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枕这种修辞最早出现于《万叶集》,其后的歌集中都有应用。它与本取、序词等同为的重要修辞方式,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含义,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带给人们的精神境界。

  • 标签: 和歌 修辞 歌枕
  • 简介:<正>文章由于内容目的不同,表达方法自然有两种:一种是科学的表达方法,一种是艺术的表达方法。前者是诉诸理智的逻辑思维的语言所用的表达方法,公文事务语体知识性语体都使用科学的表达方法;后者是先诉诸感官而后作用于理智的形象思维的语言所用的表达方法,是文学作品都要运用的表达方法。相应的修辞方法也有两种:凡是使用科学表达方法的诉诸理智的逻辑思维的语言,必须使用科学修辞;凡是使用艺术表达方法的诉诸感官的形

  • 标签: 修辞艺术 科学修辞 艺术修辞
  • 简介:郑子瑜教授从香港寄来了他的《郑子瑜修辞学论文集》(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8年),其中有1973年10月他应美国阿里桑那大学东方研究所的邀请而作的学术报告,题为:《从学习古汉语的目的说到古汉语的修辞》。在这一报告中,郑教授说:古汉语的修辞现代汉语一样,须是没有漏洞,无懈可击的。从前某乡村因为治安不好,盗贼出发,村长出了布告,只有简单的五个字:“夜行必提灯。”有一村民在夜间提着空纸灯,走过村公所,被守夜的人看见了,指责他说:“你怎么拿着空灯儿走,不放置蜡烛呢?那人说:“你们布告上没有写明必须放置蜡烛呀!”第二天,布告上加了四个字:“灯必置烛。”

  • 标签: 修辞学 古汉语 中华书局 学术报告 现代汉语 郑子瑜
  • 简介:<正>关于"修辞"、关于"修改",我们曾摘录过古今名家的论述实例。从这些论述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修辞修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修改也是修辞。一、对照"修辞"定义看修改关于什么是"修辞",各家各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精神却是相同的。这里我们不妨举几家对"修辞"所下的定义,对照文章修改来看看。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说的是"修

  • 标签: 修辞修改
  • 简介:<正>修辞活动是信息流通、感情交流的一种社会心理行为。它主要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动。但是其中也有潜意识的因素在起作用。在信息的编码过程中,说写者的潜意识是不可忽视的。在解码的时候,听读者的潜意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潜意识在修辞活动中的作用地位是很值得注意的,应当加以研究的。潜意识常会干扰自觉的编码活动,导致口误或手误.一个教师走上课堂时对学生说:"好,现在下课了!"一个人在上午十一时对他人说:"走,吃晚饭去!"这些编码错误都应当到潜意识中去找原因。潜意识不仅会造成各种口误,而且会造成各种手误:误写错误,排版错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这就是成语"郢书燕读"的由来。郢人的这一编码差错并不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而是潜意识干扰编码的结果。在茅盾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中:(原句)但当这两点绿光照又往下一沉的当儿。(53页)把"绿光"书写为,或排版为"绿光照",即把

  • 标签: 潜意识修辞
  • 简介:<正>一旧话重提用不用方言土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有些作家爱用方言土语,有些作家提倡运用方言土语,周立波就是一个代表人物,他说过:"我以为我们在创作中应该继续的大量的采用各地方言,继续的大量的使用地方性的土话。要是不采用在人民的口头上天天反复使用的生动活

  • 标签: 方言词语 词语修辞
  • 简介:200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发生了某种耐人寻味的变化:一个叫做雪村的东北痞子形象,被纳入了国家的最高屏幕。雪村的表情言语是高度痞子化的,但他却被组合进了国家话语的言说系统,在那里为近十亿民众表演"小品",以便把预设的集体娱乐狂欢推向农历新年的高潮。这种利用痞子话语表述国家幸福语义的手法,标志着"反讽"对国家话语的戏剧性渗透,它迫使我们思考反讽在转型意识

  • 标签: 反讽 话语体系 国家主义 国家话语 意识形态 八十年代
  • 简介:语法修辞结合的问题近来讨论得非常热烈。从已发表的一些文章看来,大家所谈的。“结合”,涵义并不一样。为把讨了论深一入步,我们认为应该把几种不同的结合论,分别讨论才是。

  • 标签: 修辞 语法 “结合” 结合论
  • 简介:(一)歌手们打开降落伞游向我的时候哦,你一定看见了窗边的我眼睛开始做梦降落伞徐徐着陆像花的袅袅云烟忧郁轻轻的蝴蝶唱着我的缤纷如果你也喜欢音乐你就会发现

  • 标签: 梦旅途 歌梦
  • 简介: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与《海》结了缘,并使我在老年又走上了歌曲创作之路,给我的老年生活增添了浓浓的情趣。2004年春节过后,应一位是作曲家的老同学之邀,我们几位50年代毕业的老同学到他家相聚。一到他家,我就钻进了他的书房,翻看资料。书架上杂志很多,可我一眼就看上了《海》。这本杂志印刷精美,翻开一看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栏目新颖,这正是我需要的"朋友"。当我看

  • 标签: 歌曲创作 内容丰富 老年生活 作曲家 栏目 杂志
  • 简介:<正>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中,相是值得重视的一种音乐形式。汉代民间的“街陌讴谣”经专业乐工“被以管弦”,加工成为“丝竹更相,执节者”的演唱方式,从而将音乐艺术推向新的发展水平。东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向南推移,相又吸收了长江流域民间歌舞音乐,进一步丰富提高了原有的艺术形式,后世称之为清商乐。隋唐时期,它又作为“中朝旧曲”,继续保存在当时的清乐之中。

  • 标签: 相和歌 艺术形式 我国古代 歌舞音乐 音乐艺术 音乐形式
  • 简介:<正>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千百年来,瑶族人民用诚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和简明的手法创造了无数的歌谣。这些歌谣充分表现了瑶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瑶族的劳动、生活与追求,不愧是民族文艺园地的骄艳花朵。可惜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很多瑶没能保存下来,幸存至令的仅有一小部分。现在,瑶族人民口里尚存的历史瑶是活的记录,而借助汉字留存的历史瑶就成了宝贵的文献遗产。解放后,党和国家对瑶族的文化遗产十分关怀、重视,对历史瑶做了很多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

  • 标签: 瑶族 搜集整理 汉语文 书面语 瑶语 汉字
  • 简介:对偶对照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方式,但在英语汉语中又不尽相同。在英语里,对偶对照可由主语、谓语、表语、宾语、介词宾语、状语、定语从句、短语等九种方式构成。恰当地运用对偶对照,可以增添语气的鲜明性,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 标签: 英语 语气 对偶 介词宾语 修辞方式 汉语
  • 简介:<正>经常听到中学语文教师反映现代文难教,理由是现代文明白如话,学生一看就懂,没有什么可挖掘的,不象文言文,有些词学生不识,有的句子学生不懂,他们非听老师讲解不可。现代文真的是没啥可讲吗?当然不是。问题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把修辞研究语文教学沟通起来,致使有些教师不善于运用修辞知识去分析语言现象。有些语文教师一谈起修辞,就想到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辞格,似乎修辞只是研究各种辞格的。这是一种误解。修辞实际上是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根据一定目的、精心选择材料的一个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修辞研究的重点放在探求"寻常语言艺术

  • 标签: 中学语文教学 修辞研究 研究中学语文
  • 简介:中国修辞学从陈望道创立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近年来却有点畸形发展,主要表现是缺少问题意识、方法意识目的意识.因此,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做出相应的策略性调整,即立足本土资源,借鉴科学方法,扩大研究范围,贴近实际生活,建立全新的中国修辞学体系,进而指导人们的修辞实践.

  • 标签: 中国修辞学 现状 出路
  • 简介: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杨扶直同志给本刊所提出的希望与要求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读者对本刊的关心爱护。我们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经常对本刊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 标签: 修辞学习 学习希望 希望要求
  • 简介:修辞需要修辞术。但把修辞学只看成是修辞术、修辞技艺:“研究语言襄达技巧”,则阻滞了修辞学科学化的进程。作为科学的修辞学,回答的是“人们事实上在怎样运用语言”以及“为什么要如此运用语言”;作为技艺的修辞学,回答的却是“人们应该怎样运用语言”。

  • 标签: 修辞术 修辞学 运用语言 研究语言 科学化 技艺