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所谓"文教",最早出现于《尚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东汉荀悦对"文教"一词曾做出解释:"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①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亦曰:"此服诸侯揆度王者政教而行之。"②据此,文教当指礼乐法度,文治教化。

  • 标签: 中国 古代 边疆文教 《尚书·禹贡》
  • 简介: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以及我国边疆省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思想论述,其核心内容涵盖治边原则与方略,以及边疆发展、边疆安全、边疆生态文明等关键议题。习近平的治边思想着眼于国家全面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局,既抓住了当前边疆治理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又遵循了边疆治理的客观规律,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边疆治理理论的新贡献,对于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治国必治边 边疆发展 边疆安全 美丽边疆
  • 简介:政治学是最早提出边疆治理概念并深耕边疆治理研究领域的学科。目前中国的边疆治理研究,仍面临着创新研究方法、开拓研究领域和激发新的知识增长点等问题。比较研究方法是政治学的经典研究方法之一,将这一方法引入边疆治理研究而形成的研究领域即“比较边疆治理”。但要使“比较边疆治理”成为较具活力和贡献力的领域,不仅需厘清比较的基本逻辑,把握研究的主要论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比较研究的维度。而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要有效谋划好边疆边疆治理,更应重视和加强边疆治理的国别比较。其中,大国的边疆统合、强国的边疆战略、邻国的边疆政策及小国的边疆经营尤其值得关注。

  • 标签: 疆域 边疆 边疆治理 比较政治 比较边疆治理
  • 简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边疆被置于巨大的场域之中,边疆治理需要在更广阔的地理空间中进行谋划与发展。“区域主义”取向的边疆治理符合了边疆空间场域变化的趋势,立足解决边疆地区多样性区域性问题,实现了对“族际主义”治理取向内涵的共生与超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边疆治理理念。实施“区域主义”取向的边疆治理,需要正确认识和判断边疆治理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内部区域特征和外部空间环境,通过边疆治理的战略重构、制度重构和实践重构,促进边疆治理发展。

  • 标签: “一带一路”倡议 区域主义 边疆治理 空间思维
  • 简介:边疆作为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地带,既拱为着国家的核心区域又为国家提供安全屏障和战略纵深,意义重大。在边疆治理中民族政策立下大功,值得大书特书,但当民族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后,其他的边疆问题的地位会变得凸显出来,民族政策毕竟不能使其他的边疆问题迎刃而解。边疆问题和民族问题都各有特殊性,运用恰当的边疆治理模式和民族问题治理模式,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民族问题 边疆问题 民族政策 战略纵深 云南边疆 边疆民族地区
  • 简介:边疆稳则国家安,边疆强则国力盛,而边疆的稳定和发展,都取决于边疆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成为边疆治理创新的思想资源和现实基础。

  • 标签: 边疆治理 思想资源 现实基础
  • 简介:国家在场是国家对多民族边疆地区治理的一种技术实践,国家在场技术实践包括经济技术、政治技术、文化技术和符号技术,其中符号技术是现代国家最具特色的治边技术,四种技术通过垂直下沉的行政网络实现对多民族边疆地区的治理。国家在场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四种治理技术深人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四种治理技术是意识形态得以实现的载体。

  • 标签: 多民族边疆地区 国家治理技术 国家在场
  • 简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对国家的边疆边疆治理来说,大数据不仅催生了新的边疆形态,同时也丰富了边疆治理的资源,这一资源在边疆治理中大有可为。大数据时代,需重视边疆治理的大数据资源,建构大数据思维。为此中国应着力构筑自己的数字边疆,加强对包含数字边疆在内的边疆治理谋划。

  • 标签: 边疆 大数据 数字边疆 国家治理 边疆治理
  • 简介: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变得烜赫一时炙,不仅成为各国学术界的热点话题,而且成为新闻舆论界关注的焦点。虽然理论界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尚无定论,但“全球化”确实客观存在并产生了全面且深远的影响,将边疆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凸显了出来。而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在全球化趋势下出现了影响边疆治理的新的因素,如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性公共问题的出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推动等,使得边疆治理遭遇新的挑战,并使人们对边疆观念的理解、国家安全的维护、国家利益的保护等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 标签: 全球化 边疆治理 公共安全 国家利益
  • 简介:边疆”的本质属性涉及人口及其密度,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从“边疆”的人类社会属性上讲,社会安全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则是衡量边疆特性的基本维度。根据边疆社会属性的两大维度——安全与发展程度的高低,通过2×2矩阵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纯粹型、控制型、相对型和中心型。在此基础上,总结抽象出边疆治理的基本路径:安全优先模式、发展导向模式、“钟摆”模式和安全发展并重模式。

  • 标签: 边疆治理 类型 安全 发展 模式
  • 简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复杂性不断增加,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要注重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重点在完善制度建构、加强价值整合、注重民生改善、维护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活力、筑牢边疆安全等方面进行强化。实现治理效益的最大化。

  • 标签: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边疆民族地区
  • 简介: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不仅在国际领域对国家之间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构成威胁,也是国家内部治理的新课题,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本研究从国家治理的角度重新审视气候变化对边疆的影响。研究梳理了自然科学和考古的研究成果,发现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社会经济变动不绝于耳。边疆不仅仅是中国的生态屏障所在,由于地理地貌的构成特点,也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的区域。未来气候持续变化的情况下,边疆地区在水安全、粮食和国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海岸线安全和重大工程安全方面都面临极大的挑战,这些都将成为边疆治理的新内容。文章认为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除了在工业化发达地区继续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减少资源消耗以外,在广大的边疆地区的生产活动要充分尊重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走生态发展之路。同时,建立边疆适应气候变化的长期机制是边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成为当今边疆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安全 边疆治理 气候适应
  • 简介:中国边疆治理的中心,不在中国的中心地带,也不在中国的边疆地带,而是在中国的通道地带。地理上的通道地带,就是由长城、丝绸之路及藏彝走廊组成的,夹杂在北部蒙古高原、西部沙漠戈壁绿洲、西南青藏高原、东部平原区域等中国内部四大生态文化区之间的农牧混合地带。从横向角度来说,通道地带连接中国四大生态文化区;从纵向视野来说,中国祖先在通道地带起源、发展并向四周拓展并形成中国边疆;从中国中心与边疆的相互关系来说,通道地带是中国边疆与中心聚合与离心力量相互博弈的纽带。当今天中国边疆面临诸多问题时,通道地带对内吸引和凝聚作用、对外桥梁作用、对边疆具体问题的源头和症结作用不容忽视。

  • 标签: 通道地带 长城 丝绸之路 藏彝走廊
  • 简介:摘要: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边疆治理问题一直存在于朝代的更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自进入封建社会起开始进行治边拓边活动,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近代社会开展的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唤醒人民的民族精神,开始自觉的维护国家整体不容分割;新中国成立后,对边疆治理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巩固。在当今时代,边疆治理依然是我国重点处理的工作之一,它关系着我国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二者之间始终保持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提升边疆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使其体现出现代化的特征,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标签: 边疆治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演进过程
  • 简介:根据地域的不同,可以把国家治理划分为腹地治理边疆治理。在边疆治理中与腹地治理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构成边疆治理的一般客体;而边疆省区面临的特别迫切或特殊的公共事务构成边疆治理的特殊客体,包括边疆开发和发展问题、民族问题、国家安全问题、政治认同问题等。区分边疆治理的一般客体和特殊客体是为了凸显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格局中确实具有特殊性,对特殊客体的治理彰显了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格局中的独特价值。

  • 标签: 边疆治理 一般客体 特殊客体
  • 简介:火车到达依兰是晚上六点,之前两小时人天就黑了。这是公历十月中旬,北方其他地方六都还在秋天,这里却已经是冬天了。天黑的时候,车窗外飘起了雪花,过道和车厢连接处大包小裹的乘客陆续下了车,车厢内才变得宽敞和安静一些。这是通往此地唯一的一趟普快列车,也是本省目前仅存的一趟绿皮火车。尽管有所准备,实际状况还是超出了苏皖的想象。

  • 标签: 边疆 火车 车厢 列车
  • 简介:为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治理,康熙皇帝于热河地区建立木兰围场与避暑山庄。康、乾二帝频繁巡幸热河并展开抚绥蒙古、处理政务、参与热河事务管理等政治活动,深化了清廷对蒙古地区的统辖,加强了中央对北部边疆的统治,客观上提升了热河地区的政治地位,促进了热河地区经济发展。

  • 标签: 清帝 巡幸热河 蒙古 边疆治理
  • 简介:摘要提高乡村自我发展能力,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就包括有“治理有效”的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则指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边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乡村治理方面有较多的特殊性,面临更多的困境。笔者试图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切入点,探讨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问题。

  • 标签: 边疆民族地区 德宏州 乡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