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硝酸钇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和认知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和受试物低、中、高4个试验组,20只/组。从孕期第6天(GD6)至分娩后第21天(PND21),受试物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硝酸钇溶液5、15、45mg/kgBW,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断乳后,继续给予子鼠原剂量受试物直至PND63天。观察不同剂量硝酸钇对子鼠生长发育、脏器组织和神经行为的影响。结果在PND21天时,雄鼠低、中、高3个剂量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PND42天开始至试验结束,雄性高剂量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导致高剂量组雄鼠总增重和总进食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食物利用率无变化。PND42天时雌鼠低剂量组体重和雄鼠高剂量组脑体比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认为有生物学意义。Morris水迷宫试验中仅高剂量组雌鼠第5天的潜伏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神经行为试验结果均未见差异。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断乳后持续给予硝酸钇受试物会导致高剂量组雄性子鼠的体重下降,但不会影响脑组织重量,也不会在成年早期对子鼠的痛觉、运动活力和认知等神经行为造成影响。

  • 标签: 硝酸钇 神经发育 神经行为 稀土 毒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锻炼对老年脑梗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采用MMSE和LOTCA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MMS和LOTC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合理的认知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康复锻炼 老年脑梗 认知功能
  • 简介: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345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探讨智能移动通信终端使用方式与儿童认知的关系。结果表明:(1)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通信终端已经取代电视、电脑、掌上游戏机等传统电子设备成为儿童最常用的电子产品;(2)儿童使用智能移动通信终端的用途主要为娱乐,大部分儿童仅仅是在家庭中使用这些电子设备,并且每天的使用时间通常低于1小时;(3)儿童智能移动通信终端使用状况具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4)儿童智能移动通信终端使用状况与认知各方面存在相关性;(5)儿童性别与智能移动通信终端使用状况中父母陪伴、使用时长、终端用途对儿童的认知影响显著并具有线性关系,四者对儿童认知的解释度达到9.2%。

  • 标签: 智能移动通信终端 儿童 认知能力 影响
  • 简介:一、一年级新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异现状及成因分析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小学低段教师们发现,一年级新生入学不久,总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一部分孩子,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感悟力差;在课堂内外没有良好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在记忆力、思维灵活性、想象力等方面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刚入学就成了“学困生”.而另有一些孩子,刚进校时,他们就会算20以内甚至100以内的计算题,会背唐诗三百首,显得聪慧过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出现学习能力不足,没有后劲,小学中段后学业成绩止步不前甚至不断倒退的现象.

  • 标签: 小学一年级 数学认知能力 训练研究 新生入学 一年级新生 思维灵活性
  • 简介:20世纪中期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培养自身的"能力"来提高未来收入,但"能力为何"却一直成为研究的黑箱。在传统的"瓦尔拉斯模型"环境下,"能力"被假设为与生产能力紧密相关的认知,非认知被忽视,这限制了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力及其发展。本文试图总结人力资本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价值并可投资的,在拓展传统模型的基础上,对非认知的经济价值和投资特征进行探索,并指出未来研究需要开展的议题。

  • 标签: 非认知能力 人力资本 经济价值 能力
  • 简介: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不仅是学生英语知识技能转化生成的基础,更是增强认知体验的内生动力。这种能力只有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培养和提高。本文对语言感知能以及情景教学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创设情境,提升学生语言感知能的意义和作用,最后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通过创设情境,提升学生语言感知能的策略。

  • 标签: 语言感知能力 情境 情境创设
  • 简介: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

  • 标签: 高中语文 语言感知能力 培养
  • 简介:Atkinson(2002,2010a,2014)以认知科学领域关于扩展认知和具身认知的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当前二语习得研究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二语习得社会认知论。该理论强调心智、身体和世界共同作用并影响二语学习,主张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支持学习者动态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态环境,学习者内部认知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协同是二语学习的基本条件。本文介绍二语习得社会认知论的背景、主要观点、方法特色等,并讨论其理论价值和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标签: 二语习得 社会认知 协同
  • 简介:社会认知”这个概念对于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他们可能听说过并且知道社会认知是关于“社会”的认识;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他们对于社会认知具体指的是什么、幼儿表现出的典型行为具体有哪些等问题并不十分清晰。

  • 标签: 社会认知 幼儿园教师 儿童 “社会” 熟悉
  • 简介: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心理世界和社会关系的认知。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社会认知是幼儿园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而游戏作为幼儿最重要的活动、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对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社会认知 幼儿园 游戏 社会性发展 社会关系 心理世界
  • 简介:过程观与结构观及其相互关系是当前理解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本质的重要观点,反映出对个体社会性发展中认知、情感与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内在心理机制的认识。这一认识对于幼儿园教师明确社会教育过程中知、情、行三者有机性与整体性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各项法令、法规的基本精神,最终落实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标签: 社会认知 幼儿园 社会教育 过程观 结构观
  • 简介:有关儿童社会认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很久远,如皮亚杰1932年对儿童社会性游戏规则的研究就被认作关于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早期研究。但是,社会认知这一概念的提出及系统研究则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直至80年代它才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随后又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 标签: 社会认知 儿童 教育建议 培养 心理学研究 教育工作者
  • 简介:本研究从认知视角入手,采用被中介的调节研究设计,探讨农民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通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过程,以及创业榜样和创业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创业榜样负向调节农民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关系,同时农民工的创业效能感在其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创业效能感越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影响越强;除此之外,农民工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中介了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榜样及创业效能感的交互作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初步建立了以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为中心的农民工创业意向形成机制模型。

  • 标签: 农民工创业意向 一般自我效能感 创业机会识别能力 创业榜样创业效能感
  • 简介:社会是个有机的整体"的观点已经被广为认同,认为社会并非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由特定的关系和纽带联结起来的各种人群共同体。在社会有机体中,构成社会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和协调,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针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秩序失范状况,西方社会科学家以及马克思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考察,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冲突和整合问题。

  • 标签: 社会系统 社会有机体 冲突 整合
  • 简介: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现阶段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违约还贷、考试作弊、研究成果抄袭等方面。作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的信用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我国社会整体信用水平和发展趋势。反观当今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安全,也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负面作用,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构建一套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也日趋成为紧迫的任务。

  • 标签: 大学生诚信认知 信用缺失 信用体系建设
  • 简介:留学生的语用失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大部分研究都是从传统的合作理论、顺应理论等角度分析,忽视了个体认知因素的作用。文章首先对外国留学生的各种语用失误做了梳理,然后采用社会认知的综合视角对语用失误的深层原因结合语料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带来启示。

  • 标签: 留学生 汉语语用失误 社会——认知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