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大剂量甲泼尼龙(MP)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急性脊髓损伤患者68例,根据伤后治疗时间和用药,分为伤后8小时内采用超大剂量MP治疗组23例和未应用MP治疗对照组45例;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6周对脊髓损伤程度按ASIA2000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MP治疗组6周后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应用超大剂量MP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甲泼尼龙 急性脊髓损伤
  • 简介:总结45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急性不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制定相应康复护理目标,早期介入体位护理、呼吸系统护理、膀胱和直肠功能护理、肢体功能训练指导,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5例患者中发生泌尿系感染5例、呼吸系统感染2例。

  • 标签: 脊髓损伤 急性不稳定期 并发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开展综合运动疗法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接受运动康复治疗时间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53例)。经常规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于病情稳定后1周、病情稳定后第2d接受综合运动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运动指数评分(t=8.16)、感知功能评分(t=11.0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9.07,P<0.05)。结论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中,与病情稳定后期综合运动治疗相比,早期开展综合运动疗法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早期开展综合运动疗法 急性脊髓损伤 步行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微课健康教育模式在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居家照顾者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家庭照顾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照顾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视频微课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疾病认知水平、自我效能、照顾负担、照护技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照顾者疾病认知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照护技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观察组照顾负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视频微课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居家照顾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照顾者照顾患者的信心及照顾技能,从而改善减轻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视频微课 健康教育模式 脊髓损伤 高位截瘫 居家照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Orem自我护理模型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我院的6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病患则采用Orem自我护理模型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观察组护理后的G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各心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实施Orem自我护理模型护理,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实际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Orem 自我护理模型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高位截瘫
  • 简介:摘要:目的:颈段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恢复期患者应用呼吸功能训练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颈段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恢复期患者56例,时间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呼吸功能训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1、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在颈段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恢复期患者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改善其肺功能,值得借鉴。

  • 标签: 脊髓损伤 高位截瘫 呼吸功能训练 肺功能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现将1993年1月~1997年12月住院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并发低血压39例抢救治疗体会报告如下,5例因心率<50次/分使用了阿托品(0.5~1)mg静脉推注

  • 标签: 低血压治疗 体会附 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本文论述了透析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此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相关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研作一参考。

  • 标签: 透析性低血压 临床表现 相关因素 护理进展
  • 简介:低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同样存在,且不容小觑。影响:血管缺血营养不足医学上一般对血压低于90/60mmHg的状态称为“低血压”,它可能由生理或病理等因素造成。其中急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晕厥与休克两大临床综合征;慢性低血压,可能由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等所致,其中也包括体位性低血压

  • 标签: 急性低血压 危害 内分泌功能紊乱 慢性消耗性疾病 体位性低血压 临床综合征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人们对高血压的危害已引起高度重视,而对低血压危害的认识却相对不足,本篇从中医特有的辩证论治,穴位治疗,饮食护理以及日常生活的养护等多角度对低血压进行论述。

  • 标签: 低血压 中医辩证论治 穴位治疗 饮食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由于体质和遗传的原因,形成慢性低血压,一般为原发性低血压血压持续达到或低于90/60毫米汞柱(128千帕):发病时患者经常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心慌、四肢无力、手脚发凉、皮肤麻痛等供血不足的症状?一般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见。当前还没有药物能根治;

  • 标签: 慢性低血压 小分子水 原发性低血压 毫米汞柱 四肢无力 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