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的作用机制及其早期康复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收治入院的急性高位脊髓损伤低血压的患者59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主要进行功能训练,带腹带、弹力袜),积极治疗吸低血压症状,并针对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发生的机制进行探究。结果本组患者经过吸氧、静脉葡萄糖注射液滴注、盐酸米多君治疗后,头痛、眩晕等症状得到控制,未出现晕倒及摔倒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引起的低血压,主要是对自主神经功能产生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降低,临床应早期发现并予以治疗,同时还应结合相应康复治训练,继而维持心功能,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 标签: 急性高位脊髓损伤 低血压 机制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的机制和早期康复治疗。方法选我院100例2016年5月—2018年6月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选择常规方法加上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低血压得到纠正的时间、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施治前后患者机体血压中舒张以及收缩压力平均值;摔倒、晕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低血压得到纠正的时间、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机体血压中舒张以及收缩压力平均值相比较照组有优势,P<0.05。观察组摔倒、晕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方法加上早期康复治疗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的疗效肯定。

  • 标签: 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 机制 早期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的机制分析及早期康复护理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8例急性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了解该疾病导致低血压的机制,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另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38例急性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低血压发生率、临床病情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的机制包括多个方面,早期康复护理的开展,可以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 标签: 急性高位脊髓损伤 低血压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高位脊髓损伤(SCI)急性期大鼠心肌组织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高位脊髓损伤后6小时(A组)、12小时(B组)、24小时(C组)、48小时(D组)五组(n=6)。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高位SCI大鼠模型。分别于6、12、24和48小时时点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CaSR蛋白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结果与S组比较,高位SCI后各组大鼠血清cTnI、CK和CK-MB,心肌组织钙敏感受体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且cTnI在6小时、CK-MB于12小时达峰值,CK及钙敏感受体蛋白质表达于24小时达高峰;C与D组相比上述各指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S组(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SCI后各组大鼠心肌损伤表象,其中以12小时出现肌丝灶样溶解、肌节大量崩溃、细胞膜破裂、线粒体大量移位和空泡变性,最具代表性,而24小时后趋向损伤减轻。结论SCI大鼠血清cTnI、CK和CK-MB,心肌组织钙敏感受体蛋白质表达均呈动态变化,SCI后48h仍未回复正常,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证实高位SCI急性期发生大鼠心肌损伤,且24小时后趋向减轻。

  • 标签: 高位脊髓损伤 心肌损伤 肌酸激酶 肌钙蛋白I 钙敏感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1年1月— 201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191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64例,女27例;年龄18~60岁,平均46.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97例,高空坠落伤55例,重物砸伤30例,摔伤9例。损伤节段:颈髓损伤98例,胸髓损伤52例,腰髓损伤19例,圆锥损伤22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A级61例,B级52例,C级38例,D级40例。将收缩压低于90 mmHg,心率低于60次/min定义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其中35例为低血压组,156例为非低血压组。观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致伤原因、骨折类型、脊髓损伤节段、ASIA分级、血压、心率、合并损伤及住院时间。应用单因素分析模型观察各因素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筛查导致低血压发生的可疑相关因素,再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患者均为颈髓和胸髓损伤,在98例颈髓损伤患者中,26例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7%;在54例胸髓损伤患者中,9例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7%,均为T5节段及以上损伤的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致伤原因、骨折类型、是否有合并损伤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脊髓损伤节段、ASI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脊髓损伤节段(OR=0.185,95%CI 0.081~0.424)和ASIA分级(OR=0.108,95% CI 0.048~0.244)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显著相关(P<0.01)。结论脊髓损伤节段与ASIA分级是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脊髓损伤节段越高,脊髓损伤程度越重,越容易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

  • 标签: 脊髓损伤 脊神经 自主反射障碍 低血压 独立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30例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脊髓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程序护理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能够改善脊髓损伤。结论护理程序护理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积极性,促进功能恢复。

  • 标签: 脊髓损伤 高位截瘫 护理程序
  • 简介:摘要阐述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体位性低血压低血压的护理体会。认为耐心、细致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 标签: 颈脊髓损伤 低血压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方法对自2008年5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内部出血15例,异常信号不均匀;水肿17例,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11例,稍低信号6例;挫伤9例,表现为扭曲变形、脊髓受压、横断和撕裂。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可在MRI表现出一定的形态改变,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 标签: 脊髓损伤 急性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护理的有效途径。方法:本研究选择5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9例),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29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在颈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颈脊髓损伤 高位截瘫 术后护理 综合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27例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分析治疗。结果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患者的脊髓损伤得到全方面的改善。结论对于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早期进入手术干预治疗可有效的减轻脊髓损伤,降低病残率。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治疗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颈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治疗的患者30例颈脊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重症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体位护理、褥疮的护理、体温失调的护理、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护理、泌尿系统的护理、功能锻炼及其他并发症的护理。结果预防并发症护理对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颈脊髓损伤 高位截瘫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32例颈椎骨折致颈髓损伤低血压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人工气道护理、用药护理和体位护理,阐述全面细致的护理在高位颈髓损伤低血压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并发低血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其中部分患者为可逆性因素所致低血压,纠正可逆因素可逆转低血压状态,方法本文观察75例AMI患者,有23例出现低血压。其中14例为为心源性休克所致低血压;另9例为非心源性因素所致;结果23例患者中7例死亡,16例存活。结论患者AMI后低血压病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和处理诱因及适时的护理是争取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尤其持续性心电监护,合理使用扩血管药物及利尿剂以及纠正低血压容量状态的重要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髓损伤导致截瘫的患者小便障碍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本区收治的20例脊髓损伤导致截瘫且而导致小便障碍的患者分为观察组(综合干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损伤导致截瘫且出现小便障碍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解决脊髓损伤引发的膀胱功能障碍,促使患者有节律性的排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截瘫 小便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在体外能促进多种中枢及外周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生长,体内也能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FGF是1974年Gospadarowicz[1]从牛脑的垂体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多肽分子.根据等电点的不同,FGF分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两类.本文就aFGF与bFGF因子在脊髓中的分布情况与不同作用、急性脊髓损伤后aFGF、bFGF的不同表达以外对急性脊髓损伤体外应用FGF的实验性治疗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AFGF BFGF 表达
  • 简介:随着工农业、建筑业及交通的发展,脊髓损伤(SCI)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脊髓是许多神经功能的中介通路,脊髓损伤及其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可直接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从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由于脊髓损伤治疗困难,因而致残率与死亡率非常高。不仅患者本人要受功能废损带来的不便和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对脊髓损伤的研究相对缓慢,其治疗效果难以预料,主要是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神经功能损伤 病理生理反应 器官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机制
  • 简介: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一种常见而且严重的临床疾患.据统计发达国家的SCI发病率为28.3~45人/百万人/年,在美国每年有11000人遭此损伤[1];我国发病率虽较低,约6.7人/百万人/年,但每年也有1万余人遭此损伤,且以中青年胸腰段损伤最多.外伤性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促进诱导神经纤维生长:如给予多种促进神经生长的神经营养因子或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为再生的轴突提供桥梁及管道、提供能支持引导神经生长的雪旺氏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二是消除抑制轴突生长的因素:如减少脊髓断端囊腔和瘢痕组织生成以及一些抑制性生长因子产生等.近20多年,尤其是近10余年来随着基础医学、临床研究和材料、工程学等各学科的发展以及相互渗透,在脊髓损伤的研究方法、损伤机制、损伤严重评定、诊断治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修复 胚胎组织移植 外周神经移植 雪旺氏细胞移植 神经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