 简介:传统道德教育认为道德的核心主要在于情感和习惯,并主张通过直接的教、榜样学习、情感塑造和行为习惯的训练来养成特定的美德或品格。进入20世纪以后,传统道德教育受到了许多挑战。

  • 标签: 传统道德教育 榜样学习 行为习惯 20世纪 情感
  • 简介:社会个体的生命既意味着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将承担与其生活境遇关涉的特定社会责任。生命教育不能停留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或情境体验。只有分析个体道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深挖生命的道德价值,将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生命教育功能,才能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 标签: 道德 道德发展理论 生命教育
  • 简介:  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道德生态理念的教育,生态道德的绿色消费理念是绿色生态道德理念的又一个重要内容,绿色生态理念明确指出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是最基本的生态行为

  • 标签: 实践探索 理论实践 生态道德教育
  • 简介: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道德发展,许多学校开设了独立的心理辅导课程,不少心理辅导教师任职于学校的政教处。由此可见.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的整合.是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把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真正完整的心灵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才能形成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健全人格。尤其在当前社会多元化价值追求的冲突之下,道德危机和心理障碍现象日趋严重,更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将二者整合.用科学的、

  • 标签: 心理教育 道德发展 理论与实践 教育整合 心理辅导 素质教育
  • 简介:境外生的道德教育是高校日常教学及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以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其提出的培养具有关心能力的人、围绕关心来设置课程、建立关心型的师生关系等内容,对新时期高校境外生道德教育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对高校境外生道德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关心教育理论 境外生 道德教育
  • 简介:摘要从皮亚杰首次提出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到现在,陆续的有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发展理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理论,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理论,这些不同的道德发展理论极大的促进了人们对道德发展的认识,本文针对这些主要的道德发展理论进行了论述。

  • 标签: 道德发展 皮亚杰 科尔伯格 吉利根 艾森伯格
  • 简介:符号互动理论是米德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它强调表意的符号,尤其是语言在人的自我形成中的重要地位。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的方式和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各种符号是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媒介,自我产生的阶段也是道德形成的过程;在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主我”和“客我”的相互作用完成道德的自我对话,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同时也促进道德社会化。

  • 标签: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道德教育 自我 社会化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何谓道德的独特见解。道德是人自身潜能的实现,独立人格的养成。道德教育也就是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善,并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形成自我的道德品质。在认识的方式上,弗洛姆反对客观主义的认识论,提出了体验性的知识的概念。弗洛姆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道德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弗洛姆 道德 体验性知识 道德教育
  • 简介:在当今西方多元文化社会,进行道德教育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是:是否存在为不同的文化群体所普遍共享的道德价值观?针对这个问题,道德教育理论家从不同理论立场出发,提出了三条不同的解决路径:相对主义的路径、普遍主义的路径与试图超越此二者的二元对立的路径。这三种不同路径对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为探索如何在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中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许多教训、经验与启发。而在当前,如何引导青少年学会在多元的世界里寻求普遍价值,从而获得共同和谐生存的道德智慧,正日渐成为多元文化社会中道德教育的趋势。

  • 标签: 多元文化 道德共识 道德教育 路径
  • 简介:非遵从行为是指向规范的合法性提出挑战,以改变规范为目的的公开违反规范的行为。非遵从行为具有鲜明的道德性,对社会规范的变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中,非遵从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学校德育应尊重学生的非遵从行为,建立民主的道德教育文化。

  • 标签: 非遵从行为 道德性 学校道德教育 公民教育
  • 简介: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

  • 标签: 动态道德教育 学术动态 理论研讨会
  • 简介: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研究比较深刻,而对于西方所推崇的一些道德理论的研究还不是太多,因而,通过对休谟的著作《道德原则研究》的探索,对其道德理论进行分析与阐述,有利于读者对休谟的道德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标签: 休谟 道德理论 德育 原则
  • 简介:拟像理论认为,当代社会是由大众媒介营造的由被操控的符号组成的一个仿真社会,其有目标、有计划的宣传和诱导,不仅对学生的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产生了影响,也深深影响了学生的消费道德观念。面对大学生中出现的消费欲望膨胀、金钱观扭曲、虚荣消费、爱心缺席等消费道德问题,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可持续消费观,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绿色消费。

  • 标签: 大学生 拟像社会 消费道德
  • 简介:本文在介绍评价托马斯·琼斯和拉里·莱恩提出的即认识道德问题、做出道德判断、形成道德意向、从事道德行动的道德认同模型的基础上,论述这一理论对于组织伦理教育的启示,认为其对提升组织伦理决策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助于唤醒员工的道德责任意识。

  • 标签: 组织伦理决策 道德认同 道德强度 启示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阐述了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方面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了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方式和效果。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情感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应用的建议和策略。本研究的目的是为小学教育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标签: 情感教育 小学 道德教育 法治教育 学生发展
  • 简介:德育改革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道德认知学派与价值澄清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顺应美国社会背景产生的两大关于道德教育理论学派。这两个学派对世界德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当然对我国的德育改革也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两大理论的比较性分析,揭示其共同之处和各自的理论特色,结合我国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整合其有价值的德育思想和具体的德育策略,总结出可供我国大学德育发展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 标签: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价值澄清理论 比较分析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