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尽管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并不高,在男性中只占1%左右,但却是恶性肿瘤研究领域备受重视的疾病之一,这是因为睾丸肿瘤有以下特征:1生殖细胞肿瘤是年轻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535岁好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在睾丸肿瘤的诊断、分期、风险评估、治疗效果及复发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3GCT是实体瘤综合治疗的成功典范,放疗、化疗及手术能达到95%的治愈率[1]。

  • 标签: 睾丸生殖细胞 年轻男性 睾丸癌 实体瘤 非精原细胞瘤 卡铂化疗
  • 简介:摘要报告一例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合并垂体功能减退青少年的临床资料,15岁,男,以尿崩、头痛、记忆减退为初发表现,查阅文献,结合相应检查,诊断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经诊断性放疗后颅内病灶缩小,术后药物替代治疗,病情减轻。

  • 标签: 颅内生殖细胞瘤 垂体功能减退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毛囊干细胞包括上皮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其中位于毛囊隆突区外根鞘的神经嵴干细胞和位于毛囊结缔组织鞘及毛乳头的间充质细胞均具有神经分化的潜能。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属于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超家族中一组细胞间的信号分子,它们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调节细胞的多项功能神经诱导、分化方向决定、凋亡及增殖等。就毛囊干细胞的神经分化潜能及BMPs等细胞因子对干细胞神经分化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分析毛囊干细胞神经分化的发生机制。

  • 标签: [] 毛囊干细胞 神经分化 BMP
  • 简介:目的建立人脂肪干细胞(ADSCs)来源的诱导干细胞(iPSCs)分化为尿路上皮细胞的模型。方法经活检获取患者脂肪,制备原代ADSCs,采用仙台病毒法建立ADSCs来源的人诱导干细胞系(hiPS),对hiPS细胞进行向尿路上皮细胞的诱导分化,并使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效果。结果脂肪干细胞高表达CD44,低表达CD45和CD105,使用仙台病毒法过表达脂肪干细胞OCT3/4,SOX2,KLF4和c-MYC的转录水平建立非整合的hiPS细胞系,证明其表达多能性标志,具有三胚层多向分化的能力。在相关因子和尿路上皮细胞专用培养基的处理下,诱导21d的hiPS细胞已出现上皮样结构,其表达尿路上皮细胞特异标志UP1a达到70%以上,免疫组化见分化后的细胞大量表达尿路上皮细胞特异标志UP1a,UP1b和UP2。结论ADSCs源性iPSCs具备向尿路上皮分化的能力,该细胞系的建立有望为尿道缺损患者开展个体化的尿道修补治疗提供优质的种子细胞

  • 标签: 脂肪干细胞 诱导干细胞 尿路上皮细胞 仙台病毒法 尿道缺损
  • 简介:众所周知,吸烟会加速牙周病的破坏进程,延缓牙周病愈合.我们前期研究证实尼古丁作为香烟的主要成分,能够通过小分子RNA(miRNA)调控抑制牙周膜干细胞的再生.该研究中,我们假定吸烟者牙周病愈合迟缓是由于其牙周膜干细胞再生能力受影响.我们分别从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拔除的牙齿中获取牙周膜干细胞并培养.在吸烟者的牙周膜干细胞培养中,我们发现其增殖速率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

  • 标签: 不吸烟者 干细胞增殖 人牙周膜 分化潜能 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再生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SCs)向腱细胞分化在腹正中切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ASCs,利用骨形态发生蛋白-12(BMP-12)诱导其向腱细胞分化。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建立腹正中切口愈合模型,实验组将分化的ASCs涂抹至白线切口两缘,对照组未实施ASCs干预。1个月后利用生物力学测试及Masson染色评价切口愈合效果。结果成功分离大鼠ASCs,BMP-12诱导其向腱细胞分化,体外证实其特异性标志物Scx表达增加,I型胶原纤维(CollagenI)表达明显增多。实验组切口愈合后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2±0.4)N,显著高于对照组(3.63±0.46)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提示实验组胶原纤维生成增多、致密,排列秩序显著改善。结论ASCs向腱细胞分化可增加CollagenI的生成,促进腹正中切口的愈合。

  • 标签: 干细胞研究 动物实验 切口疝 胶原纤维 骨形态发生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青-链霉素(双抗)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embryonicstemcells,m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悬滴法培养mESC形成拟胚体(embryonicbody,EB),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双抗(1.0%、5.0%和10.0%)培养贴壁的EB,选择不同的时间点分化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FCM)、细胞免疫荧光、westemblotting等分析心肌特异性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小鼠多能干细胞表面标志物SSEA-1表达呈阳性(绿色),H.E染色显示核质比〉〉1。正常自分化细胞免疫荧光显示cTnT、‘MLC2阳性(绿色),肌节清晰可见。高浓度双抗组,cTnT+阳性细胞率高于对照组和低浓度(1.0%)双抗组,westernblotting显示其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cTnI、MLC2、connexin43等表达增加(p〈0.05)。结论高浓度双抗促进m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且有浓度依赖性。

  • 标签: 小鼠胚胎干细胞 青-链霉素 心肌细胞 分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近年来,对传统单味中药或提取物、复方中药及含药血清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中药或其提取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调控定向分化和移植等方面成为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亮点。目的:综述中药或其提取物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以"中药,定向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hineseherb,directionaldifferentiation,mesenchymalstemcells"为检索词,由第一作者检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排除缺乏原创性及重复性研究的文献,计算机初检到99篇文献,最终保留43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分化系统中最强的种子细胞,具有广泛的定向分化潜能,与传统中草药结合在临床治疗众多难治性疾病中凸显重要价值,尤其对于治疗骨代谢疾病、骨缺损、骨折不愈合及迟缓愈合等疾病更加充分发挥其临床应用价值,这既有利于进一步深层次,多角度研究中药的作用及发生机制,也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更宽、更广领域参与临床各类难治性疾病的治疗。

  • 标签: 骨髓 间质干细胞 中草药 骨疾病 组织工程 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MicroRNA-146a(miR-146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骨髓中分离培养BM-MSC,用miR-146a抑制剂或类似物转染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iR-146a表达量。应用分化实验方法比较转染后各组细胞成脂及成骨分化能力的改变情况,了解miR-146a对BM-MSC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BM-MSC能够诱导分化成脂肪及成骨细胞。用miR-146a抑制剂或类似物转染细胞后,细胞miR-146a表达量出现相应的下调或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146a抑制剂后细胞miR-146a表达下调(P<0.01),转染miR-146a类似物后细胞miR-146a表达显著上调(P<0.01)。在成脂分化实验中,转染miR-146a抑制剂可抑制BM-MSC向脂肪细胞分化(P<0.01),转染miR-146a类似物可促进BM-MSC向脂肪细胞分化(P<0.01);在成骨分化实验中,转染miR-146a抑制剂或类似物对BM-MSC成骨分化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BM-MSC具有成脂及成骨分化潜能,miR-146a可促进BM-MSC向脂肪细胞分化

  • 标签: MIR-146A BM-MSC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RhoA/ROCK通路特异性阻断剂Y-27632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自小鼠股骨、胫骨骨髓腔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细胞表面标记检测及细胞成骨、成脂、成软骨三系分化鉴定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将第3代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2组,单纯成骨诱导液对照组、Y-27632干预组。分别于细胞培养后1d、2d、3d、4d收集细胞,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比色法观察BMSCs增殖能力;成骨诱导后7d、14d收集细胞,可见光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变化;成骨诱导后24h收集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hoassociatedcoiled-coil-containingproteinkinases1,ROCK1)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细胞表面标志检测及成骨、成脂、成软骨三系分化鉴定均证实我们所获细胞为BMSCs。与对照组相比,Y-27632能促进BMSCs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Y-27632能降低ALP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Y-27632能明显阻断ROCK1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27632阻断RhoA/ROCK信号通路可以促进BMSCs增殖,抑制BMSCs成骨分化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HO A/ROCK Y-27632 成骨分化
  • 简介:肌源性干细胞(muscle-derivedstemcell,MDSC)是在肌肉中发现的多功能干细胞。因其来源丰富,取材便捷和体外移植存活率高等特点,因而在血液病的治疗中MDSC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对MDSC进行体外培养时,在取材鼠的选择、MDSC分离和纯化等实验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促进MDSC体外增殖并向造血细胞分化的培养条件以及相关作用机制还不清晰。本文主要就体外培养MDSC向造血方向转化的实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讨论的具体问题包括MDSC的体外培养,MDSC的鉴定,MDSC的增殖和MDSC向造血方向的分化等。

  • 标签: 肌源性干细胞 体外培养 造血方向
  • 简介:泌尿生殖系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肾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在我国,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分别位列第7~10位[1]。目前,泌尿生殖系肿瘤的治疗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热疗、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等。其中,靶向治疗具有较大前景。白细胞介素-11(IL-1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效应的细胞因子,最初是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分离得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1 白细胞介素-11受体 泌尿生殖系肿瘤
  • 简介:【目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参与血管内皮修复及血管新生,EPCs分化受多种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的影响,本实验旨在研究新型C2H2锌指蛋白基因ZFP580对EPCs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源性EP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EPCs;腺病毒转染过表达ZFP580的EPCs,Q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ZFP580对EPCs分化的影响。【结果】细胞培养至7d时,Dil-acLDL/FITC-UEA-I双阳性细胞约占87.39%±2.98%。证实所培养细胞为EPCs。腺病毒转染技术获得过表达ZFP580的EPCs,ZFP580基因过表达促进成熟内皮表型CD31和vWF的表达。【结论】ZFP580基因过表达促进EPCs向成熟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提示ZFP580基因在EPCs分化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ZFP580 分化
  • 简介:【目的】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是一群能自我更新并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分化成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NSCs分化受多种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的影响,本实验旨在研究神经分化因子1(neuronaldifferentiation1,NeuroD1)过表达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NS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将携带NeuroD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染NSCs,QPCR检测NeuroD1过表达神经干细胞系的构建。QPCR和MTT检测过表达NeuroD1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光镜下观察分化细胞形态变化。【结果】第3代NSCs经免疫荧光染色证实所培养细胞为NSCs,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QPCR结果显示NeuroD1mRNA在NSCs-NeuroD1组表达最高,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QPCR结果显示MAP2在NSCs-NeuroD1组表达最高,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MTT结果显示NSCs-NeuroD1组细胞增殖水平最高,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下可见NSCs-NeuroD1组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结论】成功构建NeuroD1过表达神经干细胞系。NeuroD1可促进NSCs增殖和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神经分化因子1 分化
  • 简介:目的:体外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对大鼠颌骨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从4周龄SD大鼠下颌骨获取BMSCs,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细胞进行纯化及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型及进行成骨分化检测,随后选取第4代细胞在不同糖浓度(5.5,16.5,25,35mM)干预下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其后对各组进行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活性测定,培养基钙、磷含量测定,并采用Westernblot测定骨形成蛋白2(BMP-2)水平以及real-timePCR测定Runx2基因表达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SPSS11.0)。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形成逐渐减少,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下降,细胞钙、磷分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BMP-2水平以及Runx2mRNA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高糖条件下,大鼠颌骨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减弱,而BM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 标签: 高糖环境 骨髓基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研究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issuetransglutaminase,TG2)是否参与人SaOS-2细胞系成骨分化过程。方法使用携带短发夹RNA(shorthairpinRNA,shRNA)的慢病毒转染SaOS-2细胞以敲减TG2表达,以SaOS-2细胞及转染了含阴性对照shRNA病毒的SaOS-2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体外成骨诱导培养,并进行以下检测:诱导14d后各组矿化情况(茜素红染色);诱导4、7d后碱性磷酸酶活性及I型胶原、骨钙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mRNA表达,并与诱导前的表达水平相比较。结果SaOS-2细胞组及转染阴性对照shRNA组在体外成骨诱导过程中I型胶原、骨钙素、BMP-2的mRNA表达和ALP活性逐渐增加,14d时形成明显矿化结节,而TG2敲减后的SaOS-2细胞在诱导14d时矿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诱导7d时ALP活性及I型胶原、骨钙素、BMP-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参与SaOS-2细胞体外成骨分化及矿化。

  • 标签: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SAOS-2细胞 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