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维适行放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50例病例.按序列随机分成2组(1)三维适行放疗25例,放疗2Gy/(d•次),5次/周。总放疗剂量为66Gy/30次,共45d。(2)常规分割放疗组(常规放疗组)25例,放疗2Gy/(d•次),5次/周。总放疗剂量为66Gy/33次,共45d。结果三维适行放疗与常规放疗组的近期疗效(CR+PR)分别为100%和84%,有显著性差异(P>O.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和44%和68%、44%和24%,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维适行放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与常规放疗组相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三维适行放疗与常规放疗相比,提高了放疗疗效,延长了生存时间,食管放疗反应无明显差别,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适行放疗 毒副作用 常规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胸腔化疗+放射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组33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引流,及顺铂、IL-2抗肿瘤药物胸腔化疗,同期放射治疗。结果本组33例患者的胸腔积液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或消失,无一例出现气胸、导管脱落、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治疗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食道炎。结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方便护理,采用放疗+胸腔化疗能有效地治疗肺癌转移病灶及胸腔积液。

  • 标签: 肺癌 放疗 胸腔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26例乳腺癌并脑转移患者,观察组11例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对照组15例采用其他化疗药物联合放疗,比较分析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毒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10个月,两组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明显较对照组要轻(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放疗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其他药物联合放疗要少,患者耐受性好,可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转移 卡培他滨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转移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56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1组采用全脑放疗(WBRT),1.8~2.0Gy/次,每周5次,总剂量30~40Gy;另1组采用全脑放疗加三维适形局部加量(WBRT+3D-CRT)。结果WBRT+3D-CRT组肿瘤局部控制率(75%)明显高于WBRT组(39.29%)(P<0.05),中位生存期(11.6个月)明显长于WBRT组(5.1个月)(P<0.05),KPS评分明显高于WBRT组(P<0.05)。结论全脑放疗加三维适形放疗脑转移瘤在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时间上均优于单纯全脑放疗

  • 标签: 脑转移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转移性肝癌疗效。方法采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对31例中晚期肝癌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单次量1.8—2.5戈瑞,每日一次,总量45—60戈瑞(平均52戈瑞)。结果肿瘤大小50—1610立方厘米(平均330立方厘米)。CR15.9%,PR66.7%,NC14.1%,PD3.3%。总有效率CR+PR为82.6%。1、2年生存率63.4%、37.6%,放射性肝炎发生率9.1%。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转移性肝癌疗效好,值得推广。肿瘤体积、病人状况与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肝癌 转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方案化疗同步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将76例鼻咽癌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化疗﹢放射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放射治疗。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CR+PR为92.5%,对照组CR+PR为69.5%;两组对比1、3、5年生存率无差异性(P﹥0.05),治疗组的毒副反应,主要是口腔粘膜炎、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其中Ⅱ度及以上发生率分别为80%,35%及55%。对照组分别为25%,5.5%和0,两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F方案化疗同步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以提高近期疗效,但毒副反应主要是口腔粘膜炎、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PF方案并不能给患者带来好处。

  • 标签: 鼻咽癌 PF方案 放射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5例实体肿瘤脑膜转移的分析,探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5例经临床、脑脊液细胞学、MR检查明确诊断的实体肿瘤患者,采取全脑放疗30Gy,联合鞘内注射化疗药物MTX15mg每周一次。结果治疗后症状改善患者7例(46.7%),其中复查头颅MR好转患者6例(40.0%),稳定患者3例(20.0%),进展5例(33.3%),疾病控制率66.7%。中位生存期4.2个月。结论全脑放疗联合鞘内化疗可使脑膜转移患者症状改善。

  • 标签: 实体肿瘤 脑膜转移 放射治疗 鞘内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福菌素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放疗总剂量为56~60Gy(1.8~2.0Gy/次,5次/周,5~6周完成),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放疗同步加新福菌素治疗方案作为实验组;患者接受同对照组剂量的放疗,并静脉滴注新福菌素400μg/d,每周一次,连用5~6周至放疗结束。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0%(χ2=9.32,P<0.01),常规放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包括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消化道反应等(P<0.05)。实验组两年内的生存率为66.67%,对照组为36.67%,存在显著差异(χ2=4.23,P<0.01)。结论新福菌素联合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轻,生存率较高,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证实,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新福菌素 局部晚期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替莫唑胺联合调强放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应用替莫唑胺口服化疗联合调强适行放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并对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4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0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6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症,5例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经适当的护理干预后均能顺利完成放化疗。结论替莫唑胺口服化疗联合调强放疗脑胶质瘤过程中,护士应做好各种放化疗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如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不良反应的对症护理等,对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替莫唑胺 调强放疗 脑胶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同期放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将67例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4mg联合同期放疗,对照组单纯行同期放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活动能力提高率分别为94.1%,72.7%和85.3%,6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同期放疗对骨转移瘤患者在止痛、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疗效明显。

  • 标签: 骨转移癌 唑来膦酸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和顺铂方案联合放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18例N2-N3局部晚期初诊为鼻咽癌患者,应用GP方案诱导化疗2程(吉西他滨1000mg/m2d1,8,顺铂25mg/m2d1-3),化疗后1周后行常规根治性放疗。结果可评价病例18例,化疗2程后14例患者淋巴结较前缩小,消退率77.78%,放疗50GY时复查MR,鼻咽及颈部病灶完全消退率27.78%(5/18),部分消退率66.11%(11/18),放疗后3月,病灶完全消退率72.22%(13/18),部分消退27.78%(5/18)。毒副反应方面,主要是血液学方面和胃肠道反应,III度以上发生率分别为27.78%(5/18),33.33%(6/18)。结论G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可,毒副反应轻,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tAd-p53)联合放射治疗晚期口腔癌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rAd-p53注射联合放射线治疗晚期口腔癌的患者,治疗前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注射过程中做好护理配合.严密观察治疗后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发热、局部肿胀、疼痛、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做好放疗后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及饮食护理,观察疗效并总结各项护理要点。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rAd-p53联合放射治疗,其中部分缓解10例(45.5%)、稳定8例(36.4%)、进展4例(18.1%)。全部病例均无并发症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正确合理的护理是rAd-p53瘤内注射联合常规放疗晚期口腔癌的重要环节,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RAD-P53 基因治疗 放疗 口腔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顺铂联合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顺铂联合放疗组(联合组)和PLF方案联合放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6.6%,对照组为53.3%,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在腹泻、放射性气管炎的发生上均较都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73.3%,对照组1年生存率63.3%,治疗组患者治疗获益。结论替吉奥顺铂同步放化疗治食管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研究。

  • 标签: 替吉奥 放疗 食管癌 顺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脑转移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4例均为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的N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WBRT(40Gy/20次/4周)并同期口服厄洛替尼150mg/d。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脑MRI,观察肿瘤大小,定期每3个月一次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直至疾病进展。结果24例患者中,CR2例,PR17例,SD5例,PD0例。客观缓解率(CR+PR)为79.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10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0.4个月。乏力、皮疹和腹泻为主要不良反应。结论厄洛替尼联合WBRT治疗NSCLC患者脑转移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生存期延长。

  • 标签: 肺肿瘤 脑转移 厄洛替尼 全脑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肺癌伴SVCS患者分为支架置人联合放疗组(n=23)和单纯放疗组(n=23)。Seldinger法穿刺置人支架;采用6MVX线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总剂量达50-60Gy/5-6周。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支架置人联合放疗组患者于血管支架植入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单纯放疗组患者于放疗后4周症状消失。支架置人联合放疗组获CR19例、PR4例,单纯放疗组获CR12例、PR5例、NC4例、PD2例。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单纯放疗组的73.9%(P〈0.05);联合放疗组3、6、9、12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两组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胃肠道反应,均以1-2级为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放疗可迅速解除梗阻症状,疗效好,生存期延长,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上腔静脉综合征 放射治疗 血管内支架置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疗直肠癌术后复发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方法将6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调强适形放疗(IMRT)组,B组为常规放疗(RT)组。按放射反应评分标准(RTOG/EORTC)评价急性放射性损伤。结果调强适形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引起的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和皮肤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其严重程度

  • 标签: 直肠癌术后复发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常规放射治疗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