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消费主义在当今的中国已经泛滥成灾,人们沉溺于消费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炫耀消费等现象大量存在。弗洛姆认为消费异化不仅与社会制度有关,还与人个体的本质规定性及文化等原因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为人的消费异化担忧,试图寻求一条彻底抛弃消费异化的道路,建立健全的消费模式,成就一个健全的社会。

  • 标签: 消费主义 弗洛姆 消费异化 健全的社会
  • 简介: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把自由的获得与自由的丧失视为共生的两极,人类越是获得自由,同时也就意味着越是丧失自由。现代人陷入了普遍的生存困惑中,从而选择了“逃避自由”。

  • 标签: 弗洛姆 逃避 自由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一生致力于“人”的研究,他融汇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种学说,主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考察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不健全的病态社会,生活其中的现代人大多是“病态人”,其病症包括施虐与受虐、破坏心理、丢失自我、重占有思想等等。他希望通过重塑理性信仰、发展创制性人格、汲取爱的能量等方式来“治愈”这些病态人。

  • 标签: 弗洛姆 病态社会 病态人
  • 简介:"异化"一词经历了从宗教神学、社会学、哲学到心理学的历程,其内涵从最初的人神关系、人与权力的关系、人与劳动的关系,经弗洛姆之手深入到人心与社会的关系。弗洛姆娴熟地结合了精神分析与马克思的理论,运用异化的理论深入透彻地剖析了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异化,并在宏观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方案,在微观上援引宗教、艺术与爱的理论对人心的异化开出了救赎之方。

  • 标签: 弗洛姆 异化 异化心理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弗洛姆,以融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独特理论视角,深入分析人们“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并希望以考察与分析现代人性格结构与困境,试图找到消除困境之路.当代中国人们也有着如弗洛姆所说的“逃避自由”心理困境,本文试图从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来源、内容、中国现当代具体表现及其现实意义四方面内容,来寻找其真正的解决途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帮助.

  • 标签: 弗洛姆 逃避自由 心理机制 现实意义
  • 简介:摘要弗洛姆将人格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人格是制约人的潜能实现的方式,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基础。尤其是生产性人格能够激发并引导人性中理性和爱的潜能的充分实现,推动个体行为向善并且成为善良的人。生产性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取向,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往往是不同人格取向的综合,那么,人格塑造就是发育生产性人格在整个人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弗洛姆以生产性人格为核心规范建立了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弗洛姆 人格 生产性人格 健全
  • 简介:弗洛姆以精神分析社会学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自由观。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处于两难困境之中:既向往、追求自由,又难以忍受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孤独,转而想方设法地逃避自由。但是,逃避自由不是现代人摆脱困境的出路,实现积极的自由才是避免孤独的最佳方式,而自发性的爱与创造是获得这种积极自由的唯一有效途径。

  • 标签: 自由 弗洛姆 自发性 困境
  • 简介:摘 要:弗洛姆积极关注于社会的良性发展。他敏锐的察觉到,虽然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人的精神危机却日益加重。人与外部世界的隔阂越来越深,因此,他重新审视了社会的发展与人的需要,为达到健全的人、健全的社会,给出了方向性的解释。这为我们如何推动社会良性发展,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弗洛姆 精神危机 健全的社会 爱的艺术
  • 简介: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自由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人们对于自由问题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弗洛姆将自由分为三个阶段,即:前自由阶段,消极自由阶段以及积极自由阶段。对个人自身利益的理性追求在他的自由理论中被称为前自由阶段;消极自由是人在获得自由后却要摆脱自由,重新依附于一个权威的心理;积极自由指的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他人、充分开发自身潜能的状态,积极自由是独立于他的学说并且建构建立在人类自由成长过程的假设之上的。通过比较三者的异同,区分自由不同阶段的涵义,可以为当代人实现“真正的自由”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马克思和弗洛姆始终信奉社会主义,把人看作人,追寻人与社会的和谐。他们视角一致,极为冷静和理智地看待人和社会,不愧为诊断人类疾病、指点人类命运的思想大师。相比较而言,马克思着眼于国家、社会的宏观架构,弗洛姆着眼于微观环境的改善;马克思强调国家行为,弗洛姆强调个人、群体的心理、行为可改变社会环境。马克思的人本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实现铺设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框架和基础,而弗洛姆的人本理论则是各个方面的细化和深化。他们的人本理论合在一起,显示出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具有真正的活力和吸引力,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教条,并且使社会主义者不再感到气馁,从而可以切切实实地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 标签: 马克思 弗洛姆 人本思想 异化
  • 简介:1961年,埃里克·弗洛姆反核武器和论马克思1844年人本主义著作的文章引发了他与冷战自由主义者西尼·胡克、理查德·伯恩斯坦等人的论争,但也由此与拉亚·杜纳耶夫斯卡娅有了新的联系。

  • 标签: 弗洛姆 人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
  • 简介:生民之初,人类是作为群体而生存,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离群索居,因而没有什么个体意义上的自由,而只是像在伊甸园中那样,大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如弗洛姆所说“在‘伊甸园’中,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和谐地相处在一起”。奴隶制时代的压迫,剥夺了每一个奴隶作为人而生存的权利;中世纪每个人都处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虽然严格地规定了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但同时也把每个人禁锢和笼罩在统治阶级的政治和思想即神权的藩篱之中。

  • 标签: 逃避自由 弗洛姆 借鉴 批判 和谐相处 社会结构
  • 简介:一、弗洛姆的“社会主义”观1.弗洛姆“社会主义”观的思想来源弗洛姆的社会主义观是承继前人理论孕育而生的。在弗洛姆的有关著作中,围绕社会主义的问题,他重点涉及了巴贝夫、查尔斯·傅立叶、罗伯特·欧文、蒲鲁东、彼得·克鲁泡特金、古斯塔夫·兰道尔和马克思等人的社会主义思想,并试图从中求其共性,进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社会主义观点。

  • 标签: 社会主义观 弗洛姆 述评 社会主义思想 古斯塔夫 傅立叶
  • 简介:摘 要:马克思将目光转向现实的人以后,为哲学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沿着马克思人学理论和异化思想的道路发展的。哲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却以一种新的方式,扼杀了人的自由。现代的工业文明是使人沉沦的原罪,人本是自由的,但是西方工业文明却使人成为一个“被吞噬的主体”,人不再有成为奴隶的危险,却有成为机器人的隐忧。弗洛姆关注马克思早期的异化思想,将“人”作为其毕生研究的主题和目的,将着重点放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上,对现代社会对人主体性与自由的束缚进行了批判,探究实现人解放的途径与方式。

  • 标签: 异化 自由 解放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何谓道德的独特见解。道德是人自身潜能的实现,独立人格的养成。道德教育也就是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善,并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形成自我的道德品质。在认识的方式上,弗洛姆反对客观主义的认识论,提出了体验性的知识的概念。弗洛姆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道德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弗洛姆 道德 体验性知识 道德教育
  • 简介:弗洛姆关于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论述中,弗洛姆还从政治和文化两个层面提出了实现健全的社会传播关系的构想,这是任何社会中必然的事实

  • 标签: 传播思想 传播试论 健全传播
  • 简介:弗洛姆关于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论述中,弗洛姆还从政治和文化两个层面提出了实现健全的社会传播关系的构想,这是任何社会中必然的事实

  • 标签: 传播思想 传播试论 健全传播
  • 简介:弗洛姆关于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论述中,弗洛姆还从政治和文化两个层面提出了实现健全的社会传播关系的构想,这是任何社会中必然的事实

  • 标签: 传播思想 传播试论 健全传播
  • 简介:弗洛姆在其人道主义伦理学中提出了关于什么是善、什么是人道主义良心以及有道德的人的性格特征等理论,虽然他坚信道德新人一定会出现,但现实却并非如此。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整体论的思维方式要求社会与人同时发生变革,增加道德实现的难度;认为道德的力量来自人的自律,排除了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的支持,使得道德的力量在异化的社会条件下很难发挥作用;没能将理论思维与经验观察很好的结合起来,导致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距离。

  • 标签: 道德 弗洛姆 人道主义伦理学 整体论 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