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对2006—2011年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腰椎退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加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有16例行椎板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椎间Cage植骨融合矫形固定术。术前、术后均行影像学检查,记录患者减压方式、范围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及间歇性跛行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内固定物融合良好,随访过程中有2例分别在术后4个月和11个月发生L5两螺钉松动,未给与特殊处置,继续随访观察未见有松动加重迹象。有3例患者术后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较术加重,其中2例腰痛症状不明显,继续给与观察;有1例行翻修手术,重新行内固定并延长固定融合范围至L5/S1。结论退变性腰椎治疗的首要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改善临床症状,重建腰椎序列的稳定性,这也是保证手术远期疗效的主要手段。固定和融合范围的选择需要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做到个体化治疗。

  • 标签: 腰椎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 简介:前言先天性脊柱(congenitalscoliosis,CS)伴高肩胛症(Congenitalelelvationofthescapula,Sprengel'sdeformity)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性发育畸形.Tsirikos等[1]分析了537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的肋骨、胸廓及肩胛畸形,在497例CS患者中43例(8.6%)合并高肩胛畸形.Cavendish等[2]报道的100例先天性高肩胛症患者中,有39例(39%)伴CS;与单纯的先天性高肩胛症或CS相比,CS伴高肩胛症的临床评估及手术策略更加复杂,现对这种复杂畸形的临床评估与手术策略作一综述.

  • 标签: 先天性高肩胛症 先天性脊柱侧凸 临床评估 手术策略 先天性脊柱畸形 先天性发育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融合内固定结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伴严重后畸形重度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伴严重后畸形的重度胸腰椎结核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16~65岁,平均39岁。入院时血沉66~128mm/h,平均为89mm/h;18例患者椎体病变范围超过50%;伴有严重腰大肌脓肿16例;5例为结核复发二次手术;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后凸畸形 植骨治疗 前后路 联合入路 前路病灶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弯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11例退变性腰椎弯患者进行后路手术并随访,观察Cobb角的改变及腰背痛的改善情况。结果11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功能改善,矫形无明显丢失。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弯疗效满意。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共110个椎体,均采用经椎弓根单PKP或合并另外一椎体成形术(PVP)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术后椎体前缘的高度恢复值、VAS和Oswestry评分的疼痛改善情况、骨水泥的渗漏方式及比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110个椎体均穿刺成功,所有96个患者手术效果均满意,椎体骨水泥分布比较理想,手术时间约20~40min/椎体,骨水泥注射量约5.4ml/椎体,术后VAS和Oswestry疼痛评分较术前均明显缓解(P〈0.01),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改善(P〈0.01),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骨水泥渗漏,大部分渗漏发生在椎体前缘及前的静脉丛,总体发生率为56.3%。随访36个患者的40个椎体,1例有相邻椎体的骨折发生,1例患者治疗椎的前上缘(无骨水泥填充部位)发生了轻度的塌陷,但患者无不适。结论PKP或结合PVP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应用球囊扩张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4年至2009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9例使用球囊扩张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18例,男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4.5岁.所有患者经骨密度检测均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均表现为骨折椎体局部疼痛,无双下肢神经症状.骨折椎体共33个:T82个,T101个,T117个,T1211个,L19个,L23个.所有患者术中经单椎弓根穿刺椎体;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3.25±0.76)ml.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X线位片骨折椎体后凸角,CT或MRI上受损椎管狭窄指数,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3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例患者疼痛缓解不明显,对症治疗后治愈.术中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渗漏至椎间盘,2例渗漏至椎体前方,渗漏率为10.34%;均无神经压迫症状及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342±1.13)分,较术前的(6.58±1.31)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角为-3.36°±15.78°,较术前后凸角-5.32°±16.17°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受损椎管狭窄指数(85.14%±10.12%)与末次随访时(84.07%±11.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应用球囊扩张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结果满意.

  • 标签: 骨质疏松 爆裂骨折 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人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LLD)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4月-2010年5月对163例腰椎间盘突出(L3-5)患者行PLLD。其中,男性92例,女性71例;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6个月至2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6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LLD,手术成功率100%,无血管、肠管、神经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6.75±2.32)降到术后(3.10±1.34)(P〈0.05).JOA评分由术前(11.84±2.42)提高到术后(25.36±3.24)(P〈0.05)。术后随访1-5年,优良率达94.5%。结论PLLD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好,适用于纤维环受损的L3-5腰椎间盘突出。

  • 标签: 腰椎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 侧入路 介入性放射学 摄影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脊柱半椎体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该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先天性脊柱单节段或双节段半椎体畸形患者。手术治疗包括骨骺阻滞术或原位融合术(第一组),保留半椎体的内固定矫形融合术(第二组)和半椎体切除内固定矫形融合术(第三组)。

  • 标签: 先天性脊柱侧凸 半椎体切除术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疗效观察 半椎体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开窗法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7月-2011年7月共对76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双开窗摘除髓核,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患者腰腿痛均消失,随访1年-3年零6个月,症状无复发,脊柱稳定性良好,优良率达96.08%。结论采用双开窗法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标签: 双侧开窗 腰椎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致力于随机一致性概念的进一步探讨.首先,通过一个特殊的层次剖分指出对任意的随机赋范模而言随机性模都有良好定义,从而改进了近期的文献中许多已知的结果.然后,提出并研究了一种与随机一致性密切相关的新性质,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随机一致性的复杂性.

  • 标签: 随机赋范模 随机一致凸性 随机凸性模
  • 简介:目的报道一种新的经前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严重后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前路后顶椎前移的方法治疗少儿脊柱结核伴后畸形5例,对比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了解矫形效果。结果5名患儿随访6~24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前脊髓神经症状在术后一段时间均完全消失,无医源性脊髓神经并发症发生。后凸角度﹙Cobb角﹚由术前32~55°平均42.2°,改善为术后5~26°平均12.8°;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植骨融合。初期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前路后顶椎前移法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非僵硬严重后畸形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脊柱结核 后凸畸形 顶椎前移
  • 简介:空间的性在不动点理论和连续选择理论以及优化问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线性的结构和其内在性质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具有广泛意义的结构。本文发现一种更具一般意义的抽象结构,并证明了它包含前面的各种结构,从而可以对这些结构进行统一描述。

  • 标签: 凸性 凸集 凸包 抽象凸结构
  • 简介:人格教育是教育活动的天然使命,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目标。在影响学生人格建构的多种因素中,除教育内容之外,教师的人格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有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部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有人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将被计算机取代,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也会逐渐消失。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有研究者预言,未来社会不会被计算机取代的职业有两个,

  • 标签: 教师人格 人格修养 学科特性 教育活动 人格教育 各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上选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有显著的疗效。方法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利多卡因行隐窝注射(n=60);对照组利多卡因行隐窝注射(n=60)。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一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HSS评分以评定治疗效果,并随访治疗三月后疗效评定。结果关于治疗后一周VAS和HSS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表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一周及三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VAS值降低更明显。讨论临床选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未见明显并发症。

  • 标签: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 侧隐窝 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0年8月~2012年2月我院对5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采用PVP治疗15例(PVP组),采用PKP治疗36例(PKP组),从疼痛缓解程度、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角度恢复率、并发症等方面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获得随访46例,PVP组13例,PKP组33例,随访时间6~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PVP组及PKP组术后三天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天、6个月和12个月椎体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率及椎体后凸角度恢复率PVP组与PK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骨水泥椎管内渗漏、脊髓神经根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PVP及PKP能迅速缓解疼痛,疗效确切,可不同程度恢复椎体高度和后凸角度,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椎板切除,保留对椎板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椎间、峡部、小关节植骨融合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腰椎滑脱症并峡部断裂36例,男22,女14例,年龄平均47岁(35~76岁),均采用“一椎板切除,保留对椎板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椎间、峡部、小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8个月(12~24个月),椎间植骨融合标准参照FDA推荐的Simmons法,36例手术后3~6个月全部骨性融合。术前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8.5±0.4分,术后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1.1±0.2分。结论一椎板切除,保留对椎板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椎间、峡部、小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并双峡部断裂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峡部断裂 植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