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五四”启蒙文学、左翼文学和抗战文学的分期回顾.可以将民间理念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形态重新定位为“被动和懵懂的民间”、“盲目和虚幻的民间”、“潜在和分裂的民间”。深入挖掘民间理念的萌芽和发展状态.对民间理念进行一次时间概念上的延展和扩充.能够更加深刻地展现民间的潜在内涵。

  • 标签: 现代文学 民间 启蒙
  • 简介:一、什么是中国现代?答:第一种分法:时间1917年1月一1949年9月左右的用白话文(现代汉语)写作的文学。第二种分法:1917至今。第三种分法:晚清(1895)至1949年9月左右。第四种分法:晚清至今。林岗认为与“现代”对应的是“古代”,与“当代”对应的是“历史”,当代文学不能一直当代下去,而现代只有三十多年,这不合逻辑;

  • 标签: 现代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 辅导答疑 1949年 当代文学 现代汉语
  • 简介:<正>近几年来,在中国现代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对中国现代的整体进行宏观审视时,重新重视对文学思潮的研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研究者们对“文学(文艺)思潮”的内涵以及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一些问题的理解还很不一致。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 标签: 现代文学思潮 欧洲文艺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思想 革命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 简介:《中国现代思潮史》在现有教学体系中存在着内涵不清、外延模糊的问题。这门课程是一门从文学系统整体对中国现代史进行深入考察的专业选修课。为了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有必要加强本课程的地位,同时,还应该厘清本课程的内涵、确定外延、改革教学方法以改善教学效果。

  • 标签: 现代文学思潮 内涵 外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9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不绝于耳,几十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中国现代史著作,包括几部中国现代思潮史著作。刚刚出版的新著《中国现代思潮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别具一格,运用现代性理论,在重新界定文学思潮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思潮做了全新的叙述,从而为重写中国现代史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思潮史 “重写文学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杨春时 主编
  • 简介:随着时代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文学的价值逐渐得到体现与重视。文学除实用价值、外在价值以及功利价值外,更重要的是文学的内在精神性价值。文学艺术是生活态度、生活内涵与生活方式的体现,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是文学基本价值所在。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现代与后现代的主要价值,突出文学的作用,为我国文学的发展指明道路,促进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文学的价值 后现代文学 精神性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艺术 实用价值
  • 简介:诸种版本的中国现代史论著论及20世纪20、30年代文坛时,只有浪漫主义思潮与写实主义思潮的“双峰对峙”,只有以象征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思潮,惟独见不到古典主义思潮的踪影。如若卸却政治判断的预设,纳入现代性历史语境之中,从学术史角度考察,从历史真实出发,学衡派与新月派于内在学理上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在新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构成了古典主义文学思潮。这一思潮有着发端、演进、高潮的历史进程,有着自身理论体系和创作业绩。它对于因历史现代性的偏执而导致的人文精神失落及学术衰微的中国现状提出了质疑与抗衡,构成了推进中国现代发展的历史合力。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史 现代主义思潮 古典主义 发端 历史现代性 文学思潮
  • 简介: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持续发展,呈现了更加清晰的历史动向。中国社会继上世纪80年代开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取向与转型之后,90年代掀起"市场经济"改革潮,到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成,宣布迈进小康社会并确立在本世纪前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生活意识悄然弥漫,新媒体文化迅捷笼罩。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康社会目标 文脉 思潮
  • 简介:<正>1921年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在历史上被称作“外蒙古”的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蒙古现代是伴随着新社会制度的建立而诞生的。蒙古现代分为两个时期。一、巩固政权,实行民主改革时期(1921—1940)

  • 标签: 二三十年代 六十年代 中篇小说 五十年代 革命歌曲 战士
  • 简介:保护与开发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民国文学”这一看似陌生的概念,而“民国文学”这一概念,也十分有必要郑重地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范畴中予以提出,并加以讨论。“民国文学”相较于“现代”,因其研究对象更为多元,时间范畴尤为明确,其所具有的强大的包容性和明确的边际性,不仅可以与“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呼应起来,对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这一概念在学界内外的浮出水面,以及逐渐被关注,乃至被接受,应是一种可预期的前景。

  • 标签: 现代文学 民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 民国
  • 简介:(许志英、邹恬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不同于一般的思潮史著作,它侧重于"对现代创作思潮的一些主要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察与研究"①.这是因为,作者认为"一个时代的思潮也易更生动更丰富地体现在作家的创作中"②.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主潮》 创作思潮 史料 学术考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秦川的《现代散论》一书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现代的论文集,共收有论文18篇。从内容上讲,这部论集大致可分四个方面:一是鲁迅研究的论文,二是郭沫若研究的文章,三是有关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研究,四是对海

  • 标签: 文学散论 郭沫若研究 中国现代作家 现代文学 鲁迅研究 重郭
  • 简介:解放前的长春以《满鲜日报》为中心,从东北各地和韩国吸引了很多韩国文人。这些文人在长春进行了比较活跃的文学创作活动。同时,长春当时是“伪满洲国”的“首都”,所以去东北旅游观光或视察的韩国文人大多也经过长春,并将经历体验作为素材进行了创作。韩国现代人以长春体验为素材的作品大致可分为短期停留人员创作的作品和长期定居人员的作品。短期停留人员极力称赞“伪满洲国”建立以来长春的变化,同时注意到长春的变化受到日本的影响,慢慢地向着日本化发展。短期停留人员也试图想描写当时在长春的韩国人的各种状况,但是因没有深入了解韩国人生活,因此也仅限于道听途说。相反,长期定居人员描述了在华丽外观背面隐藏着的阴暗一面,同时也具体描述在长春生活着的韩国人的历史、现状以及不足之处。比纪实类作品,小说数量很少,也没有特别优秀的作品出现。但是,相比纪实类作品只作的简述,小说则更具体而形象地描写了东北韩国人的身份认同和消极一面。同时也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所宣传的“五族协和”与“王道乐土”的虚伪性。

  • 标签: 韩国现代文学 长春 韩国人 长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