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绪智力干预对医务人员工作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62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形式的情绪智力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对比分析情绪智力干预对医务人员工作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经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智力水平、工作倦怠水平、工作满意度水平均比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干预后,干预组情绪智力水平,工作满意度水平得分比对照组高,工作倦怠水平得分比对照组低,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情绪智力干预在提高医务人员情绪智力水平、改善工作状况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情绪智力 医务人员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护理对甲亢患者心理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甲亢患者58位,并将这58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人,然后随机选择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则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以往最常用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观察两组患者在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这两种情绪上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焦虑评分(64.32±6.73)明显高于观察组(59.49±9.41),对照组患者的躯体焦虑评分(75.43±7.98)也明显高于观察组(68.82±6.84),两组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总评分为128.31±16.25分,对照组的总评分为139.75±14.71,可以看出观察组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对甲亢患者的心理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是一种值得使用并将其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心理干预 护理 甲亢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团体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时间段内于我院诊治的80例晚期肿瘤患者进入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以护理方法的异同为标准来划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团体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经过SAS及SDS不同时间段的评分可知,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相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此两项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肿瘤患者团体心理护理可以显著调节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对其心理状态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团体心理护理 肿瘤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试析心理巡诊对改善基层官兵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某部队500名基层官兵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积极展开心理巡诊工作。所有基层官兵均给予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来评估与了解其心理状况,分析与比较在心理干预前基层官兵症状自评量表与常模(国内基层官兵心理评估数据)。在评估其心理状况后展开心理干预,并对心理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基层官兵在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阳性率高于国内常模(P<0.05);基层官兵在人际关系敏感、恐惧、焦虑、抑郁、躯体化等多方面分值均较国内常模心理评估数据高(P<0.05)。结论由于基层官兵在较为漫长的军旅生涯中难免会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有必要积极展开心理巡诊工作,可改善基层官兵心理状况

  • 标签: 心理巡诊 基层官兵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于离休老干部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离休老干部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护理前后SAS、SDS、依从性等数据的记录,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后,本组离休老干部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临床依从率明显升高,与护理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和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离休老干部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依从性,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离休老干部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药物及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护理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偏头痛患者心理情绪,减少症状发作的频次及程度。

  • 标签: 心理 偏头痛 心理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的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1月-2016.12月间收治的58例银屑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29例,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为常规组提供一般疾病护理服务,评价两组焦虑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496,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t=9.944,P<0.05)。结论护士为银屑病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 标签: 银屑病 护理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剖宫产产妇心理状态及其对应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间收治的108例剖宫产妇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分组依据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心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8%和94.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诊剖宫产妇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负面情绪,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妇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患者情绪较大的波动,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备受关注。疼痛属于较为复杂的一种主观感受,长期如此会引起患者不良情绪,多半是消极、低沉的心理状态。本次介绍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慢性疼痛与心理障碍的关系,进而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目的。

  • 标签: 慢性疼痛 心理状况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况心理护理要点。方法2016年3月—2018年1月本科接诊的脑梗塞康复期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均37例。两组都实行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抑郁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甲组干预后的抑郁症状评分为(6.73±1.14)分,比乙组的(14.18±2.06)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脑梗塞康复期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心理状态 脑梗塞 心理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搜集56例白血病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为28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两组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儿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儿焦虑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其临床应用价值应予以肯定。

  • 标签: 白血病 小儿 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 影响
  • 简介:研究以江苏省56个派出所的376名警察为研究对象,搜集关于社会心理安全氛围、情绪要求和情绪耗竭的自我报告的数据,并使用SPSS24和HLM7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组织的社会心理安全氛围水平对员工个体感受到来自工作的情绪要求和情绪耗竭有预测作用,前者与情绪要求和情绪耗竭呈现显著负相关;情绪要求与情绪耗竭呈现显著正相关;工作中的情绪要求对组织的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和个体的情绪耗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 标签: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 情绪耗竭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门诊放射检查的患者80例展开研究。调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放射检查心理状况,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放射检查程序未干预,观察组则在一系列的放射检查前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完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经研究发现所有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烦躁焦虑、不满质疑、恐怖敌对、不同消费水平为主的心理状况。通过予以观察组患者行心理干预,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程度在抑郁、焦虑、恐怖敌对等因子评分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门诊放射检查患者在临床检查中,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放射科检查工作人员应当针对患者予以心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放射检查的成功率,提升疾病确诊率减少误诊率。

  • 标签: 门诊放射检查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不论手术难度和大小,均会对患者造成一定损伤,加上患者对疾病和手术存在一定恐惧,因此会出现紧张刺激,紧张刺激经由交感神经作用后,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进而出现四肢发抖、冰凉,意识受到限制,甚至会出血心动过速、大汗淋淋等症状。有研究发现术前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时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伤口愈合变缓、失血量增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更高。因此如何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恐惧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展开综述,为临床缓解手术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心理干预 手术病人 焦虑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军校学员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其中既有客观环境因素,也有自身的主观因素。如何消除学员的畏难情绪,提高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军校组织学习和训练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现阶段军校学员学习和训练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畏难情绪和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再对学员畏难情绪心理的消除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促进军校学员的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军校学员 畏难情绪 心理问题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是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和艾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对一例男大学生情绪焦虑为主要症状进行咨询的个案报告。根据来访者的有关资料和SDS、SAS的测验结果,确诊为严重心理问题。从生物、社会及心理层面分析了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然后采用系统脱敏疗法和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做了有效的干预及治疗。根据求助者的自我评估、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的评估及咨询后回访,证明本咨询为有效咨询。

  • 标签: 严重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12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2人,其中对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依从性情况。结果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两项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值<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要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 心理状况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状况和具体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2017年12月76例心内科老年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结合以往经验分析产生因素同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心理状况各项人数均与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理状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疗养干部的心理状况及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取老年疗养干部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况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老年疗养干部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疗养干部 心理状况 个体化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