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政府采购改革向纵深发展,风险意识已经逐渐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中也包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管风险。如何预警危机,增强鉴别风险的灵敏度和可预见性成为监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管实践中,常常会发生有关监管行为与国家法律法规、监管结果与客观实际要求相背离的现象,不仅导致对有关采购操作运行的合法合规性、效用性难以作出精准的判断,而且也给我国政府采购管理和改革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当前我国政府采购监管工作重心正在逐步变事后救援为事前预防,而借助监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在政府采购发生重大事件之前进行干预,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采购风险的发生。所以,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必须摸索构建一种新型监管模式,使服务与监管、预防与预警、教育与制裁有机结合,将政府采购监管关口前移。本文探讨了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管风险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对"预警制"的行为逻辑及操作程序分析,有效识别风险,推进风险预警制的建设,做到未雨绸缪,不断提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避免产生公共服务领域内的"蝴蝶效应~1"。

  • 标签: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 监管预警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在儿童口腔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方法本次选取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口腔外科接受治疗的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儿二百四十五例,根据患儿的每个年龄段对其进行了划分,学龄前期(3~6岁)患儿共有八十二例,学龄期(7~10岁)患儿共有一百零八例,少年期(11~14岁)患儿共有五十五例,本次针对患者进行了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干预,对护理干预后,患者配合治疗的合作度进行了对比。结果在护理干预后,每个年龄段的患者在合作人数上比护理前高,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患者合作度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每个阶段的患儿进行了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对口腔外科护理干预,帮助患儿有效的缓解消极、恐惧的心理,使得患儿诊疗的合作度得到提高,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心理诱导 行为诱导 口腔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七氟醚麻醉诱导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时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患儿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明显,对心率、动脉压影响小,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氯胺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氯胺酮 患儿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和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用麻醉诱导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效果。结果研究1组患者开始麻醉诱导至意识消失时间长于研究2组患者(P<0.05);插管后3min、5min的血压、心率状况均优于研究2组患者(P<0.05)。结论两种麻醉诱导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较七氟醚吸入起效迅速,但七氟醚吸入对患者生命体征产生的影响更小,麻醉状态更平稳。

  • 标签: 麻醉诱导 七氟醚 异丙酚 临床效果
  • 简介:李同学十分爱好数学,可自从学习三角函数后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感觉.这一日,他找到数学老师.生老师,听高三学长讲,高一的三角函数可难学了,一大堆公式,光是记住就占用了许多大脑存贮单元,更不用说还有那么多“烦人”的题目.刚开始还没在意,学了诱导公式后感到学长还真是没有骗我.老师,诱导公式真的是“拦路虎”吗?

  • 标签: 旋转视角 视角诱导 诱导公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的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儿采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氯胺酮麻醉诱导,观察麻醉前后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以及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前后不同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麻醉前后不同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患儿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明显,对患儿的心率、动脉压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氯胺酮。

  • 标签: 七氟醚 氯胺酮 小儿全身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诱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使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n=40)使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手术时间和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具有起效迅速、苏醒快的优势,且麻醉过程中对患儿血压、心率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是小儿手术理想麻醉诱导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麻醉诱导 外科手术
  • 简介:患者,女性,76岁。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1个月余,右足第4、5足趾青紫7天"于2014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入院查体示右小腿及右足皮温低于对侧,右足第4、5足趾青紫,右侧股动脉搏动弱,右侧胫后及足背动脉未及搏动。动脉彩超示右侧股、腘动脉斑块;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右侧为0.39,左侧0.85。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5000IU,每12小时一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

  • 标签: 下肢间歇性跛行 右侧股动脉 踝肱指数 腘动脉 阿司匹林肠溶片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针对传统交通控制与诱导模型及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具有中心协调系统(CCOS)的交通控制与诱导协同模型。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将历史数据的短时交通预测、交通事件检测结果以及实时交通流数据设计面向交通动态的信息融合,并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控制诱导协同模型,同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确定。。通过典型的路网进行仿真实验和对比分析,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交通控制 交通诱导 数据融合 神经网络 协同模型
  • 简介:摘要针对我国机动车辆保有量持续增加,停车难的问题,本文就智能化停车诱导系统展开探究,介绍了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的构成,并对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的施工技术和调试要点进行阐述,以期能为相关施工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停车问题 智能化 诱导系统 施工工艺 系统调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长陪同在小儿麻醉诱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例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诱导由家长陪同,对照组直接由护士带入手术室,比较两组患儿情绪状况以及血压与脉搏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安静配合87例,占82.0%,不安尚且配合14例,占14.0%,哭闹不配合4例,占4.0%,对照组安静配合37例,占37.0%,不安尚且配合38例,占38.0%,哭闹不配合25例,占25.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血压脉搏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陪同在小儿麻醉诱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麻醉诱导 家长陪同 护理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头痛、头晕6月,加重2天"于2016年10月12日入院,神志清楚,营养差,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无手术和麻醉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示:体温(T)36.6℃,脉搏(P)82次/分,呼吸(R)20次/分,血氧饱和度(SpO2)99%,血压(BP)122/78mmHg(1mmHg=0.133kPa),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查头颅MRI显示:右侧颞叶结节状混杂信号,考虑"海绵状血管瘤".

  • 标签: 过敏性休克 麻醉诱导 右侧颞叶 听诊呼吸音 药物过敏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目的山奈酚是一种有抗炎、抗氧化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前期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在体外水平可抑制膀胱癌化疗药顺铂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本研究主要在体内条件下探讨山奈酚对顺铂心脏毒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顺铂组、顺铂+山奈酚(50mg/kg)组和顺铂+山奈酚(150mg/kg)组,每组5只大鼠,采用腹腔给药处理14天。之后,分别检测心肌损伤指标LDH、CK-MB、cTnⅠ及cTnT的变化,氧化应激指标MDA、GSH和SOD的表达变化。通过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相应处理后14天,发现顺铂处理组血清LDH、CK-MB、cTnⅠ及cTnT,心脏氧化应激标志物MDA、GSH和SOD以及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而同时给予山奈酚处理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单纯顺铂处理组下调,且较高剂量山奈酚(150mg/kg)组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山奈酚可在体内水平抑制顺铂诱导的心肌损伤。

  • 标签: 山奈酚 心肌损伤 顺铂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小儿全麻手术患儿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纳入患儿72例。对照组患儿使用氯胺酮常规诱导麻醉,观察组患儿使用七氟醚诱导麻醉。对比两组患儿麻醉相关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患儿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麻醉后,观察组患儿气管插管时间为(87.64±12.13)s,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76.28±10.39)s,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为(65.05±13.19)s,均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后,动脉压为(69.75±10.23)mmHg,心率为(79.26±10.35)次/min,与麻醉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麻醉后,动脉压为(62.11±8.34)mmHg,心率为(70.63±7.64)次/min,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诱导中,使用七氟醚作为麻醉诱导药物,可明显改善患儿麻醉相关临床指标,同时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总体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七氟醚 小儿手术 麻醉诱导
  • 简介:声动力疗法现已被广泛学者关注,其具有损伤小,选择性高的特点在治疗肿瘤方面备受青睐,声动力疗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有多种理论,而内源性细胞凋亡在声动力疗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占主要作用,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声动力疗法处理肿瘤细胞后可使细胞内源性凋亡相关因子Bax、caspase-9、caspase-3表达均有所增加,细胞膜电位改变,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 标签: 声动力疗法 凋亡 肿瘤细胞
  • 简介:摘要诱导轮是安装在离心泵叶轮前面以提高吸入性能的装置。因其超大螺距、深流道的特点,多采用五轴或四轴联动机床进行加工,其一般流程为先定轴开粗后五轴联动精铣。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定轴开粗次数很多,且给精铣留下的毛坯余量不均匀。本文旨在尝试五轴开粗的方法,探讨其参数设置的特点,并对比与常规方法的优劣。

  • 标签: 诱导轮 五轴开粗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低氧环境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Cs)凋亡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正常氧(20%O2)或低氧(1%O2)状态下培养PDLCs,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低氧诱导前后PDLCs形态学变化;台盼蓝染色实验检测PDLCs细胞死亡率的差异;凋亡实验比较各组PDLCs凋亡水平的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p53、Caspase-3、Bcl-2与Bcl-xL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低氧处理时间延长,人PDLCs细胞数量减少,体积逐渐变小,细胞胞质浓缩。台盼蓝染色实验与凋亡实验均证实低氧处理48h后PDLCs死亡率(t=3.855,P=0.018)与凋亡率(t=6.621,P=0.003)显著增高。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显示PDLCs中HIF-1α、p53、Caspase-3蛋白随着低氧刺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Bcl-2与Bcl-xL蛋白逐渐降低。结论低氧能促进PDLCs形态变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 标签: 细胞低氧 细胞凋亡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凋亡相关蛋白
  • 简介:微观层面的有效率运营是实现农业保险向宏观层面政府主导与微观层面市场机制调节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重点,建立有效的微观利益诱导机制以实现对微观参与主体的有效诱导是关键所在。现阶段,中国农业保险微观层面尚未构建系统的利益诱导机制,政府对农业保险的介入通过一些松散的干预措施得以实现,农业保险市场的运行主要依赖于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存在财政补贴失效、交易成本巨大、法规缺失与监管不力、缺乏可持续性等效率困境。基于此,应该以实现效率均衡为核心,以需求和供给为主线设计农业保险微观利益诱导机制,推进农业保险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 标签: 农业保险 微观运营 利益诱导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下使用不同麻醉诱导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剖宫产住院病患,均存在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观察组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比两组产妇手术安全性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差异性。结果随着剖宫手术的进展,在气管插管时心率及血压均显著升高,BIS均显著下滑。在胎儿娩出后,观察组BIS、心率、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生1分钟及出生5分钟时Apgar评分分别为(7.29±0.36)分与(7.64±0.48)分,观察组分别为(8.31±0.42)分与(8.97±0.31)分。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间为(5.58±1.03)min,观察组仅需(3.67±0.94)min。血氧含量方面,观察组达到(30.89±2.74)mmHg,对照组为(27.21±3.58)mmHg。结论相对于丙泊酚而言,吸入麻醉七氟醚在手术安全性上更高,更适合用于麻醉诱导

  • 标签: 剖宫产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