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狼疮肾炎患者血清抗与促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25例狼疮肾炎患者为观察组,然后将同时期的25名健康人员选为对照组,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抗因子与促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抗因子中的IL-2明显地低于对照组,而其他的抗因子与促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狼疮肾炎患者血清抗与促因子水平呈现异常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参考价值。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抗炎因子 促炎因子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中因子与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的相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TIA患者和39例对照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D-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TIA相关的单因素分析显示TIA患者血CRP、D-d、MMP-9和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IMP-1与是否患病关系最密切。结论血中因子在TIA后都有不同程度升高,它们参与了TIA的病理生理过程,与TIA密切相关。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伤脑实质内出血,约占所有卒中的15%~20%,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1-2]。为了减轻ICH后二次损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其形成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脑出血 脑水肿 炎性反应
  • 简介: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白细胞内源硫化氢产生速率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初诊高血压及有高血压病史者90例高血压组,又分为两个亚组,即高血压未治疗组(高血压未治疗亚组)45例、高血压血压控制良好组(高血压控制组)45例,选取同期、同科室血压正常患者90例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通过测量白细胞内源硫化氢产生速率及血浆高血压相关因子的浓度,分析各组自细胞内源硫化氢产生速率的变化,并探讨其对高血压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未治疗亚组白细胞内源硫化氢产生速率明显低于高血压控制亚组及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未治疗亚组(0.142±0.064)nmol/μg、高血压控制亚组(0.202±0.085)nmol/μg、正常对照组(0.214±0.085)nmol/μg,P〈0.011,且血浆高血压相关因子明显高于高血压两个亚组(P〈0.01),白细胞内源硫化氢产生速率与高血压相关因子-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白细胞内源硫化氢产生减少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原因之一,它可能通过影响高血压相关因子的产生导致血压升高。

  • 标签: 硫化氢 炎症 高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气腹压力对细胞因子IL-1的影响。方法武警河南总队医院诊治的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高气腹组(15mmHg)、中气腹组(12mmHg)、低气腹组(9mmHg),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和比较术中、术后血清IL-1水平。结果与低气腹组相比,术中高气腹组、中气腹组血清IL-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中气腹组、低气腹组相比,术后高气腹组血清IL-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低气腹压力对组织损伤相对较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 气腹压力 IL-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物理因子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超短波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两个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93%、6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物理因子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药物治疗。

  • 标签: 物理因子 联合治疗 慢性盆腔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2、IL-6的含量状况,并分析其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了2011年4月—2012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6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了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然后利用ELISA方法对两组患儿的血清细胞因子IL-2、IL-6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患病的急性期IL-2含量水平相对于对照组要低,而IL-6的含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可见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清细胞因子IL-2和IL-6之间为反相关的关系;讨论支原体肺炎在急性期以及恢复期患儿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IL-6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来作为判断患者支原体肺炎的病情程度以及预后的指标,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炎性细胞因子 IL-2 IL-6
  • 简介:综合分析我国区域环境因子中的气候、土质、植被、地形、水文等对蝗虫在我国的分布、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蝗虫对其生存环境具有很大的选择,区域环境因子对蝗虫生长发育的适宜是蝗虫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则可根据蝗虫生长发育及分布的规律依据区域环境因子对蝗灾的形成进行预防。进一步分析得知:蝗虫的治理应重在预防,生态防治是重中之重,蝗灾形成后的治理已对农牧业造成了危害,并且在目前蝗虫的治理方法中,化学防治只能进行蝗灾治理的应急措施,物理防治、不危害生态的生物防治、生态改造是首选的防治方法,这样才能做到蝗虫的"不形成、不扩散、不成灾",达到生态治理蝗虫的目的。

  • 标签: 环境因子 蝗虫 综合防治
  • 简介: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51900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给予活动类风湿关节RA患者重组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方法选取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我们医院收治的活动类风湿关节RA患者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甲氨喋呤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赛普进行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活动类风湿关节RA患者重组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疗效显著,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RA 益赛普 柳氮磺吡啶 甲氨喋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因子对神经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耳鸣患者72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用弥可保,均连用21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神经耳鸣疗效显著。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弥可保 神经性耳鸣
  • 简介:摘要总结了3例遗传凝血因子Ⅶ缺乏症患者的护理。认为此病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疾病出血倾向,针对做好各部位出血的防护与治疗护理工作,加强宣教,从而保证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脓脑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近十余年对化脓脑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28例,2例死亡,其余26例经治疗均治愈出院,其中有1例后因脑积水再次住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对于化脓脑室,早期、及时抽吸置换含有脓苔、絮状物的脑脊液方法有可行,临床可根据医者的经验和患者的病情慎重采用。

  • 标签: 化脓性脑室炎 脑脊液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大鼠进行干预,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清中主要因子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及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探讨辛伐他汀在慢性阻塞肺疾病治疗中的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熏香烟加气管内滴入LPS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随机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在造模两周后给予辛伐他汀2.5mg/kg灌胃治疗,每天1次,治疗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率,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中IL-8、TNF-α、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测定肺组织中IL-8、TNF-α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较模型组体质量增长率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IL-8、TNF-α、CRP浓度均降低(P<0.05)。各组大鼠肺组织中IL-8、TNF-α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COPD大鼠模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减轻肺组织及气道炎症,对COPD大鼠的炎症有抑制作用。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炎症 大鼠 辛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