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远程缺血预适应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远程缺血预适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结果、NIHSS评分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发梗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梗死体积缩小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不仅可以减少新发梗死发生率、促进梗死体积的缩小,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远程缺血预适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3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包括饮食指导、心理护理与运动护理在内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67%)与对照组(72.41%)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生活品质,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修饰蛋白检测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收治心肌缺血患者115例,和113例正常人缺血修饰蛋白水平对照比较,并比较心肌缺血患者疾病不同时间缺血修饰蛋白水平。结果心肌缺血患者缺血修饰蛋白检测水平高于正常人,在心肌缺血1、6、12小时缺血修饰蛋白检测水平不同,最初的检测水平121.35±13.41U/ml高于6小时98.12±15.35U/ml和12小时74.32±7.32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修饰蛋白可以作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缺血修饰蛋白冠心病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与整理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根据就诊登记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600)应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n=600)应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分析与对比两组的用药有效性、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对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仅可达到协同增效的效果,还可改善心肌缺血状态,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 阿司匹林 美托洛尔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监测结果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34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临床资料,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仪检测患者相关指标;分析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134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在24小时内共发作1400次心肌缺血,其中SMI有900次(64.29%),SYMI有500次(35.71%)。SMI患者临床指标优于SYMI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监测结果可真实反应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实际情况,为临床诊治心肌缺血提供了新的契机。

  • 标签: 老年心肌缺血 心电图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疾病特点以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接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针对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 护理方法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电向量检查对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就诊的8例心电图QRS波形正常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患者,同期行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3项检查中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与其他2项检查结果比较,对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检查的准确性进行评判。结果8例患者心电图QRS波形正常,1例伴有V1-V3导联ST段上抬,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ST段压低和/或T波变化,2例为正常范围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不符;8例患者的心电向量检查结果均符合相应部位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诊断,其中,前壁心肌梗死1例,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4例,前壁合并后壁心肌梗死1例,下壁合并后壁心肌梗死1例,前壁、下壁合并后壁心肌梗死1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相符。结论心电向量检查对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心电图。

  • 标签: 心电向量检查 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脑心通胶囊进行干预,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血浆中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血浆内指标、各项血液流变学、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脑心通胶囊有助于提升疗效,并显著改善血浆中的各项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提高临床疗效等,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心肌缺血 脑心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CA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100例CAD患者中有82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根据有无伴随症状,将检测为心肌缺血的患者分为A组(无症状心肌缺血)、B组(有症状心肌缺血)。其中,A组57例(69.51%),B组25例(30.49%)。两组患者共检出心肌缺血492阵次,A组393阵次(79.88%),B组99阵次(20.12%)。A组ST段下移的平均幅度为(0.15±0.07)mV,B组ST段下移的平均幅度为(0.22±0.08)mV。两组患者上述三项结果数据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塞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相关方面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脑梗塞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进行分析,以此对脑梗塞和无症状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有效探讨。结果64例患者中有37例(57.8%)患有无症状心肌缺血。脑梗塞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和患者脑梗塞病变部位没有关系。不同梗塞部位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容易伴随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梗塞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情况较差,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加强有效治疗,以此来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改善。

  • 标签: 脑梗塞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检测研究对象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评估此技术在心肌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心肌纵向应变进行分析。结果①对照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自基底段至心尖段呈递增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研究组,基底段与中间段的递增关系消失,两者无明显差别;两组结果显示基底段心肌纵向应变均低于心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研究组与对照组相应室壁纵向应变比较中,研究组缺血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③应用ROC曲线判断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75%时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纵向应变截断值分别为13.5%、14.5%、17.5%、20.1%。结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可以准确测量左室心肌纵向应变,简单、直观而有效的评估心肌缺血,为临床无创诊断冠心病提供依据。

  •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 心肌缺血 纵向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方法以2017年7月—12月本院接诊的冠心病心肌缺血病患15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75)。研究组实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实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2.66%,比对照组的68.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病患进行诊断,可显著提升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能为临床医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提供重要指导,建议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无症状发病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老年冠心病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对照则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床冠心病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通过酒石酸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疗效更为确切,治疗效果更高,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ST段压低的减少次数以及下移减少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心电图与Holter监测,评估监测结果。结果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35例(29.17%);Holter检出心肌缺血74例(61.67%),其中有症状心肌缺血(PMI)51例68.92%,SMI23例(31.08%)。其中PMI与SMI在ST段下移程度与持续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在上午6~10时的发作频率最高,SMI的昼夜变化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lter能够早期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状态,对临床预防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肌缺血患者接受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231例来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115例和治疗组116例,治疗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通心络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是97.4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2.18%,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接受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有效率高,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通心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其中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检测结果作为观察组,选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得出结果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用于进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尼可地尔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0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采用尼可地尔。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心肌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评分,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尼可地尔 硝酸甘油 心肌缺血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