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烧伤科复杂软组织损伤创面的疗效。方法47例患者分为VSD组22例和对照组25倒,对照组于清创术后给予常规换药,VSD组于清创术后在创面覆盖VSD敷料,并予持续负压吸引,5~10d去除VSD敷料。比较2组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愈合率,总的治疗费用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VS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sd技术在烧伤科复杂软组织损伤创面的应用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烧伤科 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近年来创面的综合治疗经验。方法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科采用外科常规换药、简易负压治疗技术、多种皮瓣及皮片移植等整形外科综合治疗方法修复76例创面,对其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坏疽患者截肢,其余患者经治疗后创面均得到修复。结论综合应用常规外科手段配合整形外科各项技术的综合治疗对创面修复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清创术-负压治疗-组织移植摸式刘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0例患者(共计20处复杂创面),清创后按照交替法随机分为治疗组(负压治疗,-19--8kPa)与对照组(凡土林纱布+生理盐水纱布+干纱布覆盖),每组10例。治疗4、7、14d切取4mm×3mm×2mm创面肉芽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包括毛细血管、炎细胞数量及胶原纤维的排列;采用兔抗人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多克降抗体、鼠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血管内皮细胞和增殖期细胞。对数据进行t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清创术-负压治疗(同前)-适时植皮(皮瓣)修复模式,治疗笔者单位同一时期收治的59例患者共计62处复杂创面,观察疗效。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7d时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增多、炎细胞少;治疗14d,治疗组胶原排列较对照组规则。治疗组治疗4、7、14d时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每400倍视野(108.7±11.2)、(138.0±14.7)、(68.7±6.9)个,明显高于对照组[(31.0±3.6)、(34.6±4.5)、(55.1±6.5)个,t值为4.62~30.28,P值均等于0.01]。治疗组治疗4、7d增殖期细胞计数分别为每400倍视野(88.9±5.9)、(128.1±13.0)个,明显高于对照组[(16.6±3.3)、(110.1±8.9)个,t值分别为19.89、3.33,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治疗14d增殖期细胞计数为每400倍视野(26.7±5.1)个,明显低于对照组[(59.7±4.5)个,t=-12.43,P=0.01]。(2)经过上述模式治疗,62处复杂创面坏死组织被彻底清除,肉芽组织生长快,皮片或皮瓣成活率高,创面修复效果好。结论负压治疗能加速清创后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刺激细胞增殖。清创术�

  • 标签: 清创术 负压伤口疗法 内皮细胞 组织移植 复杂创面 难愈性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贝复济联合VSD在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创面患者68例,按照交替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创面均行负压引流进行治疗,观察组冲洗液中加入2支贝复济合并负压吸引进行持续冲洗治疗;而对照组冲洗液只加生理盐水,余操作同试验组。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创面面积及深部组织外露的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可见创面肉芽生长、骨及肌腱外露面积,治疗有效率等均好于对照组;试验组创面经过短期换药后愈合或经植皮修复满意。对照组创面需要经过再次安装VSD或皮瓣转移修复或长时间换药才能使创面完全愈合。结论本研究通过外源性持续补充bFGF,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 标签: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 难愈性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皮耐克(又称皮能快敷料、人工真皮)修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4例于2010年1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创面治疗的患者,并将其随机且平均分组,组别分别为I组和Ⅱ组。对所有患者都给予抗感染治疗,改善其微循环;另外对I组患者用聚维酮进行外敷,在进行换药治疗后,若患者的创面则对其进行植皮或是皮瓣修复术,对Ⅱ组患者早期实行清创,在感染得到控制之后再实施I期外敷皮耐克,Ⅱ期植皮手术治疗。结果本案例中,I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8.2±1.3)天,其中进行植皮或是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有12例,有6例进行换药治疗而愈合,但在愈合之后其出现疤痕增生的现象严重;Ⅱ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1.4±1.1)天,其中创面较大的患者有7例,经进行外敷人工真皮手术后,其肉芽生长符合标准,随后对其进行了植皮手术,另11例患者则对其进行了换药治疗,手术后,所有患者创面的愈合结果都令人满意,而且疤痕增生程度也不明显。结论应用皮耐克修复创面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恢复能力强,而且也能减少术后的疤痕增生,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耐克 难愈创面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9年5月收治复杂创面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3~67岁。5例患者存在多种组织结构缺损,7例患者创面面积大,7例患者创面位于特殊部位。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8 cm×5 cm~23 cm×7 cm。根据修复的需要,选择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血流桥接修复5例;股前外侧皮瓣嵌合股外侧肌肌瓣修复7例,其中2例行血管吻合;单侧股前外侧分叶皮瓣修复6例;双侧股前外侧串联皮瓣修复1例。皮瓣面积为10 cm×7 cm~25 cm×9 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取头部刃厚皮修复。观察术后及随访时皮瓣成活情况、供区外观及创面修复情况。结果术后1例患者分叶皮瓣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清创移植腹股沟中厚皮修复;18例患者皮瓣成活,血运良好,其中1例患者分叶皮瓣组织肿胀。18例供瓣区直接缝合患者,供瓣区仅遗留线状瘢痕;1例供瓣区取头部刃厚皮修复患者,供瓣区遗留片状瘢痕。术后随访1个月~1年,所有创面均愈合良好,5例患者由于皮瓣臃肿于术后3个月行修薄处理,7例重建局部血流的患者术后复查CT血管造影显示吻合血管通畅。结论根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解剖特点,可形成分叶、串联、嵌合等特殊股前外侧皮瓣,满足复杂创面修复的个体化需求,取得供区组织最大化利用及受区良好修复的双重效果。

  • 标签: 外科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复杂难愈性创面 个体化修复
  • 简介:【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对老年烧伤患者创面采取综合治疗,对其治疗效果予以探究。 方法:72例老年烧伤患者筛选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对上述患者施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实验组(36例,综合治疗)和常规组(36例,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以及比较2组的治疗时间。 结果:常规组治疗 有效率低于实验组,常规组治疗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常规组治疗时间长于实验组,2组对比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有含义P

  • 标签: 老年烧伤 难愈性创面 综合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创面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护理,为实验组患者采取富血小板血浆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4个月。实验组患者在进行2~3次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后,创面面积明显缩小,坏死的组织被清除,血供良好,外露骨或者肌腱组织被新生的肉芽覆盖。对照组患者治疗三周以后,创面面积较治疗前减少,但缩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肉芽覆盖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具有很高的可塑性,能够持续释放各种生长因子,因此是一种生长因子释放系统,从而可以促进创面的修复,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慢性创面的愈合速度。相对于传统的负压引流系统,采取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难愈性创面 慢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美宝湿润烧伤膏)对20例烧伤、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原因造成慢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依据不同创面情况,采用湿润烧伤膏(美宝湿润烧伤膏)、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控制基础疾病。结果创面均达到有效封闭。结论各种原因造成的难以自行愈合的创面,用湿润烧伤膏(美宝湿润烧伤膏)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湿润烧伤膏
  • 简介:【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对老年烧伤患者创面采取综合治疗,对其治疗效果予以探究。 方法:72例老年烧伤患者筛选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对上述患者施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实验组(36例,综合治疗)和常规组(36例,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以及比较2组的治疗时间。 结果:常规组治疗 有效率低于实验组,常规组治疗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常规组治疗时间长于实验组,2组对比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有含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中,对老年烧伤患者创面采取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可以看出综合治疗方法能够在老年烧伤后创面的治疗中予以推广。

  • 标签: 老年烧伤 难愈性创面 综合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慢性的创面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采取液体敷料的方式做好评价与分析。方法:对于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创面的患者共有100例,将其采取电脑随机方法,将入组之中的患者平均分成并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之中的患者应用的是常规的处理模式,再配合无菌的生理盐水湿纱布采取湿敷的模式,实施无菌夹棉纱垫包扎的模式,实验组之中则采取液体敷料,将其覆盖后,采取无菌夹纱棉垫进行包扎,对于患者创面新鲜肉芽生长时间,以及患者的愈合率和炎性反应情况。结果:经过对比之后,实验组之中慢性难治愈的患者,在创面的生长时间与愈合率上,以及炎的反应发生的概率都要对照组更加理想,相关的结果具备差异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对慢性创面的患者,采取液体敷料的方式,更加有利于患者创面坏死组织的脱落,还能够促进患者新鲜肉芽的生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液体敷料 慢性难愈性创面 治疗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面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分析对象选取我医院接收的创面患者80例,将纳入的病例分成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依从明显提升,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创面疼痛程度显著减轻,护理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在创面患者行PRP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以及促进创面愈合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富血小板血浆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上经常见到肛门区术后创面难以愈合的情况,2006~2012年我们共观察了肛门区术后创面965例,有21例创面难以愈合,占2.2%,原因有患者全身因素,也有手术和围手术期的原因,恰当的治疗效果良好,我们的处理体会如下。

  • 标签: 肛门区术后 创面难以愈合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创面中应用湿愈合技术的护理体会及效果。方法:将72例创面患者纳入至研究中,均由医护人员征得同意,确认自愿参与研究。将7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在其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湿愈合技术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估分析看,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在伤口愈合时间也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面实施湿愈合技术进行护理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还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湿性愈合技术 心理状态 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创面的可行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住院患者共25处持续8周以上的创面,分为慢性溃疡组9例11处创面,为创伤、烧伤后瘢痕溃疡创面;骨外露组11例14处创面,骨外露面积为0.8-77.0cm。(最大面积为22.0cm×3.5cm)。手术方法为I期扩创移植人工真皮,2-6周后局部血管化良好,外露肌腱和骨质被类真皮组织覆盖,Ⅱ期移植自体薄断层皮片。结果慢性溃疡组9例患者的11处创面中,9处愈合优良,2处经换药后愈合。骨外露组11例患者的14处创面中,12处愈合优,外露骨质得到有效覆盖;2处创面因感染人工真皮未成活,随后行皮瓣修复手术。随访5-24个月,未见创面复发,外观满意,无明显增生性瘢痕,供皮区亦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创面,方法简便、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损失轻微,为难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皮肤溃疡 真皮 难愈性创面 骨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应用普朗特液体伤口敷料(主要成分为聚己双胍)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疗效及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2017年我院烧伤科慢性创面患者8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普朗特液体伤口敷料清洁换药,对照组应用0.1%氯己定清洁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10天后的创面感染状况,并且采用毫米方格纸法记录创面处理前及处理后10天创面面积变化,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实验组有效控制创面细菌感染92.5%,对照组77.5%,实验组创面愈合率(6.5±1.2)%,对照组创面愈合率(3.5±0.6)%,P<0.05有意义.结论聚己双胍杀菌效果明显优于氯己定,创面感染控制后,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增快,可在临床和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感染 细菌生物膜 聚集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在临床治疗慢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了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了60例患者,将患者以随机的形式平均分成两个组,对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对比出结论进行分析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观察和对比,每天记录患者的康复效果与康复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最后进行创面愈合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情况与创面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的患者痊愈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的患者。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应用在慢性创面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慢性难愈性创面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