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LMX1A基因启动子在胃癌细胞中的甲基状态.方法运用甲基特异PCR(MSP)法检测30例原发胃癌和癌旁组织中LMX1A基因的甲基水平.甲基修饰后亚硫酸盐测序PCR(BSP)分析胃癌细胞MKN45细胞LMX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状态.提取细胞RNA,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LMX1A基因mRNA在不同浓度的DNA甲基酶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嘧啶(5-aza-dC)处理MKN45细胞后,LMX1A基因mRNA的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胃癌的甲基异常检出率是33%(10/30).LMX1A基因在MKN45细胞中存在高甲基状态,MKN45细胞经5-aza-dC处理后LMX1A基因mRNA表达明显上调.结论LMX1A基因在原发性胃癌中存在甲基异常,说明LMX1A基因基因甲基异常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关键词胃癌细胞;LMX1A基因;DNA高甲基;5-aza-dCHypermethylationofLMX1AgeneinhumanGastriccancerAbstractObjectiveTodetectthemethylationstatusofLMX1Apromoteringastriccancercells.Methods30primarygastriccancertissuesandcorrespondingnormaltissuesweredetectedby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method.MethylationstatusofLMX1ApromoterinCRCcelllineMKN45wasexaminedbyBisulfite-sequencingPCR(BSP).ExpressionofLMX1AinMKN45orcellstreatedwithincreasingmountofdemethylationagent,5-aza-dC,wasidentifiedbyRT-PCR.ResultsAberrantmethylationinprimarygastriccancerwas33%(10/30).HypermethylationofLMX1AwasobservedinMKN45cells.DecreasedLMX1AmRNAcanberestoredinMKN45aftertreatmentwith5-aza-dC.ConclusionsThefreGquentaberantmethylationofLMX1Aisobservedinprimarygastriccancertissues,anddecreasedLMX1AinMKN45cellsis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pKroeymowtoerrdshypermethylation,suggestingthatpromoterhypermethylationofLMX1Amayplayanimportantroleintumorigenesisofgastriccancer.Gastriccancercancer;LMX1A;Hypermethylation;5-aza-dC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42-01

  • 标签:
  • 简介:我们曾报道了短梗霉菌产生的高纤维素酶产量98。在这项研究中,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在培养的细胞。短梗霉98的纯化至均一,与酶的最大产量为4.51U(mg蛋白)-1。SDS-PAGE分析表明,纯化的酶的分子量为67.0kda。具有相当的敏感性为40℃纯化的酶的最适温度,比从其他真菌的cmcases低得多。该酶的最佳pH值为5.6,和活动的个人资料被稳定在一个范围内的酸度(pH5,0-6.0)。这种酶被激活Na+,Mg2+,Ca2+,K+,Fe2+和Cu2+,然而,它是由Fe3+,Ba2+,Zn2+,Mn2+和银离子抑制。公里和纯化的酶的Vmax值4.7mgml-10.57pmolL-1min-1(mg蛋白)1,分别。只有大小不同的低聚糖,羧甲基纤维素(CMC)释放与纯化的酶水解后。该基因编码的酶是A.霉98个克隆,其中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eu978473)意义。推导的蛋白质含有酶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糖基水解酶家族5)。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的纯化的酶是m-a-p-h-a-e-p-q-s-q-t-t-e-q-t-s-s-g-q-f,这与从克隆的基因推导一致。这表明,纯化的酶是由克隆纤维素酶基因在酵母编码。

  • 标签: 羧甲基纤维素酶 出芽短梗霉 基因克隆 海洋酵母 纯化 SDS-PAGE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AKAP12基因甲基水平的检测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均为非小细胞肺癌)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S-HRM法对患者外周血AKAP12基因甲基水平进行检测,观察患者的甲基程度,并比较其检测结果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期、细胞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经MS-HRM法检测50例肺癌患者的外周血标本AKAP12基因甲基情况,可见29例患者发生甲基,占58.0%,其中,以甲基程度在1%-20%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51.72%。分别比较肺癌患者的外周血AKAP12基因甲基情况与患者病理资料的关系,可见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病理分期高(Ⅲ期、Ⅳ期)的外周血AKAP12基因甲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病理分期低的患者;细胞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的患者甲基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AKAP12基因甲基水平与肿瘤的进展之间息息相关。

  • 标签: 肺癌 外周血AKAP12基因 甲基化水平
  • 简介:摘要锯齿状腺瘤癌变途径被认为是除了传统成瘤途径的又一重要癌变通路,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可以检测到多种基因的改变,如启动子区高甲基、基因突变等,正确认识这些基因的改变可以指导医师发现早期癌前病变,以达到早期预防、诊断、治疗的目的。

  • 标签: 锯齿状腺瘤,甲基化,基因突变
  • 简介:结直肠癌是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肿瘤,预后差,病死率较高。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包括普通结肠镜检查、弯曲乙状结肠镜检查、愈创木脂化学法粪隐血试验、免疫化学粪隐血试验、粪便DNA检测、CT结肠成像以及血清癌胚抗原检测等,但这些检查均有缺陷。SEPT9DNA甲基水平升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检测外周血SEPT9DNA甲基水平进行结直肠癌筛查,适合在易感人群中推广普及。本文就外周血SEPT9DNA甲基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筛查 SEPT9 DNA甲基化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粪便中MALL基因甲基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89例结直肠癌患者及33例正常人清晨粪便标本.提取其DNA经处理后采用甲基特异性PCR技术分析MALL甲基状态。比较粪便MALL甲基状态与粪便潜血(FOBT)、CEA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粪便DNA中MALL基因启动子甲基率为78.7%(70/89),显著高于正常人3.0%(1/33)(P〈0.01)。粪便MALL甲基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78.7%)显著高于粪便潜血(30.3%)、CEA(29.2%)(均P〈O.01)。MALL基因甲基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无关(均P〉0.05)。结论粪便MALL基因异常甲基对于诊断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诊断结直肠癌的无创性初筛方法。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MALL 基因甲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与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2A基因启动子甲基状态,同时分析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甲基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92例宫颈癌患者和7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及50例正常宫颈组织人群进行研究,并采用甲基特异性PCR对研究对象的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启动子甲基状态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和统计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甲基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P<0.05)。Ras相关区域家族甲基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P<0.05)。Ras相关区域家族甲基与年龄、组织分级、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上,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启动子甲基为常见情况,同时其可能与临床宫颈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紧密联系,进而临床宫颈癌分子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Ras相关区域家族 甲基化 宫颈癌
  • 简介:目的检测配对盒家族基因1(PAX1)在不同宫颈病变宫颈脱落细胞中的甲基水平,评估其作为宫颈上皮细胞癌变分子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PAX1基因的甲基情况。比较正常组织与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癌组织(各组20例)甲基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确定癌变组与非癌变组之间的判别临界值。结果①正常宫颈组PAX1基因甲基水平为(4.57±2.43)%,LSIL组为(3.383±2.364)%,HSIL组为(13.64±13.35)%,宫颈癌组为(26.39±18.53)%,其中正常宫颈组与LSIL组PAX1基因甲基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提示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取PAX1甲基水平27%作为临界值,检测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85.2%。结论焦磷酸测序法PAX1基因甲基水平定量检测对于宫颈癌早期临床诊断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配对盒家族基因1 DNA甲基化 宫颈癌 焦磷酸测序法
  • 简介:目的了解食源性变形杆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情况。方法收集2011—2014年石家庄市售各类食品中分离到的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至少有一种耐药的变形杆菌124株,用PCR、测序和基因库在线比对方法分析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与3种16SrRNA甲基酶基因。结果124株变形杆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基因aacC2、aacA4、aadA1和aphA6的检出率分别为95.2%(118/124)、80.6%(100/124)、73.4%(91/124)和5.6%(7/124);16SrRNA甲基酶耐药基因rmtB检出率为87.1%(108/124)。aacC1、aadB、armA和rmtC基因均未检出。结论aacC2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与rmtB型16SrRNA甲基酶基因流行是食源性变形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变形杆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胰腺癌Syk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改变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间关系。方法选取64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与64例胰腺癌组织进行研究,并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法对Syk基因启动子甲基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后,64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未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甲基;而胰腺癌组织中,Syk基因启动子甲基率为43.75%(28/64);2者比较(P<0.05)。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组织Syk基因启动子甲基率为66.67%(20/30)明显高于未产生淋巴结转移者23.53%(8/34),2者比较(P<0.05)。然Syk基因启动子甲基与患者肿瘤大小和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位置无关(P>0.05)。结论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为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同时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可能会导致胰腺癌发生及发展。因此,临床可通过检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来判断患者病情和预后,为临床诊断及预防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Syk基因 甲基化 胰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5I粒子对结直肠癌SFRP2及P16基因甲基的作用。方法以人结直肠癌HCT-8细胞的荷瘤雄性BLAB/c-nu/nu裸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单纯随机化将荷瘤裸小鼠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只),对照组植入空白粒子,实验组植入剂量为14.8MBq的125I粒子,植入后第20天处死裸鼠。DNA提取,亚硫酸氢钠修饰,PCR扩增反应及检测SFRP2及P16基因甲基程度。结果125I照射后SFPR2基因甲基水平呈下降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甲基指数比较实验组Mtl(0.67±0.05)与对照组Mtl(0.84±0.07)二者差异采用student,t检验,P<0.05;对照组标本中有14例(56%)标本中检测出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实验组标本中有10例(40%)标本中检测出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实验组和对照组肿瘤标本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阳性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125I粒子诱导的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的下调,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为125I粒子应用临床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提供了有力证据。

  • 标签: 125I粒子 结直肠癌 SFRP2 P16 甲基化
  • 简介:目的:探讨miR-34b在白血病细胞株表达和启动子区CpG岛甲基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例非血液系统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对照组骨髓细胞标本,另选择HL-60和K562白血病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骨髓细胞、HL-60和K562细胞株的miR-34b相对表达量,并用甲基特异性PCR检测各组miR-34b甲基状态。用地西他滨处理HL-60和K562细胞株,用同样方法检测两种细胞株miR-34b相对表达量及甲基状态。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as-miR-34b转染至K562细胞株,根据转染是否成功分为未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Has-miR-34b转染组,记录各组培养后不同时间细胞的增殖情况,并计算增殖抑制率。结果:对照组miR-34b相对表达量为(5.23±0.75),HL-60相对表达量为(0.05±0.01),K562相对表达量为(0.04±0.01),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812,P=0.000)。HL-60细胞株和K562细胞株分别在启动子区CpG岛存在甲基状态,10例非血液系统疾病患儿骨髓细胞无甲基现象。经过地西他滨处理后HL-60和K562细胞株miR-34b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加地西他滨前后白血病细胞株启动子区CpG岛均存在甲基,但是加药后甲基明显减弱,提示地西他滨对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具有抑制作用。培养48、72、96和120h后Has-miR-34b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4.8%、46.7%、33.6%和24.7%,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株miR-34b启动子区CpG岛甲基使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这也是miR-34b对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降低的原因;miR-34b也有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参与调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 标签: 白血病细胞株 miR-34b CPG岛甲基化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联合鉴定未知样品的方法。方法未知样品采用红外衰减全反射ATR专用采样器直接检测;样品用含4-甲基甲卡西酮(4-MMC,内标物)的甲醇溶液溶解后经GC-MS检测;样品经氘代甲醇溶解后进行核磁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的检测。结果未知样品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主要为1688,1606,1459,1440,1385,1306,1241,1190,1128,1106,1038,976,851,832,799,752,737,684cm-1,获得的质谱特征碎片峰(m/z)为72.1(基峰),44.1,91.1,119.0,146.0,与美国禁毒署提供的相关谱库比对一致;用1H和13CNMR谱图对其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确证,认定未知样品为4-甲基乙卡西酮(4-MEC)。结论建立的未知物鉴定方法可用于新型策划毒品的定性鉴定。

  • 标签: 4-甲基乙卡西酮 合成卡西酮 策划毒品 FTIR GC-MS NMR
  • 简介:综述了国内外去甲基阿奇霉素的合成路线,研究了去甲基阿奇霉素的制备工艺,探讨了重结晶溶剂种类、氧化剂、还原剂种类以及pH值等对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醇为反应体系,在回流下用双氧水氧化,亚硫酸氢钠还原,反应结束后用氨水调节pH值至10.0,粗品用丙酮和水混合体系精制,产品纯度通过HPLC检测达到99.4%.

  • 标签: 阿奇霉素 去甲基阿奇霉素 HPLC PH值 精制
  • 简介:通过连续20d对雄性小鼠灌胃染毒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后,探究MDMA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MDMA低(5.Omg/kg)、中(10.Omg/kg)、高(20.0mg/kg)三个染毒剂量组,采用生理盐水做阴性对照,每日染毒1次.于末次给药后第二天,取小鼠睾丸组织细胞,采用常规微核(mieronucleus,MN)试验,检测小鼠睾丸细胞微核率的改变;同时采用染色体畸变试验(chromosomalaberrationtest)探究MDMA对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微核试验结果表明MDMA中、低剂量组小鼠睾丸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高剂量与低剂量组小鼠睾丸细胞微核率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中,MDM高、中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剂量组之间染色体畸变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微核试验与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同时得出:在该实验剂量内MDMA高剂量组能诱导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微核率增加,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可以使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说明其对雄性小鼠睾丸遗传物质有一定的损伤效应.图4,表2,参10.

  • 标签: MDMA 睾丸细胞 微核试验 染色体畸变试验
  • 简介: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合成了功能的石墨烯(GNSPF6)和磁铁掺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Fe3O4),并进一步研究了pH值、接触的时间和温度对它们吸附亚甲基蓝(MB)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和温度的增加其吸附量也随之变大,从而说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因为GNSPF6的吸附过程只用了不到20min的时间,所以它的吸附是高效的.用经典的准一级反应、准二级反应和粒内扩散模型对其吸附过程进行动态分析,从结果可以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更适用于描述吸附过程.采用传统的Langmuir,Freundlich和L-F吸附等温线模型来模拟分析数据,在20℃时,由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模拟分析得知GNSPF6和RGO-Fe3O4对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74.4和118.4mg/g.

  • 标签: 石墨烯 磁性 亚甲基蓝 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