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放射治疗是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能够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并进一步改善生存率,但是严重的正常组织损伤限制了放射剂量的进一步提高。调强适形放疗具有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三维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靶区内剂量能够按照处方要求分布的优点,能够在不增加正常组织损伤的前提下,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已经在头颈癌、前列腺癌等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放射治疗 肿瘤 调强适形放疗
  • 简介:放射治疗学已有百余年历史,对成年人的癌症来说,放射治疗目前仍是仅次于手术的治愈性手段。放射治疗学家的目的是给肿瘤组织致死性剂量的电离辐射;辐射对DNA的损伤将导致细胞死亡,尤其是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辐射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影响的差异决定于以下几方面:

  • 标签: 放射治疗 辅助性放射治疗 治疗类型 治疗计划 肿瘤
  • 简介:摘要舌癌是口腔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口腔癌的1/3~1/2,占头颈部肿瘤的1.6%~10.2%。舌癌好发于舌侧缘。发病原因可能与烟酒的长期刺激有关,牙齿残根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或口腔不良卫生使细菌或(和)真菌在口腔内滋生等原因亦可能诱发癌变。舌癌放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舌癌 放射治疗
  • 简介:交替半身放射(alternativehemi-bodyirradiation,AHBI)治疗可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重建造血功能,是一种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的新方法。从1979年开始国外已有人用HBI治疗血液肿瘤,并取得一定效果,国内近5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AHBI的原理和方法1.1原理①根据白血病化疗后造血干细胞迁移早于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时差为理论依据,进行致死剂量交替半身照射,既清除了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又由于造血干细胞从屏蔽骨髓中交替种植而重新造血,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以大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模型研究发现,骨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迁移的时间为11天以上。大鼠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周围血粒细胞集落刺激

  • 标签: 交替放射治疗 半身交替 放射治疗血液
  • 简介:1回顾外放射治疗肝癌已经有50年历史.肝癌放射治疗技术经历了全肝放射、局部放射、全肝移动条放射、手术定位局部放射、局部超分割放射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衍变.此外,放射免疫治疗、内放射治疗也在上世纪80年代后运用于临床.

  • 标签: 肝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进展
  • 简介:目的分析澳门初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84例鼻咽癌患者接受了根治量的放射治疗(二维放疗或调强放疗IMRT)。局部晚期患者接受了同步放化疗。回顾性分析上述数据,运用卡方检验评估不同因素对放疗疗效的影响。结果患者放疗后随诊2~22月。放疗结束时,鼻咽肿瘤完全消退58例,部分消退26例。颈部淋巴结完全消退32例,部分消退29例。提高鼻咽部放疗剂量有利于鼻咽肿瘤的消退。临床观察,调强放疗能改善口干的症状,但比较强调放疗和二维放疗对口干的影响,结果没有统计学的差异。结论强调放疗对鼻咽癌的局部控制近期疗效理想。局部晚期患者对于同步放化疗有较好的耐受性。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适形放疗 强调放疗
  • 简介:目前脑肿瘤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放射治疗有利于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随着肿瘤影像诊断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脑肿瘤放射治疗的新技术不断推出,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质子治疗技术、中子治疗技术和近距离治疗技术,达到高精度定位、高精度计划设计和高精度治疗,将成为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

  • 标签: 脑肿瘤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调强放射治疗 重粒子治疗 中子治疗
  • 简介:放射治疗对于控制各种恶性肿瘤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在50%以上的癌症病人中它是整体治疗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常用于治疗比较局限的病变,在对原发或转移病变引起的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放射治疗 疗前评估 治疗目的 治疗计划 头颈部肿瘤 鼻咽肿瘤
  • 简介:我科自2000年10月~2003年5月采用放射治疗脑瘤30例,疗效满意。对出现的各种放射治疗反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因而护理在治疗中起到了一定作用,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治疗疗效 放射治疗 护理 脑瘤 治疗反应 并发症
  • 简介:放射性脑病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随着头颈部肿瘤诊疗技术的提高,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生存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同时由于MRI及CT的广泛应用,放射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亦有明显提高,为放射性脑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和随访条件.我院从1978年至1999年12月共收治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及手术证实为放射性脑病患者6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放疗 放射性脑病 并发症 影像学表现 治疗
  • 简介:食管癌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在10%左右.1、2、3年生存率平均约50%、30%、20%。如何通过综合治疗手段提高疗效.是放疗工作者所关心的课题。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63例食管癌效疗患者进行了顺铂(DDP)、氟尿嘧啶(5-Fu)加足叶乙甙(VP-16)综合治疗对放疗增敏作用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治疗 联合用药 顺铂 氟尿嘧啶 足叶乙甙
  • 简介: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术前放疗、术后放疗以及单纯性放射治疗等.放射治疗成功的关键除了合理的放疗计划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准确无误的放疗操作技术.现将食管癌病人的放疗操作体会简述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治疗 放疗体位 放疗反应
  • 简介:背景与目的:随着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生存时间延长,继发性脑肿瘤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本文旨在评价继发性脑瘤放射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继发性脑肿瘤患者采用二或三阶段的放射治疗方式,第一段全颅放疗方法为每次1.8Gy,共5次;第二段全颅放疗每次2Gy,共18次,全颅总剂量45Gy;第三阶段对单发灶患者给予小野追加放疗总剂量10—16Gy。均为常规分割每天1次,每周5次,单发病灶者总剂量55—61Gy,多发病灶者总剂量45Gy。结果:完成放疗计划31例,中断放疗5例,都在总剂量10~30Gy时中断。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33例,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25%、5.6%,平均生存时间10.5个月。结论:继发性脑肿瘤放射治疗有效,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 继发性脑肿瘤 全颅放疗 生存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后的常见症状是局部疼痛,系肿瘤在骨组织内转移性播散,造成浸润或自发性病理性骨折和骨破坏、塌陷或骨外广泛播散使相应骨髓、颅神经或周围神经受压所致.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作用明显、迅速,毒副反应小.我科自1997年2月至2000年6月收治骨转移瘤36例,经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骨转移痛 放射治疗 止痛 护理
  • 简介:作者检查了经伽玛刀(γ-刀)放射外科治疗的22例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malformation,CM)病人情况,以评估γ-刀治疗此种病变的价值。在Karolinska医院自1985~1996年应用γ-刀治疗了23例CM病人。1例病人失去随访。对有治疗结果的22例病人进行了分析。在早期的半数病人采用高剂量照射CM(周边剂量>15Gy),在后期的一半病人则采用较低的照射剂量。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畸形 放射外科治疗 伽玛刀 照射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病人的预后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对其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文对1977.5至1996.5收治的脑转移瘤130倒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原发肿瘤为肺癌的118倒,其它来源的为12例。所有病人给予全脑放疗,其中,辅以手术的17例;辅以化疗的63例。结果: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1年生存率为32%。年龄≤65岁、单发转移灶、无其它部位转移者预后好;原发乳腺癌的脑转移瘤病人比原发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好。放疗剂量≥60Gy扭与<60Gy组比较,有效率由33%提高至lOO%(P

  • 标签: 脑转移瘤 病人 全脑放疗 放射治疗 手术 预后
  • 简介:介入神经放射在我国开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除神经外科医师外,还有放射科、神经内科、介入科医师。由于各专业医师的培养经历和临床理念不同,在工作中存在着经验的不足或培养理念的差异,如适应证选择的混乱,技术操作的粗糙、不规范,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若不及时纠正和引导将会使这一新的技术陷于滥用。2005年2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内治疗组邀请全国24名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介入放射科的神经放射学和脑血管病的临床专家,在海南三亚制定了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操作规范,并将其作为行业规范和法律参考,不定期进行修订。修订稿分三期连载。

  • 标签: 介入神经放射 诊断方法 放射造影术 脊髓血管造影术 颅内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