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液流变学的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浅析血液流变学的质量控制

李仪兰

李仪兰(湖北省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广水432721)

【中图分类号】R3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041-01

【摘要】近年来,随着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其临床检测的质量控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使之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操作技术,实行全面质量控制。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血液粘度质量控制

血液流变学是物理力学的一门分支科学,是流变学向生物学和医学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生物物理分支科学,其主要综合指标是血液粘度,血液粘度增高是非特异性的病理生理变化.近年来,由于血液流变学的发展,很多学者和医务工作者通过测定了解到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某些疾病特别是对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发病机制的判断有重要价值,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血液病等的诊疗中也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1,2,3]。血液粘度的测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临床检测标准是一个全程质量控制过程,要使之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操作技术,实行全面质量控制。依我科室血流变仪的操作程序和经验,现提出有关血液流变学检测规范化和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实验人员的要求

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岗位培训,对所用仪器应了解其构造、使用原理、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异常报警的含义。掌握对仪器的保养、简单维修、故障排除,以及对仪器的评价及校准方法。

二仪器与试剂

1.购置新仪器后,应先仔细阅读说明书。编写SOP文件,简易操作卡片。

2.对仪器应定期的检测、校准以及维护、保养。

3.对所用试剂要确保其合格性。

三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由于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多而复杂,因此,在采集血样之前,要求受检者注意生活起居和饮食、运动、药物等。一般宜早晨空腹采血。

2.采血部位一般选肘前静脉,采血时应尽可能缩短静脉阻滞时间。采血一般用一次性封闭式真空定量采血管(含肝素)采血,采血后轻轻颠倒混匀5一8次,让血样充分抗凝,避免剧烈振摇,以免造成溶血[4]。

3.血标本的编号:将各试管分别进行编号,写清患者姓名,根据实验要求分别预热及离心处理。

4.血样的放置时间:采血后,血样保存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到血液粘度的测试结果。而保存的时间又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标本采集后按要求预温,应在0.5-2小时内完成测试工作。

四质控

1.质控物的选择在尚无理想质控物的情况下可用厂家推荐的质控物,于每日做标本前检测系统的稳定性。

2.确定本实验室最佳条件的变异(OCV):进行室内质控前了解掌握本室室内测定的变异。如变异大,则应对操作技术及测定方法进行改进。

3.测定本实验室常规条件下的变异(RCV):于每天工作前按常规条件对质控物进行测定,每日一次,连续测定20天,求出均值、S、CV值。因为在常规工作中很难保持最佳条件,所以在了解本室OCV后,测定本室的RCV是十分必要的。通过RCV可掌握本室日常工作中的精密度。

4.室间结果比较室间质控是血流变学检测尚未解决的问题。由于血液是一种由红细胞及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杂的非牛顿流体,其粘度测定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目前尚无理想的质控物作为标准进行室间质控。若使用同一厂家的检测系统,可以经常进行比对,使该检测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五参考区间的建立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如年龄,性别,地区,而又缺乏大规模人群参考区间调查,所以各个实验室应参考仪器生产厂家推荐的参考区间建立本室自己的参考区间。

总之,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的流动性和变形性的科学。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测同其它临床化学检验一样,其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使临床医生能以此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的决定,但目前国际和国内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检测原理上有毛细管法、旋转法和电子压力传感法,由于原理不同,所得检测结果也不同,各厂家检测数据没有任何可比性,更谈不到溯源性。因此更应该做好质量控制,满足临床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健斋,王抒.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与冠心病[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01).

[2]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节录)[J].营养学报,2004,26(1).

[3]杨晓荣,杨学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控讨[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6,5(7).

[4]王秀梅,杨秀英,王秀芹,王信,程红.血液流变学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