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这几年,有人主张,文艺创作要离开现实矛盾远些,越远越好,作品才能“传世”、“不朽”。这种看法,固然是出于多种原因,却值得商讨。我以为,一部作品的好坏、成败,不决定于取材的“远”与“近”,关键在于它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就拿《红楼梦》来说吧,它写于所谓“乾隆盛世”,反映其时“盛世”表面所掩盖的社会矛盾;它所以成为一部闻名中外的文学杰作,正是由于曹雪芹敏锐地感到时代风雨来临,从其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准确地把握了现实矛盾与时代特征。因此,它的不朽、传世是同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分不开的。再说鲁迅的《阿Q正传》,它发表于一九二一年

  • 标签: 文艺创作 现实矛盾 社会矛盾 现实生活 高山下的花环 艺术典型
  • 简介:新时期的文艺创作和评论中常常可见“当代意识”、“现代意识”或“时代意识”之类的词。什么是当代意识?是不是当代人所有的意识都是当代意识?是不是自称用了“当代意识”的创作和评论都是有当代意识的作品?究竟如何对“当代意识”作出科学的、接近实际的、比较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它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更是牵动全局的实践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艺发展方向。贯穿这些认识,本文就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中的当代意识与文艺创作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当代意识与意识形态按照马思主义观点,要认识文艺创作中的当代意识,当然离不开意识形态性质。尽管文艺有其特殊性,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一切意识形态现象和精神现象的客观实践规定性,对文艺都是适用的。这是因为,人之成为艺术的对象,不是作为生物的存在,只有人和人的一切生命现象的社会属性,才是审美再现的客观基础。这就是文艺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之一,并且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的缘故。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著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论证这一点时,他们坚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一步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

  • 标签: 当代意识 文艺创作 社会主义文艺 客观实践 时代意识 精神现象
  • 简介:<正>艺术的超越与超越的艺术文艺创作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活动方式,但它又不是一般的人类活动。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以人自身的独立之思去唤醒灵魂,以自己超越的视野去寻找本真的自我,以对本体价值的追求去观照人类的现实处境。因此,艺术活动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是一种寻觅生命之根和生活着的世界意义的活动,是一种人类寻求心灵对话,寻找灵魂敞亮的活动。世界是人和人的世界,是人不断寻求生命意义和终极价值的世界,人只有在不断创造过程中才能成为自己。而艺术是人的创造活动中最自由的形式,也是人的超越性的表征。正因艺术世界的超越性,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琐屑卑微状态中挣脱出来,直面自身的灵魂处境,从而摆脱存在者的羁绊,达到本真存在的證明之境。只有艺术才能使人类存在的本质在其存在

  • 标签: 生命意义 世界意义 心灵对话 艺术世界 现实处境 日常生活
  • 简介:《郁达夫文艺创作之特征》是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于一九七一年用英文出版的评述郁达夫创作的著作,在布拉迪拉斯发、伦敦及纽约同时发行,该书的正文部分,除“序言”外,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郁达夫在艺术散文作品里自我表现的多种方式;二、郁达夫自叙传创作方法的特征;三、郁达夫的理论观念和文学创作。书的后面有个附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郁达夫的生平和作品。从书的内容和注释来看,该书作者在占有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对郁达夫的创作思想倾向、表现手法和所受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意见。因此,学报决定选登部分译文,为郁达夫的研究和创作,提供一些资料。这一期刊登“序言”和第一个问题中的一些片断。

  • 标签: 郁达夫 作品 主人公 文艺创作 自传体 创造社
  • 简介:<正>今天,全市文艺创作骨干培训班开班了。这次培训班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举办,参加这次培训班的是我市文艺创作的骨干,大家来自全市各地、各个部门、单位,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可说是一次文艺创作骨干的大聚会。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是通过著名作家、学者的讲课,学员之间的交流讨论,推动文学创作,促进文学繁荣。

  • 标签: 文艺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繁荣 扬州慢 骨干培训班 时代精神
  • 简介:<正>幻觉是人在没有外物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假定性知觉.其心理内容是感到某种东西好象存在,可实际上并没觉知刺激来自何方,但又感到和实在物象刺激下的知觉一样真切.撇开精神虚妄患者不谈,在现实生活中,神经健全的人往往也有幻觉体验,尤其是在极度兴奋或过于悲伤的异常情绪状态下,容易产生幻觉.大量实证表明,在艺术活动中,幻觉的出现更为频繁和活跃,且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功能.

  • 标签: 艺术幻觉 审美幻觉 幻觉描写 产生幻觉 审美功能 托尔斯泰
  • 简介:文艺对象学的提出和建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映论为理论基础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指导,同时,从不同角度,采用多学科方法,综合地、立体地研究文艺对象。其中,研究文艺对象的生成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指导下,借鉴发生学的某些观点和研究方法,探讨文艺对象在文艺实践中生成的过程、规律及其生理、心理机制和哲学原理。文艺对象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文艺对象不是预成的或给定的,而是生成的或动态的。从时间上看,文艺的客体、主体和对象是共生的;从对象的层次上看,有深层(间接)对象与表层(直接)对象之分。文艺的深层对象是与文艺主体发生审美实践关系的文艺客体,文艺的表层对象则是源于客观存在的物理世界的主观存在的心造世界②。文艺的直接对象发生于文艺主体与

  • 标签: 文艺创作 文艺实践 人工自然 人化自然 学科方法 哲学原理
  • 简介:<正>叙述与描写及形象的智慧风貌叙述与描写本来是卢卡契一篇文学论文的题目。在我们的文学评论和文艺理论著作中,叙述与描写都是两个最常见的普通用语。虽然它们之间有着语义上的某些区别,但我们还从来不曾赋予它们绝然不同的审美价值。卢卡契则从文学作品的题材、情节、结构、主题、社会效果、文学源流以及文艺创作

  • 标签: 卢卡契 文艺创作 读书札记 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 文学作品
  • 简介:捧读茂名市文化局编选出版的《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1999—2003年度茂名市获奖作品集》,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选集中的各个作品,或深沉凝重,或小巧精致,或悲天悯人,或诙谐幽默。有的散发泥土芬芳,有的透露时代气息,有的鼓呼群众心声,有的剖示个人心路。读者读着,一时笑逐颜开,一时悲从中来,一时拍案而起,一时掩卷深思。

  • 标签: 茂名市 作品集 文艺创作 获奖 成果 2003年度
  • 简介: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

  • 标签: 文艺创作 革命作家 万不可 相形见细 彼时彼地 斗争形式
  • 简介:文艺创作是一种独特的精神运动,本文力图推敲其中的奥秘。并从个性、气质、情绪、情感、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方面对作家艺术家的心理特征作了描述和认识,文章不乏具有一些个性的思考和论析。

  • 标签: 创作心理 气质 情绪 情感 记忆 想象
  • 简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其基本出发点是讨论文艺与革命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文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的问题。创作论是《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了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继承、

  • 标签: 《讲话》 文艺创作 主客体关系 毛泽东 主体性 艺术家
  • 简介:<正>一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给予近几年文学创作以积极而巨大的影响,使新时期的文学出现了一种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普遍注意,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一问题获得如此突出的地位,自然与人们对长期以来的以“人性论”禁锢文艺的反拨不无关系,但主要地还应从文学艺术本身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内在联系上来找原因。文艺作品是写人的——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人的感情、人的欲望、人的性格、人的命运的展示;是人写的——作为艺术家的人以自身的生命活动(感受、思想、情绪、愿望)和创造能力对人的生活和人的灵魂的显现;是写给人的——以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调动欣赏者的生活积累和思想感情,使他们得以观照自己、鞭策自己、提高自己。无论是艺术产品的创造,还是艺术作品的鉴赏,都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自觉性的积极表现,是人的创造力、感受力、生命力等本质力量的有力确证。这些都从根本上造成了人性、人道主义问题与文学艺术的不解之缘。

  • 标签: 人性构成 人与人 作品人物 文学创作 阶级性 生命力
  • 简介:<正>现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潮涌推进,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文艺创作当然会各色各样,异彩纷呈。但是,我却认为,就中还必然存在三个“没有”:现实主义——包括批判现实主义——没有过时;现代主义没有真正兴起;中国古典美学所追求的和谐宁静没有失去价值。这三个“没有”,各个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牵涉广泛,关系复杂,一言难尽,不能详说,因而只好“长话短说”。

  • 标签: 文艺创作 批判现实主义 “没有” 中国古典美学 现代主义 社会生活
  • 简介:在研讨班上,同志们见仁见智,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了许多经验和思路。我认为,军事题材创作大抵可分两种。一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二是现实军事题材。我认为,在抓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同时,重点要放在现实军事题材的创作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难,现实军事题材创作尤难。正因为难,才需要我们知难而进。当前我们正面临一个伟大的变革年代,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举世瞩目。

  • 标签: 文艺创作 军事题材 高级研讨班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心声
  • 简介:近年来,文艺创作中出现了一种淡化现象,引人注目。十分明显的是文学艺术家在创作中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主体意识大大加强了,从而使作品产生很大的穿透力、诱惑力与获得深邃的意蕴。艺术的淡化给创作充注了新的能量与血液。

  • 标签: 创作思想 新时期文艺 文艺创作 现实生活 文学艺术家 迷人的海
  • 简介:当前,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发展很快,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来.尤其是我军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对部队各项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后几年,将要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军建军8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共和国建国60周年.

  • 标签: 文艺创作 军事题材 军队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军事斗争准备 形势发展
  • 简介:文艺审美创造活动不是对外的物质征服,而是对内、对心灵的精神弘扬,内宇宙为人类自己创造一个理想世界,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对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要求给予最充分的满足和实现,它是对外宇宙的超越.内宇宙对人类活动起着范导和平衡作用;内宇宙揭示的不仅仅是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更重要的是人的广阔的内心世界和人的生命意识的深层结构;内宇宙成为人类心灵游憩的精神家园和无限广阔的空间.

  • 标签: 文艺创作 精神自由 文艺审美 情感体验 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