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诱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1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诱导

袁玉荷

云南省宣威市宛水第一小学655400

教学过程是一个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自己赤诚的爱心、饱满的热情,在师生之间营造信任、亲密、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以情动人,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喜欢数学老师,对数学这门学科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实施情感诱导要运用正确的方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讲究诱导语言,实行情感激励

在情感诱导中,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一件事,是关心询问,还是训斥指责,其效果迥然不同。以学生没有完成数学作业为例,有的数学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有的甚至当着全体学生的面训斥、挖苦。结果有一些因故没做作业的学生便认为老师不近情理,产生了抵触情绪,个别无故没做者也会因心理逆反而来个“破罐子破摔”。

因此,只有诚心诚意地询问其没做的原因,分析没做作业造成的损失与影响,并帮助他们合理安排课后作业时间,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同是“为什么没有完成”一句话,由于声调语气、面部表情的不同,可以充分反映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是亲切关心、帮助,还是严厉指责、训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进行着认知性的学习,同时还进行着情感性的学习,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智力训练,也要重视情感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把认知活动由最初产生的兴趣转向热情而紧张的思索和探寻中,使他们获得种种有益的情感体验,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所学内容。

例如:我在教学了“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后,设计了一个“师生听反话做动作”的游戏训练。教师说“上”,学生拍“下”;教师说“左”,学生拍“右”;教师说“前”,学生指“后”。接着我又指名叫同学先说,然后教师做动作……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参加。这样的练习形式既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又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难点。

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激励,主要是借助于面部表情和语言评价来实现的。其中语言评价可以说是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接受最为广泛的激励机制。例如,当出示题目后,老师讲一些激励性的话,会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解题欲望,诸如“这道题有些难度,哪些同学能独立解答出来”。当学生在静悄悄地解题时,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讲几句话给学生以启发和鼓励。如:“×××已经想出了三条解题思路。”“你只要再多想一步,便会有新的成果。”

当学生解题结束后,可先让他们各自说说解题的方法,然后比较方法的优劣。对有创见的方法,教师要多夸奖。如:“×××的解题思路清晰、简捷。”“×××的解题思路有创造性!”

通过这些语言的评价和激励,就会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和移情,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激励作用和精神力量。

二、以身作则,注意身教诱导

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因此,历来教育家都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并把它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觉得这句话千真万确。一次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许多同学所画的线段都是随手画的。我找来几个同学,问他们为什么不用直尺或三角板比着去画,他们的回答是:“因为老师您上课时,在黑板上也是随手画的。”这件“小事”使我受到很大震动,我想,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教师身体力行,学生自然会把它作为学习仿效的榜样。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因势利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注意因势利导,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不断进步。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出了这么一道题:“一根绳长10米,截去米,还剩多少米?"学生们看过题目后都纷纷举起了手。有一个胆怯内向的女生也慢慢举起了小手,此时,我请她到黑板上求解,只见她列出了这样的算式:l0-10×=2米。全班同学看后哄堂大笑。

她也知道错了,小脸涨得通红。这时,我并没有批评她,也没有对她的算式做任何评价,而是微笑着鼓励她:“你的算式挺有意义,可惜不是我出的这道题。假如你的是对的,就请你改一下这道题,好吗?”结果,她真的改出来了,改为“截去”。随后我表扬了她,只见她笑咪咪地走了下去。我又进一步在学生中强调了“率”()和“量”(米)。

是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常会犯错,不论是学习上或是思想上。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不足,把错误作为学习的一种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份自信,从而走向完善。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信的时候,课堂对学生也才会有一种亲和力。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老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赞许,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注意保护其积极性,给学生以自信。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运用情感诱导的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品质,是教师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诱导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