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拟通过对脑出血患者急性舌象与血液指标的观察,说明血液指标与中医的瘀血标志紫舌、暗红舌密切相关,【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急性舌象与血液指标的观察

  • 标签: 急性期舌 流变学相关性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变化的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06月-2013年06月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血液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浆粘度、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HCT、纤维蛋白原、中切、高切等数据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此类疾病患者血液检测流变变化显示,存在高凝状态,而血液数据可以作为肿瘤发展的重要数据。

  • 标签: 恶性肿瘤 血液流变学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活性、抗凝活性和血液变化规律。方法选择40例急性缺血性早中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采集静脉血,用血凝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抗凝血酶川活性(AntithrombinⅢ:α,AT—Ⅲ:α),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血液的指标。对比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缺血性卒中后急性Fib(4.3±1.6g/L)高于对照组(2.9±1.4g/L),有统计差异(P〈0.01),全血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差异(P〈O.05),AT-Ⅲ:α在急性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差异(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Fib升高,血液黏度增加,凝血活性增强及抗凝血活性降低。

  • 标签: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血液检测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膜的微黏度、红细胞电泳,血液的触变性和黏弹性、血小板黏附性、血小板聚集力、体外血栓的长度及干重、血栓弹性图、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等。目的讨论血液检查。方法根据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全血黏度测定可为临床许多疾病,特别为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全血黏度增高有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两种情况。

  • 标签: 血液流变学检查
  • 简介:血液是研究血液及血管的流动性、变形性及其在医学中应用的一门科学,他是力学和血液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血液检验不仅影响因素较多,而且缺少标准化方法;方法不统一,操作也未完全实现规范化。故难以保证实验质量,给质量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实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可靠的一项重要措施,血液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临床检测标准是一个全程质量控制过程,要使之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操作技术,实行全面控制。本科室于2007年6月引入一台LBYN6COMPACT全自动血液仪,经过一年多的使用,本室结合日常工作中的使用以及参考一些相关资料,摸索总结出一些质量控制经验,现与大家交流,总结如下。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质量控制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降纤酶在改善脑梗死急性APTT、PT及血液指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给予维脑路通注射液和右旋糖酐静脉滴注,7d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实验组给予降纤酶10U滴注治疗,1次/2d,7d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APTT、PT及血液指标。结果两组患者APTT、PT均有显著提升,但是实验组的APTT、PT提升明显由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动变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实验组血浆粘度、纤维蛋白、高切变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降纤酶能够有效的改善脑梗死急性APTT、PT及血液指标,有着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降纤酶 脑梗死急性期 APTT PT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硬塞患者血脂及血液变化特点,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76例老年急性梗塞患者,测定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总胆固醇(C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1、B、E。结果TC、TG、HDL、LDL、LP(a)、ApoA、ApoB各项在急性脑梗塞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BV、PV、PAgt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BV及PAgt分别与TC、TG、LDL呈显著正相关,与HDL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脂异常、高凝与高粘度血症构成了老年脑梗塞发病的重要环节,血脂的变化血液及凝血的改变密切相关。关键词脑梗塞血脂血液

  • 标签:
  • 简介:自1991.1至1992.1我们对3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检测,包括急性白血病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7例,淋巴瘤11例。发现在恶性血液病中存在着明显的血液异常,且不同疾病之间亦有差别。其异常主要表现在高切变速率下全血粘度下降,全血还原粘度上升,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内HbF含量增加,红细胞在外加切应力下变形性减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等。在逐项分析影响血液多种参数后,可以看出,红细胞压积减低是使血液粘度下降的最重要的因素。应当注意的是除红细胞压积外,在恶性血液病中仍包含着诸多使血液粘度增高的因素,血浆因素中如纤维蛋白原增加,细胞成分因素中如红细胞变形性减低而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内HbF升高,使细胞内粘度增加。白细胞,特别在急性白血病,尽管其“计数”变化不大,但是其分化程度低,变形性差,对血液表现出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材料提示,对于呈现“低粘”的恶性血液病,特别是急性白血病,应进一步对流变的各个参数逐项分析,因为其中潜伏着诸多引起血液粘度增高的因素,这对我们观察临床上经常出现的肺水肿、栓塞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血液流变学 全血粘度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急性脑梗塞光量子综合治疗血液观察(濉溪县中医院235100)袁鹤寿,袁砚秋对63例急性脑梗塞病人,接受血稀光量子、脉络宁、针灸、按摩治疗前后进行血液观察,发现治疗前后在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及血栓长度、湿...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光量子综合治疗 血液流变学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0例对照组和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黏度。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变化显著(p<0.05)。结论血液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相关,对疾病的疗效观察有参考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血液在临床上的应用,其临床检测的质量控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使之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操作技术,实行全面质量控制。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血液粘度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血流变改变与血脂的关系,为防控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血液检测用MEN-C90型分析仪,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用氧化酶法测定。结果甘油三酯与血粘度间具有极显著统计意义(P<0.01),红细胞压积与血粘度亦有密切关系(P<0.01),而胆固醇与其关系不密切(p>0.20)。结论临床上甘油三酯升高及红细胞压积升高的患者均有进一步检测血流变的必要。

  • 标签: 血流变 甘油三酯 胆固醇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民航飞行人员血液变化特点.筛选较有意义的检测指标.为飞行人员进行血液检测及其与心脑血管疾患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我们对354名现役飞行人员进行血液16项指标的检测.并以201名健康的地面人员作为对照,将检测数据进行多元相关分析、主要成分分析。结果发现,飞行人员血液的特性改变主要表现在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高、低切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血沉、血浆比牯度、纤维蛋白原与地面人员无明显差异。说明飞行人员血液的检测对于早期预防、治疗导致空中失能的主要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较大的意义。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民航飞行人员 增高 治疗 失能 心脑血管
  • 简介:血液最早的毛细管检测方法是来自传统的基础理论Hagetl—Pioseuille方程(Q=△Pπt^4/8ηL),即在限定压力梯度(△P)和管长(L)条件下,其流量(Q)与管径(r)4次方成正比,与粘度(η)成反比。在不同切变率条件下的血牯度检测迅速被扩展到治疗观察指标的临床应用,因血液的非牛顿液体性,创造了椎板粘度计和牛顿液体性的血浆采用毛细管检测法,结合红细胞(HBC)变形、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纤维蛋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老年保健 临床应用 血细胞压积 椎板 治疗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HS)患者血液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全自动血液检测仪对98例妊高征患者与50例正常妊娠妇女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液指标检测。结果与正常未孕组比较全血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ESR、FIB增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全血低切、全血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ESR、HCT、纤维蛋白原均显著增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5)。结论常规检测血液指标对PHS患者的预防、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纤维蛋白原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临床心内科疾病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心内科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液实施不用的检验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可以准确反应患者的血液性质,为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检验方法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