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新疆宁养肿瘤患者心理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新疆肿瘤医院2015年1月—12月间接受宁养服务的的85例肿瘤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心理社会干预组(n=42)及常规宁养疗护组(n=43),对心理社会干预组在给予常规以镇痛为基础的宁养疗护的基础上,还给予团体心理社会支持活动共十次,以及个体的心理干预。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DT)、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患者进行测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肿瘤患者在焦虑、抑郁、心理及躯体痛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次测评后有效数据心理社会干预组31人,常规宁养疗护组30人,心理社会干预组提示焦虑量表及DT量表在实际、交往两个维度方面得分高于常规宁养疗护组,其他如抑郁量表,DT量表的情绪、躯体两个维度方面两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可以在肿瘤患者病程中减少焦虑情绪,给予患者与他人实际的社会支持,提高其与他人、亲友交往的情况,部分减轻患者心理痛苦,但改善抑郁、整体情绪等其他状况不明显。

  • 标签: 心理社会干预 宁养肿瘤患者 心理情绪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吸毒人员的心理情况及情绪的特这作出调查和分析。方法对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常用到的方法为SCL-90,本次的调查和研究选取了60例吸毒者,并构建与常模的比较,将这60例吸毒人员的一些基本方面的心理差异进行比较,这些比较包括对吸毒者的工作岗位、性别、是否结婚、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存在反复吸毒这几个方面。结果根据SCL-90对吸毒者的各个方面的评分(因子分)来看,均高于常模(P<0.0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吸毒人员中,焦虑和抑郁是十分常见的,这两者的存在使吸毒者的心理障碍得到了极大的增加,在对吸毒者进行戒毒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引入降低焦虑和抑郁的药物,并且多与患者沟通,引导吸毒者的心理状况向健康方向发展。

  • 标签: 吸毒人员 SCL-90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心理问题护理,对社会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深入。妊娠、分娩是女性一生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重要的心理应激源,妊娠、分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变化,压力增加最普遍性的心理状态,这种压力状态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有报道显示1-2妊娠高血压与不良情绪关系密切,后者称为独立危险因素,大量循证调查也显示妊娠、分娩女性焦虑与抑郁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在临产前达到高峰。剖宫产是处理难产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因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医院严格把握剖宫产术指征,剖宫产产妇多见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滞产等负面临床因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上升,这些都成为产妇负面情绪的应激源。故对剖宫产产妇开展更积极的心理护理非常必要。

  • 标签: 剖宫产 产妇心理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军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整群调查97名心理(兼职)医师,调查内容包括:心理(兼职)医师一般情况,所在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频率、形式、对象、年限。结果有76.47%的基层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健康教育平均频率为5次/年。38个基层部队以集体讲座、发宣传手册、板报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医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以集体讲座、发宣传手册为主。结论推进心理专业人才建设,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 标签: 心理 健康教育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痛风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0例痛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痛风组SAS评分、SCL-90的焦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患者的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以焦虑为主要表现。

  • 标签: 痛风 心理状况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科治疗的肠癌术后1~5年生存期患者100例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测试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测试组采用常规心理疗法结合团体心理护理方法。结果SAS在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显著;SDS在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有显著性,干预有效。结论团体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并能够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团体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进行子宫癌术治疗后的病患中抽选80例进行研究,然后分成对照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为40例),对照护理组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下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病患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进行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护理组好,且生活质量方面也优于对照护理组,对比p值在0.05以下。结论在分析子宫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后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子宫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可推广。

  • 标签: 子宫癌术 心理状况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创伤骨折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心理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更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伴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的创伤骨折患者实施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治疗 创伤骨折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临床护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相应的心理维护对策。方法从我院普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儿科每个科室随机抽取10名临床护士(共40名临床护士)参与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2016年11月-2017年1月对所选护士实施心理维护,对比心理维护前后两组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1)40名临床护士中,强迫表现占比为67.5%,显著高于焦虑、抑郁表现占比(P<0.05),而不同科室护士的焦虑、抑郁、强迫表现占比也具有一定差别;(2)实施心理维护后,与心理维护前相比,本组临床护士的31项心理健康测评表(MHAF-31)、90项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总分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护士的心理问题主要为强迫、焦虑、抑郁、敌对等表现,且不同科室护士的心理问题构成状况具有差异性,而通过针对护士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维护措施,则有助于改善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临床护士 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心理维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的分析深井内科患者住院治疗的心理状态和情况。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进行情绪变化的分析,采用焦虑评价分析,抑郁自评标准对比分析的方法,准确的判断患者的心理状况水平,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分析效果,准确的分析观察随访的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伴有焦虑问题,占78%,35例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占总比例的35%,干预前的患者SAS和SDS评分标准为75分和80分左右,经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实际的评价分析标准为55分和58分。准确的分析心理干预后,患者实际的干预效果优于干预前的情况。结论神经内科的患者往往伴有多种情况的焦虑和抑郁问题,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及时改善患者的各类不良情绪问题,临床价值水平较为显著,是值得有效的推广应用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患者心理 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妇科肿瘤疾病病患的心理状态问题,同时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进行缓解。方法收集因妇科肿瘤疾病到我院进行医治的患者为研究人员,从中抽取86例,其收集的起止时间为2016年04月,终止时间为2017年03月。对86例病患的心理状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进行缓解。结果86例病患的抑郁评分、内外向评分以及焦虑评分均高于常模,统计得到P<0.05。相较于不同类型的妇科肿瘤患者,其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无较大的差距,统计得到P>0.05。结论妇科肿瘤疾病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心灵问题,其最主要的体现为抑郁与焦虑等负性心理,该心理问题的出现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以及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需开展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缓解。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有效的解决病患的错误意识,在该疾病的护理中值得推荐。

  • 标签: 心理状态 健康教育 焦虑评分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淮南市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不同年级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所在校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淮南市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达到10.6%,在(SCL-90)各因子分析中,以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得分较高。结论淮南市高中生中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因此针对这几项较高心理健康因子采取相应的学校健康教育与学校健康促进能收到较显著的效果,以提高高中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

  • 标签: 心理卫生 SCL-90 高中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肺癌患者,讨论实施心理干预对患者情绪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3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这些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躯体化评分为1.8±0.5分;强迫症状评分为1.8±0.6分;人际关系评分为1.8±0.5分,抑郁评分为2.2±0.5分,焦虑评分为2.3±0.7分。观察组患者躯体化评分为1.4±0.3分;强迫症状评分为1.4±0.4分;人际关系评分为1.5±0.3分,抑郁评分为1.7±0.3分,焦虑评分为1.7±0.4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十分明显。结论肺癌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多数患者偏向于悲观情绪。通过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以医生的权威视角来劝导,可以让肺癌患者的心理情绪趋向于稳定,病情较轻患者在心理情绪上则偏向于积极,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及身体康复,都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心理干预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肺癌 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肝癌病患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肝癌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情绪评分变化情况及睡眠质量差异性。结果情绪评分方面,观察组焦虑及抑郁分数下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该组睡眠质量处于七分及以上占比43.33%,对照组仅为13.33%。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减轻肝癌病患焦虑及抑郁情绪,从而降低不良情绪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 标签: 情绪状态 肝癌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缓解急诊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分析其对于急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0例,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状态,调查两组患者对于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依从性。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得以明显改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40.02±3.34)分<(51.12±5.03)分相对更低,其对于急诊护理的满意率(94.29%>81.43%)和依从性(97.14%>80%)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和治疗当中,辅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对于急诊治疗工作的依从与配合,为患者的健康安全给予有力的保障。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宫外孕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情绪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 82例宫外孕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性。结果 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在术后及出院时 SAS评分与 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 85.37%,观察组达到 97.56%,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宫外孕患者加强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外孕 情绪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当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 心理状况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